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七道
最近,騰訊發布了微信數據,9月份登錄用戶達到9億。超級App的持續發展,見證著移動互聯網時期的新變革。
首先是技術與技術的融合。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技術不再像之前PC時代,完全割裂開來。尤其是網頁開發技術和App開發技術。移動互聯網時代,Web成為各超級App的通用基礎技術。Web瀏覽不再局限于傳統瀏覽器,相反已經進入絕大部分App的各類應用場景。
根據ReadWriteWeb數據,僅僅截至2015年,有80%的App將全部或部分基于H5。這意味著大部分App的內容都將是以網頁的形式呈現,典型的例子包括微信、Facebook、Twitter等。總而言之,Web與App融合不僅僅是趨勢,更已經成為主流。
其次是技術與內容的融合。
技術與內容看起來是完全不搭界的兩個模塊。但是隨著產品形態、用戶使用習慣以及移動互聯網大環境的變遷,內容的重要性逐漸凸顯,技術與內容的交叉和合集也越來越多。
技術是隱藏在App背后的服務,用戶感知有限。但是,前端呈現的內容,卻是最直接的。利用內容吸引用戶,增加用戶黏性,內容背后就是流量。內容能夠比單純的產品功能、硬廣,傳達更豐富的信息和趣味性,從而占據消費者時間,甚至影響消費者心智。好的內容能形成良性傳播,帶來更大的流量,從而進一步形成轉化,達到閉環的目的。
BAT等巨頭紛紛投入重金打造內容及周邊的護城河,印證了內容為王的重要性。如阿里的UC訂閱號、淘寶頭條,騰訊的企鵝號、快報、微信,百度的百家號……
第三是創業者與大平臺的融合。
巨頭們正在加速開放,利用現有的流量、資源、技術、商業模式等為創業者提供更多解決方案,從而也讓自身商業圈日益壯大。
Facebook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平臺,早在2007年就已經開放了自己的API。第三方軟件開發者將他們開發創造的應用接口到開放的Facebook社區后,可以直接分享Facebook的用戶流量,迅速提高產品或品牌知名度。2012年,連接Facebook的游戲開發商共獲得了超過20億美元收入。截至2013年,有超過1 000萬應用和網站與Facebook進行了整合。而隨著開放平臺的擴展,Facebook在2017年第二季度月活躍用戶已經超過20億。
屢創股價新高的騰訊,旗下開放的瀏覽服務提供了整體瀏覽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包括瀏覽增強、內容框架、廣告體系、H5游戲分發、大數據等服務,能夠幫助應用開發商大幅改善應用體驗,有效提升開發、運營、商業化的效率。
巨頭們以流量和資本為紐帶,接入行業優秀的產品和內容生產者,是通過打造開放平臺和構建生態系統來實現的。這種模式在贏得自身利益的同時,還能推動整個互聯網行業朝良性發展。在互聯網領域,巨頭與創業者的有機組合已經成為了常態。
互聯網大融合的未來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