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桂玲
(徐州市豐縣中醫院,江蘇 徐州 221700)
舒適護理在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付桂玲
(徐州市豐縣中醫院,江蘇 徐州 221700)
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對在徐州市豐縣中醫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6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按照1:1的比例將這60例患者分為護理1組和護理2組。對護理1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護理2組患者進行舒適護理。護理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接受護理的效果。結果:進行護理后,護理2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的評分、抑郁自評量表的評分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低于護理1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血液透析;舒適護理;不良反應;心理狀態
血液透析療法是臨床上治療血液系統疾病、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急性中毒的常用方法[1]。此方法不僅可以清除患者體內的代謝產物及毒性物質,還可以糾正其機體的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在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期間,臨床上通常對患者實施舒適護理,以確保其治療的效果。為了進一步探討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
所選的病例為在我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60例患者。這些患者的收治時間為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護理1組和護理2組,每組各有30例患者。在護理1組患者中,有男16例,女14例;其年齡為33~81歲,平均為(53.5±5.3)歲。在護理2組患者中,有男17例,女13例;其年齡為34 ~80歲,平均為(53.6±5.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護理1組患者進行基礎護理、飲食指導、健康指導等常規護理。對護理2組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
1.2.1 進行透析前的護理 1)護理人員綜合評估患者的病情,了解其原發病、心理狀態、健康狀況、生命體征、有無水腫及出血傾向。根據評估的結果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護理人員分析在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準備好急救物品。2)護理人員確保透析室的環境良好,合理擺放透析設備,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治療環境。護理人員為患者介紹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方法、原理,指導其在治療期間要保持合適的體位。3)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性格、受教育程度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幫助其調節情緒,緩解其緊張感。
1.2.2 進行透析中的護理 1)護理人員可與患者就其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或讓其看書、讀報、看電視,以轉移其注意力。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注意其情緒的變化,耐心地開導患者,多對其進行鼓勵、安慰。2)對部分透析時間長、需要在透析期間進餐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為其提供高營養、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患者進餐結束后,護理人員指導其漱口,以保持其口腔的清潔。
1.2.3 進行透析后的護理 透析治療結束后,護理人員及時肯定患者的表現,告知其透析治療已順利結束,幫助其拔管、穿衣,指導其休息片刻再離開,并告知其下次治療的時間。同時,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在透析治療結束的當天要避免讓內瘺側肢體負重,平時不要穿緊袖上衣,不要壓迫內瘺側肢體,確保穿刺部位皮膚的干燥,合理飲食,嚴格限制鈉、鉀、磷的攝入量,保持心情愉悅。
1.2.4 進行不良反應的護理 1)在透析治療期間,護理人員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特別是其血壓的變化。對于有低血壓病史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確保其透析液中鈉的濃度在140 mol/L以上;對于有低血壓傾向的老年患者、女性患者,護理人員應告知其在進行透析治療前不要服用降壓藥;對于患有難治性高血壓的患者,護理人員應遵醫囑對其進行血液濾過治療。患者在治療期間一旦出現低血壓,護理人員應及時為其補充血容量,并指導其臥床休息。2)為了預防患者出現皮膚瘙癢的不良反應,護理人員應告知其及時清潔皮膚,勤換衣物,確保床單的干凈、整潔。對于出現皮膚瘙癢癥狀的患者,護理人員應遵醫囑為其使用安泰樂、苯海拉明等抗組胺類藥物進行治療。3)為了防止患者出現失衡綜合征,護理人員應嚴格監測其血清尿素氮的水平,將其血清尿素氮水平的下降幅度控制在30%~40%之間。同時減慢血流的速度,將每次透析治療的時間控制在2~3 h,適當地提高透析液中鈉和葡萄糖的濃度。
1)進行護理后,使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狀態越差[2]。2)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 )表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進行護理后,護理2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的評分、抑郁自評量表的評分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低于護理1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的比較(分,±s)
組別 焦慮自評量表的評分 抑郁自評量表的評分護理1組(n=30) 39.6±5.0 42.5±4.5護理2組(n=30) 28.2±5.2 30.2±4.2 t值 9.995 12.623 P值 0.000 0.000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研究發現,多數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對此療法的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加上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時間較長,這會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使其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同時,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易出現較多的不良反應。負面情緒及不良反應均會對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效果產生影響。因此,在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期間,對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人性化關懷是舒適護理的核心內容。對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可以使其生理、心理都達到愉快的狀態。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對護理2組的30例患者實施了舒適護理。在進行透析治療前,對該組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和心理護理,可拉近醫患之間的距離,改善其心理狀態。在進行透析治療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能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在透析治療結束后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可以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期間穿插著針對血液透析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的護理,可進一步確保其治療的效果[3]。
總之,對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1] 程妙容.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19-20.
[2] 李儀靜.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54(1):52-54.
[3] 沈雪美.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7):188-189.
R473
B
2095-7629-(2017)17-02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