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濤
音樂學習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較為積極的促進作用。音樂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管樂學習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許多小學都成立了管樂團幫助學生們學習管樂知識。那么在教學中,管樂學習對于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培養究竟有何作用?下面,我將從管樂學習的特點、作用兩方面進行分析。
一、管樂學習的特點
1.管樂學習初期內容較為枯燥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想開展好管樂知識的教學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絕非成立一個管樂團就足夠的。因為相對于簡單而富有趣味性的兒歌來說,管樂的學習難度更大。尤其是在初期學習時,學好長音和音階等知識是學生學習管樂的基礎,但是這些內容比較枯燥單一, 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學習半個小時或者是一段時間他們尚且能夠堅持下來,但如果教師想要讓學生長期堅持,則極為困難。
2.管樂學習需要長期堅持
管樂學習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學生必須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才能學好這部分的內容,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幾個月甚至是幾年過去了,學生也只是有些細微的進步,只有長期地堅持,并不斷地學習,才能真正地學好這部分知識。部分小學生的恒心和毅力不是很強,故而在學習管樂知識時難度比較大。
二、管樂學習對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作用
1.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目前,在教學管樂知識時,許多小學都是通過成立管樂團集中教學,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學校的師資力量有限,缺乏開展一對一教學的條件,而且集中教學更便于教師管理班上的學生。當然,在教學管樂知識時,開展集中教學的一個最為主要的目的就在于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管樂是一門與音樂相關的知識,在學習這門知識的時候,不同學生對其的理解和認識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有的學生認為通過學習管樂知識,自己對音樂的認識加強了,有助于自身的成長及發展。但是也有學生認為管樂學習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不如自己玩游戲有趣, 學習積極性不是很高。
在教學管樂知識時,建立管樂團,將班上的學生們聚集在一起學習知識,能夠讓學生們學會互相幫助。比如,有的學生在學習時,由于音樂基礎不是很好,學習比較吃力。但是有的學生音樂基礎好,學習能力突出,則能夠以優帶劣,互相幫助。對于一些學習興趣不是很強的學生來說,身邊同學表現突出,也能激發他們的好勝心,激勵他們認真地學習管樂知識,以此培養他們的團結協作能力。
2.促進學生的大腦發育
如上文所述,相較于簡單的兒歌來說,學生學習管樂知識的難度要大得多。比如,當學生拿著自己的樂器學習某一首曲子時,需要記憶曲子的韻律和節拍,如哪些地方是高音,哪些地方是低音,這些都需要學生去記憶和領會。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日復一日的記憶,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記憶能力,能夠較好地促進學生的智力開發,有助于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形成。
管樂學習是一項“心靈手巧”的活動,它對學生們手指的精密動作訓練要求比較高,有助于鍛煉學生手指的靈活性,而且管樂學習還能通過呼吸用氣鍛煉學生肺活量。與此同時, 學生在學習管樂知識時,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需要腦、手、眼、耳等器官協調并用,“一心多用”地靈活地進行轉換才能學好管樂知識。這些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智力發育有著較為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修養以及自我控制能力。
3.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
管樂學習和訓練培養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豐富了他們對各種樂器的認識,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質。但是,在教學中,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培養了學生們良好的品質。眾所周知,管樂學習的難度大,要學好這門知識,需要學生長期的堅持,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是,筆者所在的學校成立了管樂團,組織班級里的學生參與管樂學習之后,即使學習的難度大、時間長,也很少有學生抱怨,每個人在學習時,對待老師安排的學習任務都極為認真,學習的積極性十分高,很少有學生中途放棄。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發現班上學生變得更加活潑開朗了,在學習的時候,他們遇到了不懂的問題,不是選擇放在心里,而是積極地與老師和同學們交流溝通,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通過學習管樂知識,學生變得更加活潑,更加自信和有毅力,課堂上的教學氛圍也更好了。
三、結語
總之,對于學生來說,學習音樂知識有助于陶冶他們的情操,拓展他們的視野,培養他們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而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則需要根據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和發展,促使他們學好管樂知識,提升音樂素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