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惠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綜合護理在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王 惠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在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抽取某院收治的72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接受常規護理的36例患者設為護理1組,將接受綜合護理的36例患者設為護理2組。護理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視覺模擬評分標準(VAS)的評分及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進行護理后,護理2組患者VAS的評分、并發癥的發生率均低于護理1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股骨粗隆間骨折;綜合護理;老年患者
老年人多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癥,使其易發生股骨粗隆間骨折。目前,臨床上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方法包括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有研究指出,在進行治療期間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可以減少其相關并發癥的發生,促進其患肢功能的恢復[1]。為了進一步探討綜合護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其中,有男性38例,女性34例;其年齡為65~84歲,平均年齡為(74.2±6.3)歲。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分為護理1組和護理2組,每組各有36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護理1組患者進行環境護理、病情監測等常規護理,對護理2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進行綜合護理的方法是:1)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及進行實驗室檢查的結果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對于進行保守治療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告知其所用藥物的名稱、作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對于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告知其進行手術的流程、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應對措施。2)股骨粗隆間骨折發生后,患者的生活不能自理,其擔憂長期住院會增加家人的負擔,因此易產生悲觀的情緒。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耐心地安慰患者,可使用疏泄法、移情法、家屬安慰法等方法[2]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以消除其心理負擔。3)護理人員評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對于疼痛癥狀較輕的患者,護理人員可指導其通過看電視、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對于疼痛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護理人員應遵醫囑酌情為其使用鎮痛藥進行治療。4)為了防止患者發生便秘,護理人員應叮囑其多食用粗纖維食物,增加飲水量及飲水的頻率,并指導患者家屬定時為患者按摩腹部。對于超過3天未解大便的患者,護理人員應遵醫囑為其使用生大黃敷臍。持續貼敷24小時后,患者若仍存在便秘的癥狀,可讓其口服適量的緩瀉劑。為了防止患者出現壓瘡,護理人員應及時為其更換床單、被單,告知患者家屬為患者穿棉質衣物,定時幫助患者翻身,并為其按摩受壓處的皮膚。同時,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三點支撐抬臀訓練。護理人員及時為患者更換尿袋。在更換尿袋時注意不要擠壓導尿管。護理人員叮囑患者家屬用0.5%的碘伏棉球擦洗患者的尿道口,2次∕日,并注意觀察患者尿液的性狀及顏色,以免其發生尿路感染[3]。長期臥床會使患者的下肢腫脹,從而使其下肢出現感覺障礙。護理人員可適當地抬高患者的患肢,以促進其下肢靜脈血液的回流,進而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5)待患者的病情穩定后,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的情況指導其進行早期的康復訓練,以促進其患肢功能的恢復。
1)記錄兩組患者便秘、壓瘡、尿路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情況。2)采用VAS評分法[4]對兩組患者疼痛的程度進行評估。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感越強烈。
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進行護理后,護理1組患者VAS的評分為(5.27±1.24)分,護理2組患者VAS的評分為(2.27±0.67)分,護理2組患者VAS的評分低于護理1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2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護理1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骨骼中的鈣逐漸流失,使其骨密度不斷降低,進而發生骨質疏松癥。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骨質脆弱,在間接外力或直接外力的作用下,極易發生股骨粗隆間骨折[5]。在通常情況下,身體條件較差、患有多種基礎疾病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多進行保守治療,身體狀況良好、耐受能力較強的老年此病患者則進行手術治療。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進行治療,為了確保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上應配合相應的護理。
在本次研究中,對護理2組患者進行的綜合護理是一種融合了康復護理、心理護理、疼痛護理等多項內容的護理模式。與傳統的以治療疾病為主的護理方法相比,綜合護理具有人性化的特點,是從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入手,盡可能地滿足其需求,在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6]。其中,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及治療方案的認識,有利于后續治療及各項護理操作的順利實施;心理疏導可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其能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治療;疼痛護理可緩解患者身體的不適;并發癥的護理能夠消除可誘發并發癥的危險因素,從而確保患者的治療效果;康復訓練可促進患者患肢的功能盡快恢復。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1] 劉俊國.早期序貫康復護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7(33):50-51.
[2] 韓玉琴.加速康復護理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應用效果觀察[J].天津護理,2013,6(20):494-495.
[3] 俞明霞.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16(15):188-189.
[4] 王曉玲.術后護理流程優化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臨床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4,27(4):3624-3625.
[5] 王元華.29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臨床護理體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10(11):1399-1400.
[6] 蘇媚菊.兩種不同術式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的康復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10,7(34):24-25.
R473
B
2095-7629-(2017)17-0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