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熱點問題解答
問:2017年度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繳費免征個人所得稅標準是什么?
答:根據《天津市地方稅務局關于2017年個人所得稅有關稅前扣除問題的公告》(2017年第4號)2016年度我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265元,300%為15795元。按照《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103號)規定,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單位繳費部分,在計入個人賬戶時,個人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繳費部分,不超過本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4%的部分,暫從個人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企業年金個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為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職業年金個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為職工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但超過15795元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
本公告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2017 年12月31日廢止。
問:公司準備組織員工外出旅游,和旅行社簽訂了一份旅游合同,請問這份旅游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第二條的規定,下列憑證為應納稅憑證:1.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2.產權轉移書據;3.營業賬簿;4.權利、許可證照;5.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條規定,印花稅只對稅目稅率表中列舉的憑證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征稅。
根據上述規定,旅游合同不在條例所列舉憑證的范疇之列,因此,不需要繳納印花稅。
問:企業改制過程中涉及的印花稅是如何規定的?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改制過程中有關印花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3〕183號)規定:“一、關于資金賬簿的印花稅
(一)實行公司制改造的企業在改制過程中成立的新企業(重新辦理法人登記的),其新啟用的資金賬簿記載的資金或因企業建立資本紐帶關系而增加的資金,凡原已貼花的部分可不再貼花,未貼花的部分和以后新增加的資金按規定貼花。
公司制改造包括國有企業依《公司法》整體改造成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企業通過增資擴股或者轉讓部分產權,實現他人對企業的參股,將企業改造成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企業以其部分財產和相應債務與他人組建新公司;企業將債務留在原企業,而以其優質財產與他人組建的新公司。
(二)以合并或分立方式成立的新企業,其新啟用的資金賬簿記載的資金,凡原已貼花的部分可不再貼花,未貼花的部分和以后新增加的資金按規定貼花。
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設合并。分立包括存續分立和新設分立。
(三)企業債權轉股權新增加的資金按規定貼花。
(四)企業改制中經評估增加的資金按規定貼花。
(五)企業其他會計科目記載的資金轉為實收資本或資本公積的資金按規定貼花。
企業改制前簽訂但尚未履行完的各類應稅合同,改制后需要變更執行主體的,對僅改變執行主體、其余條款未作變動且改制前已貼花的,不再貼花。
企業因改制簽訂的產權轉移書據免予貼花。”
問:2016年5月1日前發生營業稅涉稅業務,5月1日以后需要補開發票的,可以開具什么發票?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明確營改增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第11號)規定:“七、納稅人2016 年5月1日前發生的營業稅涉稅業務,需要補開發票的,可于2017年12月31日前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
除本公告第九條和第十條以外,其他條款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此前已發生未處理的事項,按照本公告規定執行。”
問: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中,允許加計扣除的直接從事研發活動的人員的費用中的“直接從事研發活動的人員”包括哪些人員?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規定:“一、研究開發人員范圍
企業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研究人員是指主要從事研究開發項目的專業人員;技術人員是指具有工程技術、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中一個或一個以上領域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在研究人員指導下參與研發工作的人員;輔助人員是指參與研究開發活動的技工。
企業外聘研發人員是指與本企業簽訂勞務用工協議(合同)和臨時聘用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
……
本公告適用于2016年度及以后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問:個體工商戶發生的“五險一金”和商業保險支出在個人所得稅上應如何計算扣除?
答:根據《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稅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35號)第二十二條規定:“個體工商戶按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為其業主和從業人員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準予扣除。
個體工商戶為從業人員繳納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從業人員工資總額5%標準內的部分據實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個體工商戶業主本人繳納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以當地(地級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為計算基數,分別在不超過該計算基數5%標準內的部分據實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問:企業已計提未支付的工資,能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和職工福利費等支出稅前扣除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34號)第二條規定:企業年度匯算清繳結束前支付匯繳年度工資薪金稅前扣除問題企業在年度匯算清繳結束前向員工實際支付的已預提匯繳年度工資薪金,準予在匯繳年度按規定扣除。
問:分支機構發生的資產損失,是由分支機構還是由總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扣除?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第十一條規定:“在中國境內跨地區經營的匯總納稅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應按以下規定申報扣除:
(一)總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發生的資產損失,除應按專項申報和清單申報的有關規定,各自向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外,各分支機構同時還應上報總機構;
(二)總機構對各分支機構上報的資產損失,除稅務機關另有規定外,應以清單申報的形式向當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申報;
(三)總機構將跨地區分支機構所屬資產捆綁打包轉讓所發生的資產損失,由總機構向當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專項申報。”
問:以土地使用權投資入股,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答: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改制重組有關土地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5號)文件:
第四條:單位、個人在改制重組時以國有土地、房屋進行投資,對其將國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變更到被投資的企業,暫不征土地增值稅。
第五條:上述改制重組有關土地增值稅政策不適用于房地產開發企業。
第八條:本通知執行期限為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問:企業外購符合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軟件,其折舊或攤銷年限最短為幾年?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27號)規定:“七、企業外購的軟件,凡符合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含)。”
問:在土地增值稅清算中符合什么條件,可實行核定征收?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規程〉的通知》(國稅發〔2009〕91號)第三十四條規定:“在土地增值稅清算中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可實行核定征收。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設置但未設置賬簿的;
(二)擅自銷毀賬簿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
(三)雖設置賬簿,但賬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確定轉讓收入或扣除項目金額的;
(四)符合土地增值稅清算條件,企業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清算手續,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清算,逾期仍不清算的;
(五)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
問:以土地使用權投資入股,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答: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改制重組有關土地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5號)文件:
第四條:單位、個人在改制重組時以國有土地、房屋進行投資,對其將國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變更到被投資的企業,暫不征土地增值稅。
第五條:上述改制重組有關土地增值稅政策不適用于房地產開發企業。
第八條:本通知執行期限為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問: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個人(以下簡稱無住所個人)取得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申報方式的調整時間和申報要求?
答: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5〕205號),無住所個人取得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實行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向無住所個人支付應稅所得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扣繳義務人應當扣繳的個人所得稅額為無住所個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現行有關政策文件計算后應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額。扣繳義務人自2016年7月1日起,在向無住所個人支付應稅所得時應當代扣個人所得稅,次月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解繳代扣稅款。
自2016年8月1日起,除《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6〕162號)第二條規定情形外,金稅三期稅收管理系統不再受理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個人取得應稅所得自行申報納稅。
問:法院拍賣企業的房屋應繳納哪些稅?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被執行人財產有關稅收問題的復函》(國稅函〔2005〕869號)第一條規定:“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活動屬司法活動,不具有經營性質,不屬于應稅行為,稅務部門不能向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活動征稅。”和第二條規定:“無論拍賣、變賣財產的行為是納稅人的自主行為,還是人民法院實施的強制執行活動,對拍賣、變賣財產的全部收入,納稅人均應依法申報繳納稅款。”
因此,對法院拍賣企業的房屋,取得拍賣收入的一方應繳納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防洪工程維護費及地方教育附加,印花稅,企業所得稅,如有增值額的還應繳納土地增值稅。取得拍賣房屋的一方應繳納印花稅和契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