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進禮
(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急診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療效探討
馬進禮
(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急診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目的:探討用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療效。方法:擇取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收治的66例腹股溝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普通組(33例)和補片修補組(33例)。為普通組患者采用傳統的手術方法進行治療,為補片修補組患者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補片修補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普通組患者,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普通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療效顯著,且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
無張力疝修補術;腹股溝疝;并發癥
腹股溝疝是外科的常見病。老年群體是此病的高發人群[1]。近年來,無張力疝修補術在治療腹股溝疝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為了進一步探討用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療效,筆者對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收治的66例腹股溝疝患者進行了分組對比研究。
1)符合腹股溝疝的診斷標準[3]。2)本人及其家屬均同意參與本研究。
近期內使用過免疫抑制劑或皮質醇類激素。2)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礙或智力障礙。
從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中隨機抽選6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這66例患者隨機分為補片修補組和普通組。補片修補組患者中有女13例,男20例;其年齡為20~69歲,平均年齡(44.7±12.1)歲;其中有單側腹股溝疝患者20例,雙側腹股溝疝患者13例;其中有腹股溝直疝患者18例,腹股溝斜疝患者15例。普通組患者中有女14例,男19例;其年齡為21~70歲,平均年齡(44.6±12.3)歲;其中有單側腹股溝疝患者19例,雙側腹股溝疝患者14例;其中有腹股溝直疝患者17例,腹股溝斜疝患者1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腹股溝疝類型等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
為普通組患者采用傳統的手術方法進行治療。治療方法是:1)在術前,指導患者禁食禁飲。2)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采用濃度為1%的利多卡因對其進行硬膜外麻醉。3)對患者進行常規的消毒鋪巾,然后切開其腹外斜肌腱膜,并游離疝囊。4)對疝囊進行高位結扎,游離精索,然后縫合腹內斜肌下緣、聯合肌腱與腹股溝韌帶。5)將精索置于腹內斜肌腱膜和腹外斜肌腱膜中間,并對其進行固定。6)留置導尿管,逐層縫合切口。為補片修補組患者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治療方法是:1)在術前,指導患者禁食禁飲。2)為患者留置導尿管,采用濃度為1%的利多卡因對其進行局部麻醉。3)對患者進行常規的消毒鋪巾,切開其腹股溝區,游離其腹外斜肌腱膜,使腹股溝韌帶及聯合肌腱充分暴露。4)游離精索并切開提睪肌,提起疝囊,并將其游離。5)回納疝囊,將修剪好的無張力補片置于腹股溝后壁,并對無張力補片與腹股溝后壁進行縫合。6)逐層縫合切口。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術后并發癥(包括切口感染、切口出血和下腹部疼痛等)的發生情況。
顯效:治療后,患者的恢復情況較好,疝囊完全消失,手術切口未出現紅腫、滲液等情況。
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疝囊基本消失,但有輕微的疼痛感。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疝囊部分消失或未消失,疼痛癥狀較為嚴重。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補片修補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97%,普通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8.79%。補片修補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普通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在術后,普通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發生切口感染,有2例患者發生切口出血,有4例患者發生下腹部疼痛。普通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4.24%(8/33)。補片修補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生下腹部疼痛,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03%(1/33)。補片修補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普通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腹股溝疝主要是由于用力過度、打噴嚏、咳嗽、腹部肥胖及機體退行性改變引起的。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腹股溝疝的常用方法[4]。但用傳統的手術方法治療腹股溝疝的效果不夠理想,存在術后患者腹股溝部位張力大、疼痛劇烈、并發癥的發生率高和病情的復發率高等問題。相關的文獻報道指出,用張力補片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具有創傷小、術后患者腹股溝部位無張力、疼痛輕微、恢復較快和病情的復發率低等優點。代明盛等[5]指出,使用無張力補片對腹股溝疝患者的腹壁缺損處進行修補的創傷較小,不會影響其腹壁正常的解剖結構,也不會過度牽拉其腹壁,從而可減輕其術后的疼痛感,促進其身體機能的恢復。楊國鳳[2]等指出,無張力疝修補術具有操作簡單、適用范圍廣和安全性較高等優點。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補片修補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普通組患者,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普通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用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療效顯著,且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
[1]周克兵.無張力補片修補法治療疝氣72例臨床療效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4(10):80-82.
[2]楊國鳳,于學會.無張力補片修補術治療疝氣患者臨床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6):1114-1115.
[3]董燕.腹膜前間隙無張力修補治療疝氣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1):66-67.
[4]王朋,張峰,李愛萍,等.老年疝氣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219-220.
[5]代明盛,趙偉軍.不切開皮下環行腹膜前無張力疝修補術的臨床效果[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24):3967-3968.
R656.2+1
B
2095-7629-(2017)19-0045-02
馬進禮,男,1981年出生,本科學歷,住院醫師,主要從事急診外科工作,郵箱:majinli2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