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萍
(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心血管內科,河北 石家莊 050051)
對行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的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優質護理的效果探討
郭曉萍
(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心血管內科,河北 石家莊 050051)
目的:探討對進行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的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進行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30例/組)。對兩組患者均實施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優質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鈣蛋白T的水平、生活質量的評分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研究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鈣蛋白T的水平均低于對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其生活質量的評分高于對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的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優質護理能夠提高其生活質量,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鈣蛋白T;生活質量;術后并發癥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此病主要是由于心肌缺血引起的。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進展快等特點,患者若未能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其死亡率極高[1]。進行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方法。相關的臨床研究證實,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較好,能夠降低其死亡率[2-3]。但有臨床調查發現,接受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術后常會出現心力衰竭等并發癥。在本次研究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采用圍手術期優質護理方案對接受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選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進行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30例/組)。對比組患者中有男17例,女13例;其年齡為35~72歲,平均年齡(57.89±8.31)歲。研究組患者中有男16例,女14例;其年齡為35~73歲,平均年齡(57.43±9.19)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對比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包括監測其生命體征、為其建立靜脈通路、協助其進行術前檢查和對其進行用藥護理等。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優質護理。護理方法是:1)進行術前護理。護理人員為患者準備好合適型號的主動脈反搏球囊和術中可能會用到的藥物。主動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耐心地解答其提出的疑問,告知其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2)進行術中護理。當醫生將球囊導管的頭端置入患者的主動脈后,護理人員將肝素生理鹽水加入加壓袋中,然后使用加壓袋沖洗球囊導管,并連接氣道腔與反搏主機的氣道系統。護理人員密切監測患者的心電示波,防止其出現心室纖顫、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定時采用肝素生理鹽水對球囊導管進行沖洗,避免其發生堵塞。使用尤力舒彈力膠布對導管的露出部位進行縱向固定。3)進行術后護理。護理人員定時對患者進行巡視,并密切觀察其是否出現異常癥狀。在患者清醒后,護理人員告知其治療的相關情況,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其保持良好的心態。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并對其進行導管護理。4)進行并發癥護理。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穿刺部位滲血、血腫、感染及下肢水腫等情況。
觀察兩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鈣蛋白T的水平、生活質量的評分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據。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鈣蛋白T的水平、生活質量的評分用(±s)表示,采用t檢驗,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兩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鈣蛋白T的水平均較護理前有所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鈣蛋白T的水平均低于對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鈣蛋白T水平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鈣蛋白T水平的比較(±s)
注:*與護理前相比,P<0.05。
組別 肌酸激酶同工酶(U/L) 心肌肌鈣蛋白T(ng/L)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比組(n=30) 40.23±6.72 31.28±5.47* 24.28±4.45 18.39±3.72*研究組(n=30) 40.37±6.73 24.73±4.36* 24.23±4.31 10.51±3.30*t值 0.082 2.294 0.074 2.462 P值 >0.05 <0.05 >0.05 <0.05
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均較護理前有所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其生活質量的評分高于對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分,±s)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分,±s)
注:*與護理前相比,P<0.05。
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對比組(n=30) 45.17±8.71 59.07±9.37*研究組(n=30) 45.72±8.32 74.29±8.16*t值 0.132 2.508 P值 >0.05 <0.05
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6.67%,對比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6.67%。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對比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進行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方法。相關的臨床研究證實,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能夠增加患者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改善其心功能,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4-5]。但有臨床調查發現,接受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術后常會出現心力衰竭等并發癥[6]。為了探討對進行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的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對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接受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了平行對照試驗。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鈣蛋白T的水平均低于對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其生活質量的評分高于對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進行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的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優質護理能夠提高其生活質量,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1] 郝婧,楊紅梅,劉春雪.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支持下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休克的術后護理[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2A):197-198.
[2] 周蓮,江敏,文玲.高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輔助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5):1376-1378.
[3] 郭望英,郭躍萍,程碩韜.27 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泵衰竭患者行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的護理[J].護理學報,2012,19(8):34-35.
[4] 王倩,游桂英.循證護理在主動脈球囊反搏治療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應用[J]. 實用醫學雜志,20 12,28(3):495-496.
[5] 郭淑明,張智霞,秦志偉,等.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主動脈球囊反搏術后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7):2661-2662.
[6] 劉華,賈紹斌,沙勇.主動脈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診冠脈介入圍術期的臨床應用[J].寧夏醫學雜志,2011,32(2):125-127.
R473
B
2095-7629-(2017)17-0245-03
郭曉萍,女,1974年12月出生,籍貫為河南臨穎,本科學歷,主管護師,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心血管內科護士長,研究方向為冠心病重癥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