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泉,楊 玥
(1.山東省德州聯合醫院口腔科,山東 德州 253010;2.德州口腔醫院,山東 德州 253010)
聯用正畸療法和藥物療法治療牙周炎的效果分析
楊寶泉1,楊 玥2
(1.山東省德州聯合醫院口腔科,山東 德州 253010;2.德州口腔醫院,山東 德州 253010)
目的:探討聯合使用正畸療法和藥物療法治療牙周炎的效果。方法:回顧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間山東省德州聯合醫院口腔科收治的80例牙周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將這80例患者平均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使用正畸療法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聯合使用正畸療法和藥物療法對試驗組患者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牙根吸收的情況。結果:試驗組患者牙根的平均吸收量小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聯用正畸療法和藥物療法治療牙周炎可有效地抑制患者牙根的吸收。
牙周炎;正畸療法;藥物療法;牙根吸收
牙周炎是臨床上常見的口腔疾病。此病主要是由于牙周組織受到破壞引起的,患者可出現牙齦感染、牙齒松動、移位、畸形、缺失、牙周袋形成、牙齦出血和口臭等癥狀。進行正畸治療是臨床上治療牙周炎的常用方法。此方法具有療效好、安全性高和容易被患者所接受的優點。不過,有調查資料顯示,牙周炎患者進行正畸治療后,其牙根的吸收量較大,這會影響其治療的效果和牙齒的美觀。針對這一情況,在本次研究中,筆者聯合使用正畸療法和藥物療法對40例牙周炎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這40例患者牙根的平均吸收量明顯減少?,F將本次研究的過程和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間山東省德州聯合醫院口腔科收治的80例牙周炎患者。這80例患者的入選標準為[1]:1)病例資料完整、準確;2)病情經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得到確診;3)其進行正畸矯治前、后的牙齒X線片均由同一名醫生使用相同的X線機拍攝;4)其患牙的松動度均在Ⅱ度以內;5)均未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全身性疾??;6)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這80例患者的排除標準為:1)存在牙根重疊、牙根彎曲和伏牙的情況;2)有牙髓治療史和牙齒外傷史;3)需要接受拔牙治療。將這80例患者平均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40例患者。在試驗組患者中,有男21 例,女19例;其年齡為20~38歲,平均年齡為(25±2.5)歲;其病程在6個月~7年之間,平均病程為(2.5±0.6)年。他們中有上前牙唇向扇形移位患者10例,下前牙唇向扇形移位患者10例,上前牙唇向移位患者6例,下前牙輕度擁擠患者4例,上前牙內傾患者4例,下前牙內傾患者3例,前牙反牙合患者3例。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22例,女18例;其年齡為21~36歲,平均年齡為(24±2.5)歲;其病程在7個月~7年之間,平均病程為(2.4±0.7)年。他們中有上前牙唇向扇形移位患者12例,下前牙唇向扇形移位患者11例,上前牙唇向移位患者5例,下前牙輕度擁擠患者4例,上前牙內傾患者3例,下前牙內傾患者3例,前牙反牙合患者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1 使用正畸療法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進行正畸治療的方法是:在進行治療前,先對患者實施口腔護理,囑其在治療開始前3天保持口腔的清潔,對其進行常規的齦下刮治和齦上潔治,并使用濃度為3%的雙氧水和生理鹽水交替沖洗其牙齦。對于病情比較嚴重或伴有牙周袋形成的患者,可在其牙周袋內放置甲硝唑或鹽酸米諾環素, 必要時可對其進行牙周袋刮治術或牙周翻瓣術,以徹底去除其受損的牙周組織。待患者牙周組織的炎癥得到完全控制后,方可對其進行正畸治療。在進行正畸時,應先在患者上、下的第一磨牙上安裝頰面管,然后在其上、下牙列上安裝直絲弓托槽(在安裝頰面管和直絲弓托槽時應避開牙齦緣,并將安裝時多余的粘接劑去除,以免對牙齦組織產生刺激),最后安裝直絲弓矯治器。在進行正畸治療期間,囑患者每月來醫院復診1次。在患者進行復診時,醫生要重點檢查其牙周袋的深度、牙齦的出血指數和牙齒的松動度,并根據檢查的結果調整直絲弓矯治器的位置。進行正畸治療的時間一般為12個月。
1.2.2 聯合使用正畸療法和藥物療法對試驗組患者進行治療。進行正畸治療的方法同上。進行藥物治療使用的藥物為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膠囊和復方氯已定含漱液。阿莫西林膠囊的用法為:500 mg/次,3次/天,共服7天。甲硝唑膠囊的用法為:200 mg/次,3次/天,共服7天。復方氯已定含漱液的用法為:用此藥液漱口,5次/天,共用藥4周。
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牙根吸收的情況。觀察患者牙根吸收情況的方法是拍攝牙齒的曲面斷層X片。
使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結束后,試驗組患者牙根的平均吸收量小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牙根平均吸收量的比較(mm,±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牙根平均吸收量的比較(mm,±s)
組別 例數 上中切牙的牙根平均吸收量下尖牙的牙根平均吸收量對照組 40 5.5±0.5* 4.5±0.2* 1.6±0.2* 5.2±0.4* 4.3±0.2* 3.2±0.1*試驗組 40 3.5±0.5 3.0±0.1 0.4±0.1 4.1±0.2 3.1±0.3 2.1±0.2上側切牙的牙根平均吸收量上尖牙的牙根平均吸收量下中切牙的牙根平均吸收量下側切牙的牙根平均吸收量
牙周炎是一種局部炎癥性口腔疾病。此病的發生主要與牙菌斑和牙結石的形成、食物在齲洞中嵌塞及牙齒發生創傷等因素有關。臨床研究發現,牙周炎是導致成年人牙齒發生松動、移位、畸形和缺失的主要原因。在發生牙齒松動和移位的成年人中,約有70%的人其病情是由牙周炎引起的。由此可見,積極地治療牙周炎對維護人的口腔健康和牙齒美觀具有重要的意義[2]。
進行正畸治療是臨床上治療牙周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過,牙周炎患者進行正畸治療后,其牙根的吸收量較大,這會影響其治療的效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在本次研究中對40例牙周炎患者在進行正畸治療的同時,給其加用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膠囊和復方氯已定含漱液進行治療。其中,阿莫西林膠囊和甲硝唑膠囊都是臨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使用這兩種藥物治療牙周炎,可有效地緩解患者牙周組織內的炎性反應。復方氯已定含漱液的主要成分為葡萄糖酸氯已定、甲硝唑、聚山梨酯、聚乙二醇和薄荷。此藥具有消毒殺菌的功效。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復方氯已定含漱液對進行正畸治療的牙周炎患者實施治療,可有效地減輕其牙周組織內的炎性反應,從而抑制其牙根的吸收。
筆者在臨床工作中發現,口腔科醫生在聯合使用正畸療法和藥物療法對牙周炎患者進行治療時,為了提高治療的效果,應注意以下幾點:1)在進行正畸治療前,要對患者的牙周組織進行反復的潔治、刮治,以便有效地控制其牙周組織中的炎癥。2)由于成年人牙齒的生長發育已經完成,其牙槽骨的吸收與形成均較為緩慢,且可塑性小,再生能力弱。因此,在對成年牙周炎患者進行正畸治療時,要嚴格控制矯治的力度,以免引起牙槽骨開裂等不良反應。3)要保證患者按療程使用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膠囊和復方氯已定含漱液。4)在患者來醫院復查期間,口腔科醫生除了要重點檢查其牙周袋的深度、牙齦的出血指數和牙齒的松動度外,還要觀察其牙根深度和牙槽骨長度的變化情況,以便及時了解治療的效果。5)在治療結束,口腔科醫生要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聯合使用正畸療法和藥物療法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其牙根的平均吸收量小于只使用正畸療法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者。這說明,聯用正畸療法和藥物療法治療牙周炎的效果確切,可有效地促進患者牙根的吸收。
[1] 章錦才.牙周炎患者的正畸治療[J]. 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5,50(3): 134-136.
[2] 趙悅,黃敏,劉效文.固定矯治中左右兩側牙齒釉質脫礦及牙周指數的差異比較[J].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5,17(2): 179-181.
R781.05
B
2095-7629-(2017)17-01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