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政策
國家稅務總局日前部署貫徹落實國務院6項減稅新政策,要求各級稅務機關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減稅政策落地見效。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要求各級稅務機關準確理解和把握政策內涵,在政策宣講上借鑒營改增經驗,采取一竿子到底的做法,抓好政策的宣傳培訓和落實工作。
今年,國務院第169次常務會議確定實施6項減稅政策,具體來講是由“1+4+6”構成的系列減稅政策,其中“1+4”為首次執行的政策?!?”是指簡并增值稅稅率政策,“4”是指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小微企業范圍、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開展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試點、推廣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試點等4項新增所得稅減稅政策,“6”是指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對有線電視收視費免征增值稅、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扣減增值稅、退役士兵創業就業扣減增值稅、新疆國際大巴扎項目免征增值稅等6項延續減稅政策。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汪康指出,此次國務院出臺的減稅政策,一方面,對于激發市場活力、擴大有效供給,增強市場主體的創新動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優化流通結構、節省交易成本有明顯促進作用,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強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激發企業創業投資的活力,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的熱情,是支持“雙創”的重要舉措。同時,政策的落實到位將進一步為企業減負增效,有利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國家開發銀行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獨特優勢,大力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截至2016年底,國開行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累計發放貸款超過1600億美元,余額超過1100億美元。
國開行國際金融局局長梁惠江表示,國開行優化了國際業務部門架構,緊密圍繞“五通”,大力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包括配合新歐亞大陸橋等6大國際走廊建設,通過融資支持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輕軌、老撾南歐江水電站等一批重大項目,有力地支持合作國基礎設施建設;結合當地資源稟賦,積極推動中國與印尼、老撾、哈薩克斯坦等國的產能合作及工業園區開發,通過支持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園區、白俄羅斯招商局中白商貿物流園等一批境外合作園區的示范項目,促進合作國經貿水平地提升。
同時,國開行發起設立上合組織銀聯體、中國—東盟國家銀聯體等多邊金融合作機制,與全球幾十家區域、次區域金融機構及合作國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開展聯合融資、銀團貸款、轉貸款等合作。充分發揮“投貸債租證”綜合金融服務優勢,為“一帶一路”重大客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務。
梁惠江表示,國開行配合本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取得豐碩成果。根據已經發布的高峰論壇成果清單,在76大項、共計270多項成果中,涉及國開行的就有5大項、25項具體成果。其中,設立25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包括3個子專項,即:1000億元等值人民幣“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專項貸款,1000億元等值人民幣“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專項貸款和500億元人民幣的“一帶一路”金融合作專項貸款。
據悉,國開行將按照開發性金融理念和方法選擇項目,堅持項目的自償性和可持續發展原則,成熟一個運作一個,擬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落實專項貸款。同時,國開行將加強與各方積極開展合作,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產能合作和金融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更多成果。
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31日聯合發布數據,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2%,與上月持平,持續高于臨界點,制造業穩定增長。
分企業規???,大型企業PMI為51.2%,雖低于上月0.8個百分點,但仍高于臨界點;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1.3%和51.0%,分別比上月上升1.1和1.0個百分點,其中,小型企業PMI連續3個月上升,年內首次升至擴張區間。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于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低于臨界點。
5月,國內制造業產出擴張繼續放緩,但需求擴張維持穩定,其中,制造業生產指數由4月的53.8%進一步回落至53.4%,而新訂單指數穩定在4月的52.3%。但在訂單指數中,新出口訂單指數5月小幅上漲0.1%至50.7%,制造業外需小幅改善,這表明目前國內需求依然延續下滑,國內經濟供求雙降的局面進一步加劇。與此相對,5月國內不同規模企業走勢進一步分化,其中,中小型企業景氣及供求加速擴張,而大型企業總體及供求擴張延續放緩,顯示出內需疲弱對經濟的壓力及外需增長對經濟的支撐。
5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5%,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位于擴張區間,非制造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勢頭,增速有所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