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家號
在11月9日晚上,王小川及搜狗高管、重要投資方在紐交所敲鐘。從行業層面來看,移動搜索相關公司都有了一個新的參照物,搜狗通過與微信和知乎結盟的做法意味著,基于內容平臺和社交關系的移動搜索模式被驗證。
在移動搜索市場,搜狗采取了“外部結盟”戰略。一方面,通過與騰訊、知乎等戰略結盟,拿到兩個移動搜索流量入口,以及獨家內容;另一方面,與vivo、OPPO、小米等手機公司的瀏覽器合作,拿到部分智能手機流量入口。
搜狗與騰訊搜搜正式合并是在2013年9月,而正式接入微信公眾號數據是在2014年6月,搜索量顯著上升與這個時間同步。可以說,搜狗能成功IPO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搜索業務所采取的“外部結盟”這個策略。搜狗的營收同樣主要來自于移動搜索,從2015年一季度到2016年四季度,搜狗付費點擊量幾乎翻了一倍,同期移動付費點擊量更是增加4倍以上,這讓搜狗實現了連續10個季度的持續盈利。
相對于人工智能更多是未來的想象空間,移動搜索這個被谷歌、百度等巨頭驗證的模式,更被美國資本市場認同和理解,因此搜狗IPO主打“移動搜索”概念。
事實上,搜狗最大的差異化在于社交搜索這個屬性。
從搜狗與微信、知乎的結盟所取得的成績來看,社交搜索還是有很強的價值,尤其是在移動端。用戶習慣于在經常使用的App中搜索,而社交應用是高頻和長時應用;商家通過搜索獲得的流量更加精準;社交平臺上的內容創作者也可通過搜索獲取更多內容分發。
社交平臺也在嘗試搜索業務。2013年Facebook推出了Graph Search,其通過社交關系去匹配答案和對結果排序,邏輯是“你朋友感興趣的你就感興趣”。微信則一邊與搜狗戰略合作,一邊也在強化自有搜索能力,今年成立了搜索應用事業部,探索AI和搜索應用。
移動搜索相關公司們,還將迎來一個風口:移動搜索市場在不斷變化、被賦予新的價值。
一方面,人工智能時代來臨,基于語音、圖像的搜索,與智能設備如手機、電視、音箱、汽車結合的智能助理,都在普及。比如語音助理Siri,算不算一種搜索?當然算。另一方面,類似于消息流這樣的個性化推薦技術,本質也是一種被動式移動搜索,最終市場不再會嚴格區分搜索還是推薦,不論是信息流還是搜索都會被納入“內容分發”這個大的市場。
目前,搜狗IPO采取最保守的策略,談“在線搜索”這個雖然古老卻很成熟的商業模式,自然可以理解。未來,微博搜索基于社交媒體平臺的開放性和內容存量,對自身的活躍度和商業前景也會有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