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寶莉,張 琪
(1.河南科技大學臨床醫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3;2.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 洛陽 471003)
整體護理在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宋寶莉1,張 琪2
(1.河南科技大學臨床醫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3;2.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 洛陽 471003)
目的:探討整體護理在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某院收治的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甲組和乙組。對兩組患者均進行鼓膜置管術。在圍手術期,對甲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乙組患者進行整體護理。護理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及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結果:治護結束后,乙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高于甲組患者,其護理態度滿意度評分、護理方法滿意度評分、護理效果滿意度評分及總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甲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圍手術期對其進行整體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分泌性中耳炎;圍手術期;整體護理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一種常見病。中耳積液和聽力下降是此病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1]。研究發現,咽鼓管出現通氣功能障礙是引發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臨床上對此病患者通常進行手術治療。為了確保此病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效果,在其圍手術期應對其實施有效的護理。為了探討整體護理在分泌性中耳炎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
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2]中關于分泌性中耳炎的診斷標準。本次研究的納入標準是:1)進行耳鏡或顯微鏡檢查后確診患有分泌性中耳炎;2)進行聲導抗測試的鼓室壓圖分型為B型或C型;3)存在手術指征。本次研究的排除標準是:1)患有急性或慢性中耳炎;2)患有鼻咽部占位性病變;3)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將這80例患者分為甲組和乙組。在甲組中有40例患者,其中包括22例男性患者(占55.0%)和18例女性患者(占45.0%)。這些患者的年齡為6~35歲,平均年齡為(11.4±2.2)歲;其發病部位為左耳的患者有20例,為右耳的患者有16例,為雙耳的患者有4例。在乙組中有40例患者,其中包括24例男性患者(占60.0%)和16例女性患者(占40.0%)。這些患者的年齡為7~38歲,平均年齡為(10.8±2.6)歲;其發病部位為左耳的患者有17例,為右耳的患者有18例,為雙耳的患者有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在圍手術期,對兩組患者進行飲食護理、用藥指導等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乙組患者進行整體護理。進行整體護理的方法如下。
1.2.1 進行術前護理 1)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聽力會明顯下降。由于對該疾病的不了解,患者容易出現恐慌、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上述負面情緒的出現不利于手術的順利實施。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主動為其介紹與疾病相關的知識,耐心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同時,采用注意力轉移法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進而提高其對治療的配合度。2)護理人員及時清除患者患耳耳道內的分泌物,以免其發生急性鼻竇炎,為重建其患耳的聽力創造條件。對于合并鼻咽部感染的患者,護理人員應遵醫囑為其使用噴鼻劑進行治療,以促進其鼻腔滲出物的吸收。
1.2.2 進行術中護理 1)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會使用電鉆等設備。電鉆發出的噪音會影響患者的情緒,從而影響其手術的順利進行。護理人員為患者介紹電鉆的具體用途,安撫患者的情緒,盡量減少電鉆產生的噪音,從而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2)實踐表明,對面神經隱窩進行操作的時間越長,對患者內耳造成的刺激和損傷就越大。因此,護理人員應保持專注的態度,積極地配合手術醫師的操作,盡量縮短進行手術的時間。
1.2.3 進行術后護理 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仔細評估患者咽鼓管的通氣功能,確保其咽鼓管處于通暢的狀態。在術后1周,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聽力訓練方案,并根據患者聽力的恢復情況為其調整訓練的時間和訓練的頻率。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健康宣教。進行健康宣教的內容包括:1)在術后聽到砰砰聲或噼啪聲都屬于正常現象;2)在術后3周內禁止演奏用氣流發音的樂器;3)在術后3個月內禁止游泳和乘坐飛機;4)在術后半年內禁止參加跳躍和跑步等體育活動。
1)觀察兩組患者接受治護的效果[3]。治護效果的判定標準是:(1)顯效:進行治護后,患者患耳的聽力恢復正常,其進行純音聽閾測試的結果在20dB以上;(2)有效:進行治護后,患者患耳的聽力有顯著改善,其進行純音聽閾測試的結果在10~20 dB之間;(3)無效:進行治護后,患者的治護效果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用自制的滿意度評分調查表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在該調查表中包括護理態度滿意度、護理方法滿意度、護理效果滿意度三項內容。每項內容的滿分均為10分,該調查表的總分為3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對護理越滿意。
使用SPSS18.0統計軟件[3]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護結束后,乙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高于甲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調查的結果顯示,乙組患者的護理態度滿意度評分、護理方法滿意度評分、護理效果滿意度評分及總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甲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護總有效率的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分的比較( 分,±s)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分的比較( 分,±s)
組別 總滿意度評分護理效果滿意度評分甲組(n=40) 17.8±0.4 5.7±0.5 5.3±0.7 6.2±0.4乙組(n=40) 24.5±0.5 8.0±0.3 8.7±1.0 8.5±0.2 t值 3.253 2.072 4.242 P值 0.002 0.041 0.001護理態度滿意度評分護理方法滿意度評分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會出現耳鳴、耳痛、搖頭時有水聲的癥狀,其聽力會受到影響。研究發現,隨著此病患者體位的變化,其聽力下降的程度也會出現變化。在此病發生的早期,患者的癥狀并不明顯,因此容易喪失最佳的治療時機[4]。進行鼓膜置管術是臨床上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常用方法。此手術可以實現對此病患者咽鼓管的通氣引流,從而促進其患耳咽鼓管通氣功能的恢復。相關研究表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和手術方法的認識不夠充分,易產生負面情緒[5]。負面情緒的出現不利于其手術的順利進行。因此,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圍手術期,臨床上應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整體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遵循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通過對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提高其療效[6]。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圍手術期對其進行整體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1] 孫曉君.T型鼓膜通氣管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護理探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3):232-233.
[2] 黃選兆,汪吉寶,孔維佳.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11):848-855.
[3] 王琴,鮑玉華,劉金華,等.護理干預對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患者手術療效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1):77-79.
[4] 李惠蘭.現代護理在分泌性中耳炎圍手術期聽力護理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25):113-114.
[5] 姜麗.對行鼓膜穿刺術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評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9):53-54.
[6] 王玨,李桂湖.整體護理在分泌性中耳炎圍術期聽力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西南軍醫,2016,18(5):482-483.
R473
B
2095-7629-(2017)17-02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