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良,鄧玉平
(四川省南充市中醫醫院,四川 南充 637000)
聯用匹多莫德與頭孢克肟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
程 良,鄧玉平★
(四川省南充市中醫醫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目的:觀察聯用匹多莫德與頭孢克肟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方法:將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四川省南充市中醫醫院收治的94例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47例)和觀察組(47例)。為對照組患兒應用頭孢克肟膠囊進行治療,為觀察組患兒聯用頭孢克肟膠囊與匹多莫德膠囊進行治療,然后觀察兩組患兒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的平均次數、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肺部體征消失的時間、臨床療效及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結果:與對照組患兒相比,觀察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在接受治療后其退熱的時間、止咳的時間及肺部體征消失的時間均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接受治療前相比,觀察組患兒在接受治療后其IgA、IgG、IgM 、CD3+、CD4+的水平均較低,其CD8+的水平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兒在接受治療前后其IgA、IgG、IgM、CD3+、CD4+和CD8+的水平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患兒相比,觀察組患兒在接受治療后其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的平均次數較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兩組患兒均未發生用藥不良反應。結論:聯用匹多莫德與頭孢克肟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可取得理想的療效,能有效提高患兒的免疫功能。
匹多莫德;頭孢克肟;反復呼吸道感染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兒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具有復發率高、難以治愈等特點,可嚴重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和健康[1]。近年來的研究發現[2],小兒反復發生呼吸道感染與其細胞免疫的功能紊亂,特別是T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紊亂密切相關。尋找可治愈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降低此病復發率的方法是近年來兒科醫師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3-4]。匹多莫德(Pidotimod)是一種新型的免疫促進劑,具有促進人體內IL-2和γ-干擾素的生成、增強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反應、抗感染、提高體液免疫功能和細胞免疫功能等作用[5]。有報道稱[6],聯用匹多莫德與抗生素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能迅速增強患兒體內吞噬細胞的活性和功能,提高其免疫力,進而可有效地控制其病情。本研究主要探討聯用匹多莫德與頭孢克肟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
本研究中的94例患兒均為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四川省南充市中醫醫院兒科收治的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將這些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在對照組47例患兒中,有男29例,女18例。在觀察組47例患兒中,有男25例,女22例。這些患兒均排除了發生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在參與本次研究前曾使用免疫調節劑及在近期發生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可能。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兒應用頭孢克肟膠囊(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生產)進行治療,其用法是:每次服0.1 g,每日服2次。為觀察組患兒聯用頭孢克肟膠囊與匹多莫德膠囊(南京海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規格為0.4 g*6粒)進行治療。匹多莫德膠囊的用法是:每次服0.8 g,每日服2次。為兩組患兒用藥治療60 d為一個療程。在對兩組患兒進行治療前后,分別采集其外周血進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和CD8+檢測。
觀察兩組患兒發生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數(發病時間相隔 7d以上的感染可計為兩次感染)、臨床癥狀、肺部啰音等體征消失的時間及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參考相關的文獻[7]將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分為以下的級別:1)痊愈。在停藥后6個月內患兒的病情未復發。2)顯效。在停藥后3個月內患兒的病情未復發。3)有效。在停藥后1個月內患兒的病情未復發。4)無效。在停藥后 1個月內患兒的病情復發。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DPS9.5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患兒相比,觀察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與對照組患兒相比,觀察組患兒在接受治療后其退熱的時間、止咳的時間及肺部體征消失的時間均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對兩組患兒進行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的比較(d,±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性別 病例數 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 肺部體征消失的時間退熱的時間 止咳的時間對照組 男 29 6.31±0.23 10.24±1.31 9.36±1.13女 18觀察組 男 25 2.16±0.17* 5.47±0.86* 4.85±0.62*女 22 x2值 3.247 3.501 2.904 P值 0.005 0.002 0.008
接受治療前,兩組患兒IgA、IgG、IgM、CD3+、CD4+和CD8+的水平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接受治療前相比,觀察組患兒在接受治療后其IgA、IgG、IgM 、CD3+、CD4+的水平均較低,其CD8+的水平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兒在接受治療前后其IgA、IgG、IgM、CD3+、CD4+和CD8+的水平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表3 對兩組患兒進行治療前后其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細胞亞群指標的比較(±s)

表3 對兩組患兒進行治療前后其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細胞亞群指標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時間 血清免疫球蛋白(g/L) T淋巴細胞亞群(%)IgG IgA IgM CD3+ CD4+ CD8+對照組 男/29 治療前 6.98±1.12 1.34±0.21 1.12±0.13 58.46±3.27 41.28±2.75 30.62±2.47女/18 治療后 7.12±2.25 1.47±0.36 1.14±0.22 60.13±3.45 42.55±2.83 31.11±2.86觀察組 男/25 治療前 7.10±1.87 1.29±0.17 1.15±0.14 59.67±3.31 40.72±3.14 30.43±2.54女/12 治療后 6.89±2.08 1.13±0.32 1.06±0.11 55.21±2.85 38.14±3.35 33.65±3.27 x2值 7.85 4.98 7.37 6.67 7.44 7.91 P值 0.005 0.025 0.025 0.010 0.025 0.005
與對照組患兒相比,觀察組患兒在接受治療后其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的平均次數較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4。
表4 對兩組患兒進行治療后其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情況的比較(次,±s)

表4 對兩組患兒進行治療后其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情況的比較(次,±s)
注:*與對照組相比, P<0.05。
組別 病例數 上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對照組 男/29 3.28±1.01 4.36±1.01女/18觀察組 男/25 0.87±0.72* 1.34±0.83*女/12 x2值 4.01 5.16 P值 <0.01 <0.01
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兩組患兒均未發生用藥不良反應。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復雜,病程較長,是一種遷延難愈的疾病[8]。在臨床上,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藥物主要為抗生素、抗病毒藥、解熱類藥物及止咳類藥物,但其療效均不理想。尋找可治愈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降低此病復發率的藥物是近年來兒科醫師重要的研究課題。研究發現[9],在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時若能提高患兒體內T淋巴細胞亞群的免疫功能,增強其免疫力,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其病情的復發率。
匹多莫德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免疫刺激調節劑,可作用于不同的免疫反應期,具有調節非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增強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增強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的趨化功能、吞噬功能和殺傷功能、促進IL-2和γ-干擾素的釋放、誘導T淋巴細胞母細胞化、調節Th/Ts的比值、促進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和產生抗體等作用[10]。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聯用匹多莫德與頭孢克肟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可取得理想的療效,能有效提高患兒的免疫功能。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沈玉紅,艾湘麗,姚亞春,等.反復呼吸道感染相關因素調查[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05, 13(1):77-78.
[2] 張紹芬.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58例細胞免疫功能檢測[J]. 實用醫學雜志, 2005, 21(21): 2351.
[3] 陳楠,趙曉東.免疫增強劑在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療地位[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3, 28(3):168-172.
[4] Guilbert T W, Mauger D T, Lemanske R F. Childhood asthma pre dictive phenotype[J].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14,2(6):664-670.
[5] 張淑敏,薛玲,王淑玲,等. 匹多莫德聯合干擾素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5): 696-697.
[6] 高振發,徐菡,董立.匹多莫德聯合頭孢曲松治療老年支氣管肺炎療效觀察[J]. 中國醫療前沿, 2009, 4(12):11-12.
[7] 黃丹雅, 汪洋.蘭索拉唑片聯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療反流性食管炎34例[J].中國藥師,2014, 17(1):110-112.
[8] Kariyappa M, Agrawal N, Srinivas B C, et al. Absent pulmonary valve: a case with rare presentation treated with bioprostheti c valve replacement[J]. World J Pediatr Congenit Heart Surg,2014,5(4): 627-630.
[9] 馬海燕, 劉雪蓮. 匹多莫德聯合玉屏風顆粒治療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及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J]. 中醫臨床研究, 2014,6(18):82-84.
[10] Vargas JB, Espinosa S, Bolanos JC, et al. Pidotimod in recurren t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children with allergicrhinit is,asthm a or both conditions[J]. Rev Alerg Mex, 2002, 49(2): 27-32.
Clinical Efficacy Observation on Pidotimod combined with Cefixime in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pidotimod combined with cefixime in children for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Methods A total of 94 cases of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47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efixime treatment,while the 47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pidotimod additionally. Compare mean time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vity, disappearance time of symptoms,disappearance time of lung physical signs,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effects rate of 2 groups. Results Compare with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is more much higher,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symptom and lung physical sig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much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IgA、IgG、CD3+and CD4+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CD8+ was higher(P< 0.05)after treatment, while those indicators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ontrol group(P>0.05). Compare with control group, mean time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vity of experimental group is more less(P>0.05).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there was no adverse event happened at 2 groups. Conclusion Pidotimod combined with cefixime treatment in the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exhibits promising efficacy, which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nti-infectives by inhancing immune function.
Pidotimod; Cefixime;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R725.6
B
2095-7629-(2017)17-0142-03
程良,男,主治醫師,研究方向:上呼吸道疾病研究,E-mail:szfthospital@126.com
*通訊作者:鄧玉平,男,主治醫師,E-mail:4030134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