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學 經濟學院,北京 100081)
論我國現階段民族經濟發展權的若干問題
賀癡
(中央民族大學 經濟學院,北京 100081)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民對新時代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為此,我國努力創造更為良好的發展環境,以帶動我國人民的整體發展。民族問題一直是我國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民族關系的良好發展是我國保持穩定狀態的關鍵所在,而民族經濟發展權是處理民族關系的重要研究領域,是我國少數民族經濟權利的主要內容。本文旨在分析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的若干問題,從而找出影響我國民族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制定有效的實施對策,進而促進我國民族經濟的良好發展。
民族經濟發展權;問題
民族經濟發展權是我國處理民族經濟的重要依托,在我國發展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民族經濟發展權的實現對我國未來經濟事業的進步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民族經濟發展權是保證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民族關系的基礎條件,是建立良好民族關系的法律保障。不過,依據我國現有民族經濟發展權的相關內容,還存在較大的問題,通過對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若干問題的研究和分析,以此為基礎提出有效的發展對策,充分完善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為民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保障。
民族經濟發展權是指與我國民族經濟有關的發展權利,屬于我國政治領域的研究范疇。對我國而言,少數民族的經濟發展權屬于集體的權利,權利的主體是我國少數民族,而不單單指少數民族中的個人。民族經濟發展權是從發展權的范圍演變出來的,發展權起源于國際,后引入國內,與我國較為薄弱的少數民族聯系在一起,旨在解決民族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的權利問題。民族經濟發展權也不僅是集體權利,少數民族的個人權利也應當涵蓋在其中,少數民族的經濟發展權利是通過集體經濟利益的總體數量增加來實現的,而少數民族個人經濟發展權利則是通過個人經濟利益的總體數量增加來實現的。
民族經濟發展權的內容較為復雜,具體包括少數民族經濟發展權的選擇方式、參與經濟發展進程的權利以及享有經濟發展權相關成果等等方面。民族經濟發展權往往是通過多數民族之間的差距是否縮小來加以展現的,少數民族經濟的發展不僅要體現著不同民族經濟的絕對發展,還體現在各個民族之間經濟的相對發展,保障各個民族共同繁榮、共同發展,是我國經濟整體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
隨著經濟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得到了極大地改善,從立法的角度上來看得到了初步的發展和進步,并在財政、物資以及技術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變,為我國民族地區的經濟提供了一個更為良好的發展環境。不過,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在實施過程中卻存在一定的問題,進而阻礙了民族經濟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1、少數民族地區較為貧困,且呈現不斷增長的不利趨勢
貧困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往往會給經濟的各個方面造成困難,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同時也是當今我國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即使我國發達地區呈現著不斷擴大的趨勢,但貧困地區依舊貧困,毫無改善。我國貧困地區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同時也代表著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我國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比重不斷擴大,且總量也在增加,繼而影響著我國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權的進步。
2、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的經濟差距逐漸拉大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由于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我國少數民族與漢族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都呈現著不平衡的發展狀態,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少數民族地區與全國或東部地區相比,經濟發展差距不斷擴大。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我國少數民族地區與全國或者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不斷拉大,且呈現日益明顯的突出形式。我國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地區在各個方面始終處于不斷下降的不利局勢。
(2)以人均水平的角度出發,少數民族經濟水平與漢族經濟水平的差距不斷拉大,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地區也就遠遠達不到全國其他地區的經濟水平。從人均GDP變化情況來看,20世紀90年代,我國廣東、浙江等地區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而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均GDP不斷下降,差距比值一年比一年拉大。
3、少數民族內部的經濟發展存在一定差距
少數民族的經濟落后不僅體現在與其他地區的經濟差距,大多少數民族內部經濟也呈現著不平等的經濟差距。具體可通過以下兩點加以體現:
(1)各個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彼此之間存在差距。我國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無法實現與發達地區協調發展的最終目的,最低經濟發展地區與最高經濟發展地區還存在很大的距離,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情況嚴重不足。
(2)同一民族的地域經濟發展水平是不同的,具體呈現著較為明顯的落后差距。
1、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沒有充分實施的原因所在
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之所以沒有得到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其產生結果的原因并不是單一存在的,民族經濟發展權沒有發揮其真正的價值,是因為主觀和客觀、歷史與現實相互交織造成的,這些因素的聚集有礙于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的進一步發展。
(1)民族經濟存在不平衡的發展情況,且一直延續至今。我國民族經濟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具有區別于漢族的不同待遇,進而促成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我國少數民族大多聚集在較為偏遠的貧困地區,無論是在自然環境,還是在交通運輸,都給自身地區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阻礙。另外,由于少數民族不接受外來先進技術的引導,進而導致其落后于漢族的結果,一直延續至今,我國少數民族經濟不發達的主要原因是歷史造成的。
(2)勞動人民綜合能力存在不足,主觀條件存在缺陷。從總體上來看,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勞動人民文化水平存在問題,缺乏自身對知識的追求,在日益競爭的國際環境上一直處于不利的地位,進而使民族經濟發展權陷入困境。
(3)不合理的產業結構無法帶動民族經濟的發展。合理有效的產業結構有利于帶動經濟的良好發展,而現實生活中,我國民族經濟的產業結構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問題,第一產業比重較大,第二產業比重偏低,且工業化進程發展嚴重緩慢。我國民族地區過度重視第一產業的發展,最終使其與全國經濟發展進程嚴重脫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4)民族經濟發展權的完善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民族地區自身的技術水平較為落后,依靠自然條件成為民族經濟發展權進步的關鍵,良好的自然環境有助于提高民族經濟的實力和水平,促進民族經濟的全面發展。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民族地區的自然環境一直處在劣勢,無法滿足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具體要求,且自然環境屬于自然現象,不能通過人為的活動予以改變,因此造成民族地區經濟水平不斷下降,甚至缺乏良好的生存環境,使民族地區的人們生活困難。
(5)缺乏完備的基礎設施和人才資源。我國過于忽視民族地區的設施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無法達到民族經濟發展的實際目標,在水、電、交通以及技術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不足,這使得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在發展進程中受到阻礙。
2、完善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的應對之策
(1)改變傳統思想觀念,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傳統觀念是影響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進步的主要因素,人們由于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無法有效的地開展民族經濟活動,改變傳統思想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點問題。改變傳統思想觀念具體可分為以下兩點:①樹立良好的民族經濟發展意識,將民族經濟發展的集體意識與個人意識結合起來,并加入到我國法律制度建設之中。在法律實施過程中,既要考慮民族地區的整體利益,同時也要時刻注意民族經濟中存在的個人利益。②完善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的法律法規,對我國現有法律進行全面研究,剔除其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和問題,通過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我國的法律政策,提高人們的法制理念,消除民族地區之間的差距,完善我國的立法準則。
(2)重新構建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的法律政策。民族經濟發展權屬于我國政治領域的研究范疇,那么民族經濟發展權需要從政治范圍著手,進一步完善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各個環節的內容和活動,通過重構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以便達到我國預期的民族經濟發展效果。重新構建民族經濟發展權,可通過以下幾點內容著手:①完善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的立法。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的立法活動必須滿足當今人們的要求,符合現實社會的發展軌跡。少數民族地區依舊處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之中,為此,我國應當準確判斷我國民族經濟的發展情況,以此為基礎進行有效的立法活動,避免立法混亂的情況發生,切實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的經濟利益。②強化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的行政執法力度。嚴格遵循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的若干規定,一旦出現濫用職權的不利行為,要對其進行嚴格制止,阻止一切不利于民族經濟發展權問題的發生,提高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的執行力度。
綜上所述,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是有效解決民族關系的重要途徑,為我國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障,為此,根據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的發展情況,應當準確分析其中的問題,找出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抑制問題的再一次發生,從而提高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的實際水平,促進我國現代化經濟事業的良好發展。
[1]翟東堂:我國民族經濟發展權若干問題探討[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2,02:12-19.
[2]姜妍華:新世紀新階段民族經濟政策對東北沿邊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
[3] 佺馮 光:公共選擇下的山區農村經濟協同發展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2.
[4]洪偉.城市散居少數民族權利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 2013.
[5]董博文:中國社會轉型中民族關系的調控與變遷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6.
(責任編輯:史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