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蘇芳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有趣的,而科學現象又是五彩繽紛的,它們最能夠引起幼兒好奇心,加大幼兒求知探索的欲望。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課程的啟蒙教育,我們要保護好幼兒的好奇心,努力激發幼兒所有的興趣,鼓勵幼兒對科學知識的追求欲望,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一、幼兒科學探索的特征
1.好奇心
幼兒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擁有探索事實的欲望,從生下來,他們就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從不知疲倦地對四周進行著探索,沒完沒了地問著各種問題。孩童有探索和調查的本能,探索是每個幼兒的本能反應,好奇、好問和探索是幼兒的特點。幼兒從3歲開始,便會不停地對周圍的人提問,他們關心的問題往往都和自然環境有關,想要知道那些都是怎么回事,這些基本科學問題便是他們所關心的。
2.直接性
幼兒在認識事物時,都有其具體的形象性,因而必須對那些事物或材料進行充分接觸才行,很大程度上,幼兒都是以直接操作經驗來獲得的。幼兒喜歡做什么事時,大人越是不讓他們做,他們就越想要去做。一個人的心理發展階段分為感知運動階段和前運算階段,幼兒在感知運動階段,要想和外界獲得平衡,必選靠感覺動作圖式來進行,在這一時刻,他們的思想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是靠直觀形象來形成的,是不容許任何人違逆的。
3.多試性
由于幼兒年齡上的特點,他們的思維方式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再加之他們的經驗水平不足,幼兒必須經過多次實踐才會認識事物的特點,需要經過不斷嘗試才會發現事物之間的關系,想要得到想要的答案,一定得經過大量的時間進行探索。幼兒想要做成一件事,必須經過多次嘗試,努力探索直到其成功,他們才會有所發現。幼兒的多試性,正是由于幼兒在思維發展上不完善所導致的,他們想要得出結論,只能以最直觀的感知來完成,在完成多次操作時,才會從中獲得所需的經驗。
二、培養幼兒科學探索能力的意義
1.幼兒終身發展的需求
時代的不斷發展,加速了教育改革的腳步,在幼兒教育上也從最開始狹小的范圍,逐步變得更加開闊,在理念上也更注重幼兒的成長和全面發展。加強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索能力,讓幼兒在一個具有創造性的空間,進行大膽的嘗試和探索,使疑惑得以解答,最終發展在比較、判斷和分析等多種方面上的能力,為幼兒一生的成長奠定基石。幼兒科學探索教育可以引導幼兒進行主動探索,支持他們去探索,引導其發現探索過程,讓幼兒對物質世界獲得更多的經驗,有助于幼兒終身發展,實現長遠教育價值。
2.幼兒科學素質發展的需求
在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社會越來越重視公民在科學素質上的要求。公民的科學素質體現在: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習慣在遇到問題時進行探索;要有科學精神下的價值取向。而在幼兒時期,培養幼兒探索能力,能使幼兒養成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決定著其成年后的科學素養。
3.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當人們展示各種潛能時,可以發展其他方面的素質,提高整體素質。在幼兒時期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潛能,培養其探索能力,脫離傳統束縛的學習,能使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發展,能夠在一個寬松、和諧和開放的空間施展自己。
三、幼兒科學探索能力的培養策略
1.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興趣
幼兒對自然現象和周圍的事物都有深厚的興趣和絕對的好奇心,他們會不斷地問這問那,對什么事物都喜歡刨根問底。對于幼兒這些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問題,我們都要非常贊賞,并給出相應的回應,在傾聽幼兒提問時要有耐心,要愿意和幼兒共同進行探索,讓幼兒產生進行探索的興趣。
2.創設和諧、寬松、開放的科學探索環境
成人要營造鼓勵幼兒科學探索的氛圍,維護幼兒出錯的權利,當他們的回答和我們想的不同時,要尊重幼兒真實認識,努力尋求其來源,鼓勵和支持幼兒探索,讓他們繼續深入地探索下去。
3.提供實踐操作的幾回合
幼兒科學活動是為了探索和實踐,幼兒應從周邊事物開始科學探索,教師引導幼兒去關注身邊常見的事物,讓他們善于觀察,發現奧妙。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不能直接告訴幼兒步驟和答案,而是讓他們親自去嘗試。只有這樣,他們才會體驗發現其中的樂趣以及成功后的快樂。
4.教師進行合適有效的指導
在活動中,教師要快速判斷幼兒的反應,利用問題的方式,使幼兒經常面臨問題情境;不要著急指導和釋疑,讓幼兒用自己的思維去解決問題,運用不同活動形式,依照幼兒發展的不同水平,對教育目標和策略及時做出調整,支持幼兒自主學習,保證幼兒整體發展。
綜上所述,要想培養幼兒科學探索能力,教師必須有科學探索的意識,將科學素質早期培養作為教育宗旨,樹立教師終身學習理念,多學多問,及時進行科學引導,在以后教學中,不斷地進行探索,摸索出合適幼兒的教學方法,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出幼兒科學探索欲望,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使他們在真正意義上學會探索、創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