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靜嫻
(溧陽市人民醫院,江蘇 常州 213300)
綜合護理管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盧靜嫻
(溧陽市人民醫院,江蘇 常州 213300)
目的:探討綜合護理管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6月期間溧陽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收治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該院于2016年4月起開展綜合護理管理。將實施綜合護理管理前收治的35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將實施護理管理后收治的35例患者作為管理組。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質量滿意程度的評分、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和投訴率。結果:1)管理組患者對護理質量滿意程度的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管理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和投訴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管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確切,能夠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
綜合護理管理;婦產科護理;護理不良事件;護理質量
婦產科護理人員承擔著女性保健指導、計劃生育指導、圍產期護理、婦科疾病護理等重要的護理任務。因護理人員工作繁重、護理不到位等原因所致的護理不良事件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時有發生[1]。綜合護理管理是一種新興的護理管理方法。為了探討綜合護理管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筆者對溧陽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收治7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臨床資料完整。2)對護理的依從性良好。3)簽署了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
1)合并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2)合并有意識障礙或精神障礙。
選取2016年1月至6月期間溧陽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收治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該院于2016年4月起開展綜合護理管理。將實施綜合護理管理前收治的35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入院時間為2016年1月至3月),將實施護理管理后收治的35例患者作為管理組(入院時間為2016年4月至6月)。對照組35例患者的年齡為23~58歲,平均年齡(42.4±3.4)歲。管理組35例患者的年齡為22~58歲,平均年齡(42.6±3.3)歲。兩組患者的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的婦產科護理,包括健康知識宣教、日常生活護理、營養支持、病房巡視、用藥護理、輔助檢查、出院指導等。在護理人員對管理組患者進行護理期間,對其實施綜合護理管理。具體的管理方法是:1)建立分層管理制度[2]。護士長為第一層級,負責護士的培訓、分工及分析總結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護理骨干為第二層級,負責護生帶教、查房、護理工作質量的日常檢查。責任護士為第三層級,負責按照上級的管理要求進行具體的護理工作和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后及時向上級匯報。2)患者監督管理。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向其發放護理滿意度調查表。收集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將他們對護理的滿意度納入到護理人員的績效評估中,以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3)加強績效管理。建立量化績效標準,從工作質量、工作量兩個方面評估護理人員的績效成績,并將績效成績與其職稱、薪金待遇掛鉤。在工作質量方面,護理人員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護理任務、出現護理差錯和被投訴且已查實均給予扣分處理;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在95%以上給予加分獎勵。在工作量方面,對經常加班的護理人員給予加分獎勵;對經常遲到、早退的護理人員給予扣分處理。
對護理質量滿意程度的評分。采用對護理質量滿意程度量表評價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越高,說明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程度越高。2)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和投訴率。觀察并記錄住院期間兩組患者出現的護理不良事件和投訴事件。
本研究涉及的相關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對護理質量滿意程度的評分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和投訴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管理組患者對護理質量滿意程度的評分平均為(91.8±6.3)分,對照組患者對護理質量滿意程度的評分平均為(80.4±6.5)分。管理組患者對護理質量滿意程度的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質量滿意程度評分的對比(分,±s)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質量滿意程度評分的對比(分,±s)
組別 對護理質量滿意程度的評分管理組(n=35) 91.8±6.3對照組(n=35) 80.4±6.5 t值 7.450 P值 0.000
管理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0.0%,其投訴率為5.7%。對照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17.1%,其投訴率為31.4%。管理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和投訴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和投訴率的對比[%(n)]
近年來,隨著人們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婦產科患者及其家屬對婦產科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據統計,我國醫院婦產科護患糾紛事件的發生率高達10%~20%[3]。綜合護理管理是一種新興的護理管理方法。近年來,該護理管理方法在醫院各科室護理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4]。為了進一步探討綜合護理管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筆者對溧陽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收治7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管理組患者對護理質量滿意程度的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其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和投訴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筆者認為,上述管理成果的取得主要與下述原因有關:1)分層管理制度明確了護理職責、分工,使各級護理人員之間的互相監督和反饋得以加強。2)患者監督管理有助于改善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促使其對護理工作精益求精。3)績效管理充分調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上述研究結果與鐘東影等[5]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管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確切,能夠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
[1] 趙立娟.柔性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方法及應用效果[J].河北醫藥,2015,37(15):2390-2391.
[2] 楚麗敏.分層次護理管理在婦產科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21):92-94.
[3] 蔡淑丹.安全文化理念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6):241.
[4] 馬銳.護理管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3):229-230.
[5] 鐘東影,馮石蓮,利傳倩,等.無縫隙護理管理在婦產科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5,36(7):1454-1455.
R473
B
2095-7629-(2017)17-02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