◎文/唐洪祥
發揮績效管理作用提升基層工作水平
◎文/唐洪祥
推進政府部門績效管理,是黨中央、國務院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的戰略部署,也是建設創新型、法治型、廉潔型、服務型政府的有效途徑。稅務系統點多線長面廣,從總局到省、市、縣、鄉共有五級機構,約80萬名在職干部。要帶好這支工作同質化特征明顯的龐大隊伍,離不開科學的機制和有力的抓手。稅務系統絕大多數工作人員身處基層,基層部門作為直接面對廣大納稅人的窗口和前沿,其工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納稅人對政府政務能力的體驗和觀感,決定著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因此,用科學方法考核評價基層稅收工作的業績、效率,以此調動稅務干部的主觀能動性,實現稅務系統整體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顯得尤為重要。本文論述了基層國稅部門實施績效管理的意義,分析了目前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深化績效管理的對策建議。
績效管理;國稅部門;考核機制
基層國稅部門績效管理是為實現稅收管理目標,對下屬部門和工作人員的業績和效率,進行綜合考核評價的管理活動。其內容涵蓋了稅收工作的全過程,包括稅收執法、納稅服務、稅收征管等外部行為和稅務干部個人素質、業務能力、創新意識、勤政廉政、工作效率等內部環節的指標考核。通過建立科學的績效管理體系,突出以崗位目標責任制、稅收執法責任制、“兩權”監督有關規定以及干部職工績效評估考評制度等為平臺,確立目標、過程控制,明確崗責,分解責任,進而提高基層國稅部門的整體管理水平,使稅收管理更加科學、規范、嚴謹。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實行績效管理是加強基層稅收管理的迫切需要
隨著稅收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新形勢對稅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與傳統工作模式的矛盾日益突出,這就需要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創新。幾年來,通過試點和初步實踐,用好績效管理這個載體,能夠實現崗位職責明晰、工作標準明確,從而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稅,進一步提高工作執行力和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干部隊伍素質。
(二)實行績效管理是落實以人為本理念的具體體現
績效管理是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檢視基層工作人員與組織融合的最佳工具和橋梁。制定貼近基層干部的績效管理體系,設計好績效考評指標,運用好績效考評結果,促進工作績效不斷改進,是貫徹落實改善民生和服務納稅人的最佳體現。通過制定考評指標、落實工作責任,倒逼職能轉變。通過評價工作業績、強化結果運用,切實解決干與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從而提振稅務干部精氣神,釋放稅收工作正能量,樹立稅務部門良好社會形象。
(三)實行績效管理是推進稅收現代化的有力抓手
作為一種目標和激勵導向的管理模式,推行績效管理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促進稅收工作的落實,保障組織目標的實現。通過設定績效指標,科學衡量稅務機關和稅務干部在推進稅收征管、信息管稅、風險防控等稅收現代化管理方面的基本情況,并進行有效考核,培養稅務干部良好的工作行為習慣,增強稅務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執行能力,幫助稅務干部拓展工作思路,夯實稅收管理基礎,創新管理方式,持續改進工作,提高稅收管理能力,加快推進稅收現代化建設進程。
(四)實行績效管理是管理創新的有益嘗試
稅收的全過程就是一個完整的管理過程,管理創新是提高基層稅收工作質量和效率的關鍵。在稅收管理模式不斷完善和稅收管理信息化大力推進的過程中,不斷實現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更新與突破,才能真正做到“人機”結合,從而充分挖掘管理的潛能,釋放科技管理的效能。
在推進績效管理工作中,基層稅務機關和稅務干部是最廣泛、最直接的參與者和實踐者,績效管理的生命力在基層,完善績效管理的動力和源泉也在基層。目前,基層國稅部門績效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改進和完善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存在誤區
部分稅務干部習慣于傳統的管理方式,習慣于按照慣性思維做工作,對于績效管理特別是推行個人績效考核工作,思想認識程度距離上級工作要求仍有差距,或多或少會有些不適應,積極參與者有之,觀望等待者有之,無所謂者有之,抵觸抱怨者也有之。特別是基層干部思想素養與能力素質參差不齊,工作職責與工作貢獻也不盡相同。如果考評指標側重于懲罰性措施,罰多獎少,就會使部分干部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避免犯規被罰,而不是努力提高工作績效上,甚至滋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干少出錯的消極思想。
(二)管理體系尚待健全
從評價的主體來看,目前的績效考評以系統內評價為主,缺少公眾和納稅人的參與,考評結果還不夠全面。從指標設定來看,雖然績效考核本身的原則性、制度性都很強,但在具體工作中,由于考核層面多、工作性質復雜、上級考核項目和下達任務過于集中等原因,導致考核目標和指標設置太多、主次不清,定性目標偏多,長、短期目標搭配不合理,無法從整體和長遠上提高工作績效。從考核過程來看,過分關注結果而忽略過程,部分考核指標缺乏統一有效的標準,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和片面性。
(三)指標編制不盡合理
考核指標選取是否具有代表性、項目設置是否嚴謹,關系到考核結果是否科學、客觀、合理、公平。在實際工作中,每個稅務干部的崗位難易程度、松緊程度、工作量多寡、工作性質等千差萬別,績效管理很難考核到具體崗位、具體內容上。若考核得過細過多,則容易出現“干得多扣分多、干得少扣分少、不干事不扣分”的不合理現象,反而會挫傷能干者、會干者、多干者的積極性。也有部分單位和部門負責人存在片面追求工作業績的想法,護短偏袒的現象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四)結果運用不夠充分
由于受公務員體制、薪酬制度、獎勵資金,特別是規范津貼等因素的約束,稅務干部的工資、津貼待遇在同級別里是基本持平的,導致績效考核結果有的僅作為稅務人員等次評定和評先評優的依據,考核結果不能充分體現努力與獎酬、不努力與懲罰之間的關系,沒有將考核結果與稅務人員的晉職、晉級和工資晉升以及教育培訓等方面很好地結合起來,考核結果沒有得到充分運用,故其激勵作用也相對有限。特別是只將考核結果作為等次評定時,優秀等次的比例有限制,未達標的由于種種原因總是極少數,絕大多數被考核者都集中在達標這一等次上,忽視了個人之間能力、實績的差別,不能對稅務人員的貢獻大小予以準確評價,就難以達到獎優罰劣的激勵作用。
實踐證明,績效管理作為一種有效的現代管理手段,在評價、激勵稅務工作人員、增強基層國稅部門活力和競爭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對于有序推動工作落實、有力促進持續改進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基層國稅部門隊伍大、情況多,績效管理作為一項重大的管理創新工程,其制度完善和工作落實絕非一日之功,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持續進行。
(一)著力凝聚共識,提高思想認識
一是領導干部要堅持以上率下、親力親為。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靠前抓,其他班子成員要共同抓,無論開展什么工作都要思考是否能與績效考核掛鉤、怎樣科學設置指標推動工作開展,真正實現稅收工作與績效管理“兩條腿”協調并進;二是要確立干部主體地位這個前提。人是組織發展的基礎,績效管理應以尊重稅務干部的價值創造為原則,通過一系列績效管理的制度安排,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具體操作中,應以稅務干部履職盡責和工作完成情況為主要依據,通過工作業績、日常管理、民主測評、績效考核四個環節,高標準地實現對工作的綜合評價,形成以目標管理為依托,以量化考核為手段的綜合評價體系。三是要營造績效文化氛圍這個源泉??冃幕强冃Ч芾淼摹皩Ш絻x”,牽引每一位成員通過組織目標的實現來實現個體目標。將績效文化建設融入國稅文化建設的大潮中,通過不斷灌輸和強化,讓績效管理理念深入全體干部心中,明確績效管理不是為了制造差距,而是實事求是地發現每個干部的長處、短處,使其揚長避短,改進提高。四是要把學習上級績效工作精神貫穿績效管理的全過程,一刻也不放松,努力形成共識,這是做好績效管理工作的基礎。
(二)把握關鍵環節,完善考核體系
牢牢把握住績效管理“目標引領、過程控制、持續改進”的核心要義,把功夫用在平時,把工作做在日常,把時間用在細節,把動力用在爭創佳績上,下大力氣研究考核指標,用真本事完成考核要求,穩妥扎實地做好常規性工作,確?;A指標不失分。既要培養干部的工匠精神和釘子精神,又要有意識地引導干部創新創優創先。要緊盯關鍵環節,出亮點提分數。深入學習考核辦法,吃透加分項目,明確工作重點,破除畏難情緒,群策群力。主動融入地方的績效管理體系,確保與地方績效管理的同頻共振。
(三)注重頂層設計,科學設定指標
一方面要在考評內容上力求全面。應結合不同時期的任務、不同部門的實際、不同崗位的特點,以業績為導向制定考核內容。國稅系統每個干部的崗位職責不盡相同,既有公共部分,又有個性特點。在設置考評指標時,應突出崗位特點,合理安排,將共性考評指標和個性考評指標有機統一,既確保共同的工作、全局性的工作能夠落實,又確保本職工作、部門的工作能夠完成。另一方面要在考評方法上力求量化。建立以工作實績為核心的量化考評指標體系,采用將稅務人員的業務能力、制度執行、民意指數和工作績效等情況分別設置要素、分值、權重的方法進行量化考評,提高考評質量,確保考評結果的客觀公正。
(四)增強問題意識,把握工作方向
基層國稅部門在推進績效管理過程中,要努力讓績效管理工作回歸其本質,真正做到學先進、找差距、補短板,成為不斷持續改進工作效能的“驅動器”?;鶎訃惒块T直接面對納稅人,實際問題層出不窮,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不斷完善績效管理機制,以誓不罷休的勇氣和持之以恒的決心,逐個問題加以解決,不斷推動稅收工作提質增效。
(五)強化結果運用,健全獎懲機制
建立有為者有位機制。要進一步建立完善干部的選拔、培養、任用、交流、鍛煉等制度,以及績效考核同評先樹優、能級管理等工作相結合的激勵機制,并探索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為有為者提供制度上的保證,讓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所為、有其位。將個人考評結果與干部教育培訓掛鉤。對個人考評靠前者,優先給予參加相應培訓和學習考察的機會,將稅務干部的培養與自身的工作業績達成關聯,在提高稅務人員自身績效的同時,其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也得以持續提升。以績效考核結果為依據,采取交流輪崗的辦法,選拔具備人才潛質的干部到相應崗位進行學習、實踐鍛煉,特別是有針對性地選拔年輕干部到重要業務崗位牽頭、到基層接受鍛煉,盤活存量,用活、用足中青年干部,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讓能干事的人有舞臺,讓干成事的人有地位。通過不斷探索和完善績效管理與考核機制,充分調動稅務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形成爭先創優、力爭上游的工作局面。
責任編輯:解忠艷
曲寧
F812.42
A
1006-1255-(2017)06-0037-04
唐洪祥(1964—),中新生態城國稅局局長。郵編:30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