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問題探究式教學是教師依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通過設置相關的教學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學習過程。從教學內容上來看,初中政治是一門與學生思想素質關系密切的科目。教師在政治課堂當中應用問題探究式教學,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課堂教學內容,同時還使學生的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也能夠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加強。
一、問題探究式教學在中學政治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問題探究式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注重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基礎上,強化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生對課堂問題的探究,可以有效完成課堂教學,同時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更加的深入。
1.以問題探究為主導
以問題探究為主導,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對問題進行分析、解決,并發現新問題的過程。一方面,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鍛煉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創設問題探究情境,能夠使學生頭腦中產生有指向性的疑問,使學生帶著疑問進行探究活動以解決問題。但解決問題不是教學的最終結果,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初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引發新的問題。
2.倡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新課改的倡導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內容的客體,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積極性,問題探究式教學從培養學生能力出發來組織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問題探究的指導下,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然后師生再一起進行歸納總結。在整個教學中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從而將傳統的以教為重心轉變為以學為重心,將單純傳授知識轉移到打好基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軌道上來。
3.強調學習的過程性、思維的活力
教育教學工作的最終目標,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學懂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建立該學科的知識體系的學習過程,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能夠獲取新的知識體系,從而掌握各種新的技能。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只偏重于傳授知識和掌握知識結果、只關心傳授給學生“多少知識”的做法,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獨立探索、思考和體驗的能力。
二、問題探究式教學在中學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1.教學以問題為主要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時不斷地提出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不斷思考,更深層次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同時,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教師對問題的分析和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以加強。在中學政治教學中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教師應依據課堂任務和學生實際認知能力,提出相應的教學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合作與實踐,最終實現問題的解決和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
2.注重學習過程
在中學政治教學當中,問題探究式教學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有著很大的差別。傳統的教學模式強調以教師的“教”為主要內容,是一種單方面注入式的“填鴨式”教學,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課堂上受到了很大的制約。
例如,在講授課文《依法保護人類共有家園》時,教師首先給學生展示問題探究材料,讓學生觀看小品《地球就診記》,以此來調動學生參與問題探究的積極性。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瀏覽課文,聯系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展開想象。教師要依據學生思考的實際情況組織問題,如小品的情境反映了什么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這類問題?這樣,一方面學生能夠通過思考,更深刻地掌握課文內容;另一方面,相關的問題探究能夠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
3.以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為主要目標
中學政治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來說,問題探究式教學在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認知水平和自我判斷能力方面,能夠取得更加明顯的教學效果。問題探究式教學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思考和探究問題的學習氛圍,在教學形式上更加注重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帶著課堂教學問題去思考,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從學生自身發展的角度上看,問題探究式教學非常有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
三、結語
中學政治教學,不單是向學生傳授相應的文化知識,其更深層次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問題探究式教學在中學政治教學上取得了更加突出的教學成果。應用問題探究式教學不但能夠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政治知識學習能力,而且能夠加強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