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梅
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辦好學前教育。這意味著學前教育不僅要大力推進、積極發展,還要辦出質量和成效,增進學前兒童的幸福和愉快,真正促進學前兒童身心和諧發展。而辦好學前教育的核心措施是政府責任的落實。近年來,甘肅省主動聚焦精準扶貧主戰場,將學前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運用創新思維和改革辦法推動學前教育跨越式發展,被教育部命名為國家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
2011年,全省有幼兒園2457所,在園(班)幼兒43.22萬人;而截至2016年底,全省幼兒園達到6441所,較2011年增加3984所;在園幼兒達到89.2萬人,較2011年增加45.98人;幼兒園教職工達到5.65萬人,其中專任教師3.94萬人,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貧困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6%,基本構建起了覆蓋市、縣、鄉、村的四級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了適齡幼兒入園的需求。
學前教育向貧困地區延伸:
村里有了幼兒園
在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符川鎮紅莊村,白墻紅頂、屋舍明凈的紅莊幼兒園里,孩子們和老師劉榮梁一起擠在“搖搖船”上,放聲唱著“我是一個粉刷匠......”
剛走到幼兒園門口記者就看到這一幕:扎著兩個羊角辮的小姑娘霍紫涵,松開一直拽著外婆的手,迫不及待地沖進了幼兒園。對這個纏著藍色頭巾的老太太來說,娃娃有人管了,自己也可以騰出手來多做點農活兒。
“村里的幼兒園是去年修好的,娃娃上學都免費了,方便得很!”在外婆看來,上了大半年的幼兒園,小紫涵變得愛唱愛跳,活潑多了。
像紅莊村這樣,把幼兒園建在村民家門口,不僅讓貧困地區的孩子能就近接受學前教育,也能相應減輕村民負擔。
2011年以來,甘肅省通過調整教育資源布局,探索公建民營、民建公助等靈活多樣的辦園模式,連續5年將學前教育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推動學前教育向貧困地區鄉村延伸,新建、改擴建鄉村幼兒園5964所,實現了鄉鎮、58個貧困縣1500人以上行政村、17個插花縣行政村、革命老區、藏區行政村幼兒園“五個全覆蓋”和幼兒園數、在園幼兒數、教職工數、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優質示范園數、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六個翻番”的發展目標,使得全省學前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發展。
緩解師資緊缺難題:
為幼兒園發展做好保障
發展學前教育,關鍵是教師,難點之一也是教師。不容樂觀的事實是:我國幼兒園教師總量不足,特別是在一些農村地區,這一現象更為突出,有些農村地區幼兒園的師生比甚至達到1:30。同時,隨著學前教育的發展,對新的教師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為了破解師資補充難題,省委、省政府出臺了幼兒園編制標準。通過扶持高校畢業生就業項目、事業單位招考、中小學教師轉崗、巡回支教、頂崗支教、大學生支教等多種形式補充幼兒教師9550名,培訓園長教師3.37萬人次,初步緩解了師資緊缺的問題。
只有提高幼兒教師的待遇水平,才能確保農村幼兒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因此,省委、省政府根據甘肅省政府出臺的2017年為民辦實事實施方案,對于到公建民營村級幼兒園服務的高校畢業生,由省財政給予每人每月1500元的生活補貼。同時,規定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報酬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并按規定為畢業生辦理社會保險。而對貧困地區農村幼兒教師,按每月不低于300元標準發放生活補助。據甘肅省教育廳介紹,我省今年將繼續引導1000名高校畢業生到公建民營的村幼兒園服務。加上現有的3000名大學生,該省將有4000名高校畢業生在村幼兒園服務。
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現狀:
每一個孩子都有了學上
近幾年來,學前教育雖然發展得迅速,但入園難、入園貴,以及“大班額”現象依然是擺在面前不爭得事實。因此,為了破解農村辦園難的問題,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建立健全農村學前教育發展體制機制的指導意見》,從師資補充、編制保障、保教費資助、成本分擔、優質資源共享、科學保教、督導考核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意見,為破解農村學前教育發展體制機制障礙提供了政策支持。
而對于城市學前教育資源短缺問題,出臺了《城鎮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和管理使用工作指導意見》,要求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在新建小區配套建設幼兒園;對以前沒有幼兒園的小區,或建了幼兒園但是沒有投入使用的,進行清理收回,加快城市學前教育的合理布局,并明確了小區配建幼兒園工作的原則要求、標準規范和部門職責,還出臺了《甘肅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和管理辦法》,累計投入7477萬元獎補1368所普惠性民辦園,提高了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面,緩解了城市“入園難”問題。
對于教育經費保障難題,省委、省政府按中央、省級1:1的比例,近年來中央、省級財政共投入50億元支持鄉村幼兒園建設、免補保教費、普惠性民辦園獎補、玩教具設施配備、巡回支教等工作。并出臺了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按照城市1400元/生.年、農村1200元/生.年的標準,保障幼兒園規范運轉。
2016年初,省委、省政府決定年內辦十件民生實事,“學前教育幼兒園免(補助)保教費”名列其中,我省成為全國第一個實施免學前教育保教費的省份。 按照每生每年1000元的標準,春季和秋季各補助500元。為全省甘肅籍在園幼兒免除(補助)保教費,惠及84.46萬名幼兒。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幼兒每人每年2000元,6.57萬名貧困家庭幼兒受益,減輕了農村和貧困家庭經濟負擔,提高了入園積極性,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緩解了幼兒入園“貴”的現狀。
建立科學保教長效機制:
提升農村幼兒園辦園質量
由于受師資等條件限制,很多村級園和部分民辦園的辦園水平較低、辦園質量不高,如何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質量,是學前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endprint
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扎實推進《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實驗區工作,建立學前教育宣傳月、對口幫扶、教研巡回指導、科學保教專題論壇等制度,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科學保教長效機制。
2014年,我省專門確定了“落實《指南》,科學保教——讓科學育兒知識進入千家萬戶”的活動主題,旨在通過開展宣傳月活動,進一步深入落實《指南》倡導的先進教育理念和科學保教知識,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科學的保育教育理念,不斷規范幼兒園辦園行為,真正讓科學育兒知識走進千家萬戶,在全省上下營造促進廣大幼兒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還要求各縣區、各幼兒園要以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為契機,加強科學保教宣傳,通過微信、微博、教育網站以及舉辦家長講座、巡回演講等形式,向家長、社會積極傳播科學的學前教育理念和保教方法,讓科學保教的觀念和方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放圖片4)
省委、省政府還相繼出臺了農村幼兒園辦園標準、幼兒園辦園行為規范等文件,切實規范幼兒園,尤其是農村幼兒園的辦園行為。
提出“15471”發展新戰略:
推動學前教育再邁新臺階
總結二期行動計劃,我省學前教育發展仍然存在不少突出困難和矛盾:城鄉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仍然不足,城市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比例偏低;學前師資補充相對滯后,缺口大,專業水平亟待提升;城鄉、公民辦幼兒園之間管理和保教水平參差不齊,科學保教質量有待提高,等等。
因此, 省委、省政府在編制三期行動計劃時,堅持問題導向,區分輕重緩急,實施重點突破,提出“15471”的發展戰略,即:緊密圍繞服務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個中心;聚焦“擴資源、調結構、強師資、建機制、提質量”5個重點;統籌協調城市與鄉村、公辦與民辦、硬件與軟件、規模與質量4個關系;實施城鄉幼兒園建設工程、辦園條件改善工程、普惠性民辦園獎補工程、師資隊伍建設工程、財政投入保障工程、幼兒園結對幫扶工程、保教質量提升工程等7大工程;實現到2020年學前教育全面普及1個奮斗目標。
繼續推動學前教育資源向農村延伸,到2020年實現有需求的貧困村幼兒園全覆蓋;落實小區配建幼兒園工作要求,實施城區公辦園建設獎補三年計劃,鼓勵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辦園,多措并舉擴大城市學前教育資源。
目前,我省三期行動計劃已完成市州、縣區教育局和專家層面的征求意見工作,正在征求發改、財政、人社等省直部門的意見建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