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宣,蔡艷輝,邸麗萍
(1.保定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河北 保定 071000;2.保定市婦幼保健院乳腺外科,河北 保定 071000;3.保定市第二醫院產科,河北保定 071000)
淺析對初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對其心理狀態及分娩結局的影響
趙 宣1,蔡艷輝2,邸麗萍3
(1.保定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河北 保定 071000;2.保定市婦幼保健院乳腺外科,河北 保定 071000;3.保定市第二醫院產科,河北保定 071000)
目的:探討對初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對其心理狀態及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選取近期在某院待產的86例足月單胎妊娠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這些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所有產婦在產前均進行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產婦進行心理護理。然后觀察兩組產婦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各產程用時、產后24 h出血量、分娩方式及其所娩新生兒發生窒息的情況。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產婦的SAS評分、SDS評分及剖宮產率均低于對照組產婦,其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總產程均短于對照組產婦,其產后24 h出血量少于對照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所娩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產婦所娩新生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初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可改善其心理狀態,縮短其產程,改善其分娩結局。
心理護理;初產婦;心理狀態;分娩結局
分娩是一件重大的應激事件。在妊娠至分娩的過程中,產婦易產生多種心理問題[1]。初產婦對妊娠的認知水平較低,不了解分娩的過程,更易產生恐懼、緊張等負性情緒。這些負性情緒會導致產婦的產程延長,增加其產后的出血量,提高其難產及剖宮產的發生率,嚴重影響母嬰結局[2-3]。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圍產期對產婦實施心理護理可有效地消除其負性情緒,有利于其順利進行分娩[4]。為探討心理護理對初產婦心理狀態及分娩結局的影響,某院對近期在該院待產的部分足月單胎妊娠初產婦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間在某院待產的86例足月單胎妊娠初產婦。按照隨機數表法將這些產婦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產婦的年齡為23~34歲,平均年齡為(27.9±2.3)歲;其孕周為37~42周,平均孕周為(39.8±1.2)周。觀察組產婦的年齡為23~35歲,平均年齡為(28.1±2.6)歲;其孕周為37~42周,平均孕周為(40.1±1.4)周。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所有產婦均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是:定時監測產婦的胎心、宮縮情況、羊水的情況。在產婦出現有規律地宮縮、宮口張開2 cm后,將其送入待產室,并協助其進行分娩。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護理人員積極地與產婦進行交流,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為其詳細地講解與分娩有關的知識,糾正其對分娩的錯誤認知,提高其對分娩的認識水平。告知患者分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癥狀,使其做好心理準備,避免其在發生正常的分娩癥狀時過于緊張。為產婦說明心理因素對分娩的影響,使其建立自我調整心態的意識。此外,告知產婦醫院的設施完善,醫療技術水平較高,增強其順利進行分娩的信心。2)護理人員通過與產婦進行交流來了解其心理狀態,盡量滿足其合理的需求。及時發現產婦的情緒變化,了解其發生情緒變化的原因,并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消除其負性情緒。在產婦因情緒波動而發生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宮縮乏力等癥狀時,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減輕其癥狀。3)告知產婦放松身心,在其進入產程后對其進行撫觸和按摩,從而消除其負性情緒,加快其產程的進展。協助產婦選擇合適的體位進行分娩。指導產婦在陣痛的間歇期進行休息,防止其因過度疲勞而發生宮縮乏力。4)為產婦提供舒適、溫馨的休息環境。保持病房內安靜、整潔,使產婦得到充足的休息。根據產婦的喜好為其提供營養豐富的食物,從而為其補充營養,確保其精力充沛。
記錄兩組產婦各個產程及總產程的時間,計算其產后24 h出血量。統計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及其所娩新生兒發生窒息的情況。護理前后分別使用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兩組產婦的焦慮及抑郁的程度[5]?;颊叩脑u分越高,表示其焦慮及抑郁的程度越重。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護理前后兩組產婦的SAS評分、SDS評分及各個產程的時間等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兩組產婦的剖宮產率及其所娩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等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產婦的SAS評分及SD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產婦的SAS評分及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兩組產婦的SAS評分及SDS評分(分,±s)

表1 護理前后兩組產婦的SAS評分及SDS評分(分,±s)
時間 組別 SAS評分 SDS評分護理前對照組(n=43) 52.8±10.4 57.9±12.2觀察組(n=43) 54.1±11.2 56.4±11.7 t值 0.558 0.582 P值 >0.05 >0.05干預后對照組(n=43) 43.2±8.3 46.5±9.4觀察組(n=43) 34.6±7.3 32.6±7.7 t值 5.102 7.501 P值 <0.05 <0.05
觀察組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總產程均短于對照組產婦,其產后24 h出血量少于對照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的產程及出血量(±s)

表2 兩組產婦的產程及出血量(±s)
組別 第一產程(min) 第二產程(min) 第三產程(min) 總產程(min) 產后24h出血量(ml)對照組(n=43) 456.1±90.8 60.2±8.6 6.9±1.1 524.3±189.6 235.4±46.2觀察組(n=43) 348.1±53.1 40.3±5.0 6.9±0.7 395.3±153.7 142.8±32.6 t值 6.733 13.118 0.000 3.466 10.73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產婦的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產婦,其所娩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產婦所娩新生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及其所娩新生兒發生窒息的情況[n(%)]
初產婦易因對分娩感到恐懼、期盼新生兒的降生等原因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同時,妊娠、分娩過程中產生的應激反應會使產婦產生焦慮、恐懼、抑郁等情緒,從而使其產生睡眠障礙、生理功能紊亂、對人際關系極為敏感等情況[6]。初產婦對分娩的認知水平不高,加之媒體不恰當地宣傳分娩疼痛,增加了其對分娩疼痛的恐懼。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會影響子宮收縮,延長產程,增加產婦發生難產及產后出血的風險。存在焦慮、抑郁、緊張等情緒可增加產婦體內內啡肽、兒茶酚胺、皮質醇、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水平,導致子宮收縮乏力及心率加快,增加其所娩新生兒發生窒息的幾率。因此,在圍產期不僅要關注產婦的生理狀態,還要關注其心理狀態[7]。
林敏芬[8]的研究結果顯示,心理因素是影響分娩結局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常規護理和心理護理的觀察組產婦,其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僅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產婦。這說明,對初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可消除其抑郁、焦慮的情緒,有效地改善其心理狀態。為產婦講解與分娩有關的知識,有助于其正確認識分娩,消除其對分娩的不必要的擔心。護理人員加強與產婦進行交流,有利于護理人員了解產婦的身心狀態,從而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同時還能增強其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幫助其樹立順利完成分娩的信心。此外,通過為產婦按摩、協助其選取舒適的體位能提高產婦的舒適度、滿足感及安全感,進而消除其負性情緒[8]。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總產程均短于對照組產婦,其產后24 h出血量少于對照組產婦,其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產婦。這是因為:1)接受心理護理的產婦可配合完成醫護人員的各項操作。2)對產婦進行按摩、撫觸等可轉移其注意力,減輕其疼痛的程度,促進其順利完成分娩[9]。3)為產婦提供良好的待產環境和營養豐富的食物可以幫助其放松身體、補充體力,防止其疲勞過度而發生宮縮乏力的情況[10。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所娩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產婦所娩新生兒。這是因為,接受心理護理的產婦身心狀態較好,能積極地配合護理人員的指導進行呼吸和用力,從而有利于新生兒的順利降生。
綜上所述,對初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可改善其心理狀態,縮短其產程,改善其分娩結局。
[1] 吳文潔,高建輝,杜敏霞.高齡初產婦圍生期綜合護理干預研究[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5,32(2):187-189.
[2] 池桂紅,薛曉妮.不同年齡段初產婦產前心理狀況的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24):3484-3485,3487.
[3] 宋卓玲.心理護理對自然分娩初產婦產后抑郁和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5):98-100.
[4] 倪娟娟,吳勤愛,秦雙梅,等.初產婦分娩方式影響因素病例對照研究[J].護理學報,2015,22(12):59-63.
[5] 周凌云.個體化心理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的預防作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6):135-136.
[6] 倪娟娟,徐惠芳,黃顯芬,等.心理護理干預對產前抑郁初產婦妊娠和分娩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22):28-30.
[7] 蔡麗平,李嵐,練潔佳.心理護理對初產婦分娩方式的影響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4):1576-1577.
[8] 林敏芬.心理護理在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5,22(5):799-800.
[9] 王鳳臣.心理護理對緩解正常分娩產婦產程疼痛的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13):1815-1817.
[10] 施文,賈顯靜.心理護理聯合舒適護理在高齡初產婦分娩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11):1949-1951.
R473.71
B
2095-7629-(2017)17-0209-03
趙宣,女,1979年9月18日出生,保定市人,本科學歷,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產科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