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嬌陽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惠州 516000)
基于提升幸福感的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研究
殷嬌陽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惠州 516000)
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其幸福指數和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著其工作質量。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和工作對象都要求輔導員要不斷提升專業化水平。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存在著地位不高、專業不強、工作繁雜、閱歷淺薄等各類問題,需要不斷從強化培訓、完善制度、科學考核、人性關懷等方面不斷提高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幸福感和專業化水平。
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幸福感
育人是學校教學之本,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學校一定要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年來,我國教育部門通過《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并在規定中明確指出,輔導員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者和責任者。所以,民辦高職院校中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工作就成為了當今社會各大民辦高職院校工作開展的重點,為了能夠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充分激發在崗輔導員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在實踐中,為了充分調動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國家的相關教育部門、各大高職院校都參與了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經過探索得出了很多優秀的建設方案和措施,輔導員待遇薪資的調整、評優評先制度的推行、激勵措施的實施等。
(一)工作內容的專業化,使得隊伍建設專業化
國家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規定中明確指出,輔導員一定要履行自己的職能職責,而指責的劃分有非常的詳細、清晰,有15條之多。其中包括對學生的政治教育、道德養成、心理輔導、學生就業、班級建設等方面,所以說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和工作開展一定是專業的。以當前的現狀來看,我國很多的民辦高職院校中輔導員的水平和能力都不盡相同,文化背景也是差異較大,而且隨著民辦高職院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的轉型,輔導員的隊伍建設專業化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
(二)服務對象的變化,使得隊伍建設專業化
其實,有很多的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入學的時候學習成績都不是很好,而且他們大都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成長,每一個家長都給予了厚望,加之每一個家庭的理念差異和學生的成長環境的差別,使得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習慣。有的學生從小養成了良好的習慣,而有的學生卻缺少感恩意識,還有的學生沒有經歷過困難和打擊,很難自己處理任何事情,遇到困難時只會逃避[1]。所以說,情況如此復雜多變的服務對象,就一定需要專業的輔導員才行,那么,為了能夠盡快提升輔導員的專業能力和個人能力,就必須要進行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工作。
(一)輔導員的地位不高
在很多的民辦高職院校中,輔導員的地位一直不到重視,很多人已經習慣將輔導員看做是一個崗位,隨便一個老師或者是剛參加工作的人都可以成為輔導員;還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輔導員的工作簡單,沒有什么專業性,只有能力不夠或者是不具備主講能力的人才會去做輔導員;甚至有的學校輔導員的工作開展范圍越來越窄,即將面臨取消。這些因素都會嚴重影響到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工作的開展。
(二)輔導員的專業不強
如果輔導員在高職院校中的地位不高的話,那么與其相對應的福利和薪資也不會很高,這就導致有很多的老師對輔導員這一職位產生了抵觸心理,凡是專業能力稍微好一點的老師都不會選擇輔導員工作。久而久之,使得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出現了能力參差不齊、缺少專業性人才等不利現象。
(三)工作內容復雜,缺少專業性
由于對輔導員工作的不重視,使得民辦高職院校中輔導員的工作開展十分的困難。沒有明確的職能職責,輔導員就像這個學校的勤雜人員一樣,什么事情都要參與。學校中很多的部門都會向輔導員下達工作要求和工作任務,同時為了能夠盡最大程度服務廣大學生,使得輔導員每天都處于忙碌之中。這樣非常不利于輔導員自身職業的發展[2]。
(四)缺少工作經驗和人生閱歷
很多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整體年齡比較年輕,構成輔導員隊伍的主要是剛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畢業,他們的平均年齡都不到25歲,甚至22—24歲之間的占了90%之多,這些輔導員根本沒有什么工作經驗,而且也缺少人生閱歷,這使得工作的開展屢屢碰壁,很難得心應手。在學歷方面,這些輔導員的學歷普遍較本科院校的輔導員的學歷低,有一大部分輔導員只是具備簡單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在心理輔導、管理能力、社會經驗傳授方面欠缺很大,很難達到專業化輔導員的要求。
(五)缺乏對輔導員工作的正確認知
在民辦高職院校當中,我們不難發現,經常會出現一些學生肆意玩耍、夜不歸宿、打架斗毆等現象,造成這樣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輔導員的工作太過于繁雜,看顧不過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輔導員沒有對其自身的工作引起重視,淺顯地認為輔導員就是平時輔導一下學生,而忽視了要時刻關注學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困擾,正確引導學生,保護他們的心理健康,長期對自身工作的不重視不但會給學生帶來影響,更會給學校帶來影響。
(一)強化學習和培訓,培養輔導員綜合素質的提升
在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過程中,不但要向專業化方向發展,還要向學習化方向落實,也就是要求輔導員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對自身能力和專業素質等進行強化,不斷優化自我,提升自身的內在涵養。由于輔導員所涉及的工作類型眾多,既要管理好學生又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處理各類事務,所以就更加需要增強自身能力和素質,在專業知識方面不斷完善和充實,政治思想不斷更新,將現代的教育思想與學生教學相結合,充分地將學習和工作結合到一起,以提升輔導員在校幸福感和政治思想覺悟。
此外,為了可以強化學習型輔導員隊伍的建設,還應該鼓勵輔導員主動學習,在自身水平進步的同時提高業務水平。在日常培訓時,應多融入一些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內容,二者一同培訓,制定業務培訓計劃,增強多方交流和溝通,在思想上不斷創新和完善,正確認識到輔導員的意義所在,從而為工作的開展和隊伍的建設奠定基礎[3]。
(二)建立健全完善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激勵制度
由于現階段的輔導員在工作方面流動性較大,且居于不穩定的狀態,造成了他們對輔導員工作的認知存在缺陷,不能夠正確對待輔導員這一工作,認為自己的付出和回報是不成正比的,這也是造成民辦高職院校中幸福感低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想提升幸福感,強化輔導員專業化的建設,就必須要設立健全的激勵制度,經常鼓勵人們做事,獎懲分明,以提升輔導員對自己勞動所認可的“報酬”,將可得利益最大化。具體可以采用定崗、定編的方式,依照工作量的不同來適當給予補貼,定期讓比較優秀的人員參加培訓和學習,通過相互評比的方式來激勵員工強化自身水平,以便于可以最大程度上調動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提升幸福指數。
在對輔導員的薪資進行調整的同時,還要建立有效的分流機制,以避免人員流動過于頻繁。對于從事輔導員工作時間較長的人員,或能力、業績比較優秀的,可以通過建立非領導崗位,以為他們的出路打好基礎。如:可以設立一對一的輔導崗位,或者對其專業化進行改進和完善,也可以通過授課的方式來增強自身的專業水平,注重優秀、能力強的人員專項化培養,從而促使輔導員專業化隊伍的建設和完善。
(三)健全、完善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制度設計
要想提高民辦高職院校的幸福感,強化隊伍專業化建設,就必須要有確切的輔導員管理體制,明確相關職責,實現雙重領導雙重管理的方式。由于學生管理是輔導員職責之一,所以要想強化輔導員的管理職能,就必須要做好學生和各個輔導員之間的工作,二者相互協作,而且各個不同系別輔導員都應對管理負責[4]。此外,為了避免輔導員的繁雜性事務過多,減輕處理事務的工作量,還可以設立健全的輔導員助理體制,以便于可以更好幫助輔導員分擔相應的事務,減小工作壓力,這樣不但會提高工作效率,還有助于幸福感的提升。對于輔導員助理可以從學生間選拔,并通過給予一定的報酬方式來激勵學生,學生的能力也會得到提升。通過這種方式,輔導員不僅可以輕松應對繁雜的事務,還可以空余出時間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從而促使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發展和深入。
(四)設立全面的考核體制
在輔導員專業化隊伍建設的過程中,應當有一套全面完善的考核體制作為其建設基礎。考核應具體分為人事和學生部門以及各個系的人員定性、定量考核,將考勤與考核相聯系,與業績相結合,既要注重過程也要注重結果,從輔導員的工作態度、思想認知、政治觀念、能力及專業性方面全面考核,這樣不僅有助于輔導員專業隊伍建設的規范性,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輔導員對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認知,從而更加的認可自身職業,提升幸福感。
總的來說,我國民辦高職院校在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還處于發展階段,需要大量的資源和水平來促其發展,切不可操之過急,應該在多方面對其進行完善,贏得社會的支持。輔導員自身也應正確認識自身職業的重要性,改變以往的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政治思想,從專業方面不斷強化,從而為促進我國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幸福指數提高和隊伍專業化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1]靳婧.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策略[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2]李源泉.工學結合視閾下民辦高職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困境及出路[J].職業時空,2016,(1):95-97.
[3]石成玉.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的困境與出路[J].現代職業教育,2016,(4):146-147.
[4]倪睿.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5.
[責任編輯 興 華]
F27
A
1673-291X(2017)20-0062-02
2017-05-15
2016年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一般資助項目“新常態下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幸福感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2016LXC-0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殷嬌陽(1986-),女,湖南永州人,輔導員,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