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蓉
在信息爆炸時代,知識以指數曲線趨勢膨脹。在40分鐘的課堂里,只學一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在有限的40分鐘內能夠獲取更多的知識,獲得無限的發展,是當今智慧課堂的追求。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既要就語文教語文,又要跳出語文教語文,使教學成為真、善、美統一的過程,還要能和學生通過語文教學來抒情言志并實現價值推送之功能,讓語文教學成為有別于其它學科的“有溫度”的教學。
一、以文章為視角,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幫助學生理解運用語言
1. 推送學習支架 ,突破學習難點,感受語言之美
在教學三年級《矛和盾的集合》時,本課的難點是學會表達,學會像課文一樣用四字詞和常用的修辭手法將生活中的發明說精彩。傳統教學用PPT給學生提供的學習支架在數量與質量上都有局限,不利于學生在課堂上很好地運用語言,這就要通過“Aischool云課堂”系統推送的學習支架,創設說話的情境來激活思維,豐富“語用”訓練的形式,促進文本言語的“增值” 。我特意在后半節課,開辦一個產品“智慧發布會”,讓學生自由選擇生活中集合優點發明出來的產品,如帶橡皮的鉛筆、房車、吸塵器、智能手機等,借助老師給的詞語小錦囊及多種修辭手法把發明家發明的原因說精彩。孩子們分四人小組,手拿平板,打開不同的學習支架頁面進行討論:發明家觀察到( )于是想( )最后了( )。學生在說與評中,興趣盎然,增進他們對祖國語言的美感鑒賞力。(附詞語錦囊)
(四字詞:暈頭轉向 汗如雨下 汗流浹背筋疲力盡 一搖三擺 彎腰弓背無精打采 迫不及待 焦急萬分驚慌失措 東張西望 自言自語無可奈何 密密麻麻牽腸掛肚喋喋不休)
(關聯詞:如果……就只要……就 要是……就 盡管……還 假如……就)
學生有了以上學習支架,在特定的情境——“創新產品發布會”中產生體驗式的理解,讓外在的知識對學生來講具有“意義”,文本的意蘊就在學生的頭腦中活躍起來,最后通過交流釋放出來,進而提升了語言運用的溫度。
2. 運用思維導圖,發散學生思維,品味文章之美
語文教學,教文章不僅僅是教語文知識,更要對文章知識作深入解讀與傳授。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我們物化學生的思維圖式、思維過程,同時,將學生的認知過程進行展開與呈現,便于教學活動中進行干預,提高使學生的思維品質。 我在教學小學低年段的繪本閱讀《誰要一只便宜的犀牛》時,首先把閱讀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靜心關注文本閱讀。因為文本中簡明的文字與細膩浪漫的圖畫能讓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得以馳騁與發揮。當孩子們讀到“你坐在他大腿上,實在是舒服得不得了。可要是他坐在你的大腿上,那你可吃不消。冬天夜里冷得受不了,他會上床伴你睡覺。半夜里想吃點心,他會踮著腳下樓,一點沒聲響…”時,他們發出了會心的微笑.這簡單的文字與圖畫激發出孩子無窮無盡的想象力,或許能讓孩子們美好的愿望得以實現。此時,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們還要進一步思考:如何發散學生的思維,增加思維的廣度,激發表達的興趣,從而更好地運用語言呢?我想到利用可視化的工具以發散學生的思維。這不僅僅對結論式的目標達成進行反饋和調控,更加關注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幫助學生完善思維就是賜予他們成長的力量。于是我讓孩子們想象:小男孩和犀牛之間還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再四人小組合作在“Aischool云課堂”系統中用平板電腦繪制思維導圖 。學生表達的興趣點再次點燃,他們積極思考,想出了許多五花八門的趣事:犀牛會用相機記錄小男孩的難忘一刻,會和他一起拼“樂高”、踢球……小組完成之后用電腦拍照上傳,進行小組互評。再請一二名的小組派代表匯報小組成果,并相機提出聽和說的要求。最后再次修改自己的思維導圖。在此過程中,孩子們的奇思妙想,集體的智慧及口頭表達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與體現。課堂上,教師端與學生端通過無線網絡互連,實現屏幕監控、練習推送,能為教師提供及時、客觀、量化的教學評價。因此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由此看來,好的繪本不僅僅在講述一個故事,同時也是在幫助孩子提升觀察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升華他們的精神境界。所以,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讀圖能力與想象能力的培養,借助平板電腦,加大交互功能,利用演、讀、說、寫、議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師生能共享語文的魅力乃至生命的意義。
二、以文化為視角,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幫助學生探析文化之美
1. 靜態動態互化,實現多向互動,完成價值推送
本課的教學重點:能大方、完整地說出垃圾的產生和處理的方法,能認真傾聽并提出自己的見解。上口語交際課時,一年級學生的優點是樂于表達,不能保持持續傾聽卻是他們的不足。要把自己的“廢物變寶”小制作的過程有序地表達出來有一定的難度。在課中進行聽、說、評、議等交流時如何吸引他們全情投入,如何學有所得是教師特別要花心思的問題。在這一環節,我開始先讓學生說說自己手中變廢為寶的小制作,把做法清楚地介紹給大家。老師再相機的引導他們多向提問和互動(用上禮貌用語)。第二步則是與朋友進行多向交流。第三步是現場舉辦一個變廢為寶的小制作發布會,學生邊聽邊選出最喜歡的作品,聽后當小評委來評一評。這樣達到了關注過程激活思維 促進文本言語的“增值”。可是效果也不太理想,同樣是介紹自己的小制作,對平時口頭表達力強的學生就越說越好,口頭表達能力弱的孩子仍不太愛開口,參與面不廣,由于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及大班額的教學,很難做到既關注全體又照顧差異,就更別說從文化的角度去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培養科學精神,完成價值推送了。后來,我嘗試將平板電腦變成孩子學習的工具,改變教學的過程。在第三環節中,我先把孩子們的小制作全部掃描進平板電腦中,讓孩子們走下位置去參觀伙伴的作品并啟動手中的平板電腦的現場投票的功能,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這下學生可興奮了,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評委,他們拿著pad邊走邊欣賞邊選。這種學習工具的使用,為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提供了技術支撐。我們利用網絡移動媒體具有的文本、圖形、flash動畫等多種媒體集成的特點,創設直觀的投票情境,把學習交流的內容變為更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幾分鐘后,大屏幕中出現了票數最高的作品—一個用廢舊馬達及玩具盒做的會轉的風扇。原來最實用的小制作最得人心。接著再由得票最高的前三位同學先來介紹。當選的孩子自豪極了,他用簡潔的語言將其做法和想法向大家大方、清楚地介紹,下面的“聽眾”因為有投票,也激發了他們與介紹者溝通的興趣,于是語言的實踐表達得很順利,那些平時不愿意發表自己意見的孩子都敢說敢問了,增強了自信。這種網絡情境教學的“靜態動態互化情境”教學模式既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又加快學生掌握新知的速度。在這節課上,對老師的知識儲備與教學藝術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的期待性評價、診斷性評價、贊賞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無不融入教師自身對人類文明的獨到的生命體驗:環保意識、勇于實踐與創新的科學精神、集合優點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既達成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又達成了以真善美為主要內容的價值推送的目標。看來在口語交際課上, iPad軟件平臺+老師到位的引導與評價,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為宗旨,才能真正使語文教學過程變成“有溫度”的教學。
2. 開設“創客”平臺,激發創造潛能,培養科學精神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然而,光有興趣,沒有一定的科學精神,沒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缺乏科學堅持力,就無法在科學探索中走得更遠。我們的語文課要內化學生的科學意識,使他們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就顯得十分重要。在這節交際課上,我制作了一個動畫版的垃圾分類的微課作為學習支架推送給學生,讓他們自由觀看,讓學生對垃圾的分類方法有正確科學的認識,再通過觀看最新的高科技垃圾處理器的圖片與視頻,讓他們知道人類對垃圾處理作出的努力。他們看到科學家把垃圾變成清新的泥土、變潔白的紙張無不驚嘆,再讓他們談感受,就培養了他們的科學意識。在課后的作業中,我還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都來爭做“小創客”,畫一畫自己設計的未來的垃圾處理器并上傳班級網站互動交流,培養科學想象力和科學創造精神。從孩子們的畫中感受到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潛在的創造者,他們設計的垃圾處理器能將垃圾變成天上美麗的星星,能變成新鮮的空氣…… 作為一種學習工具,iPad給我們的語文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人和設備結合,代替了傳統以人為主的授課方式。這也是現在人們認知和駕馭社會最基本的生存方式。iPad成為集照相機、攝像機、筆記本、分享終端、展示平臺為一體的學習媒體。新的交往方式激發了學生們交流表達的興趣,自己現場拍攝的照片豐富了交往的內容,將以往枯燥乏味的口語交際課變得真實而有趣。更加可貴的是,學生們使用iPad進行創作的過程,使他們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分享。
責任編輯 邱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