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友
重病患者病情突然加重,經過“冷漠”時間后,患者終因搶救無效身亡。事后,醫方不承認“冷漠”,卻未能提供病房的監控錄像,又因未對身亡患者予以尸檢,病歷真偽出現疑點而無法鑒定。案件諸多復雜事實無法確認,最近,遼西某區人民法院就審理了一起如此難斷之案,終于有了一個公平的結果!
患者質疑醫方“冷漠”
時間回到2014年5月,61歲的退休老人翟某華因渾身發熱、頭痛(有高血壓病史),于當天18時許被家人送到某市醫院就治。經門診初檢后,被收入院住神內二科。病歷載明,“診療經過:患者入院化驗部分中性粒細胞可見中毒顆粒,CT顯示腦出血。診斷:1.腦出血(左側腦室);2.高血壓2級(極高危組);3.白細胞異常增高原因待診。請外一科會診,建議保守治療,給予脫水,降顱壓、醒腦、抗感染、補液、營養支持等治療。住院治療的第四天下午,患者病情加重,呈中到重度昏迷,雙側瞳孔2.0mm,光反射遲鈍,間斷出現肢體強直,中樞性高熱,給予脫水,降顱壓、控制感染、物理降溫等治療。病情仍不見好轉后,醫院立即組織血液內科、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各位專家會診,診斷意見為:1.腦出血(腦室、高血壓性)2.建議骨穿,目前無法手術治療,只能給予內科保守治療,患者病情危重,預后極差,隨時有生命危險,向家屬交代病情。患者接受行骨髓穿刺后,病情依然沒有好轉跡象。當天20時17分許,患者病情再次突然加重,患者家屬立即就近告知護士,護士讓找值班醫生,家屬先后幾次敲值班醫生辦公室的門,無人回應,過了好一會兒,值班醫生才來到病房,發現患者病危之時,通過電話找主治醫生馬某,搶救時間再次被延誤。當天22時許,患者突然呼吸停止,心率減慢,繼續給予挽救治療。翌日早8時許,萬般無奈的患者家屬表示放棄搶救,經患者家屬簽字后,患者被拔除氣管插管后停呼吸機,3分鐘后患者被宣布臨床死亡,死亡診斷:1.腦出血(左側腦室);2.高血壓2級(極高危險組)。
訴爭三大疑點
事后,患者家屬認為醫院存在“冷漠”耽誤治療之過錯,便找到醫院要求其承擔過錯損害賠償責任。醫院則認為,患者入院時就已是危重病人,且醫院的治療都是按常規予以搶救治療并無不當,拒絕承擔責任。無奈之下,患者家屬以醫院為被告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賠償醫療費、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60萬余元。
法院受案、醫院接到應訴通知后認為,在為患者翟某華的整個治療過程中,并無不當與過錯,遂即提交了答辯狀,并根據醫療過錯責任舉證責任倒置之法律規定,當即向法院遞交了“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申請書”。然而,隨著案件審理的深入,醫患雙方之間的三大疑點很快顯露出來。
疑點一:法院開庭對醫院提交的患者住院65頁病歷等鑒定材料進行質證時,患者家屬認為醫院提交的翟某華病歷和證據不真實、不完整。還當即指出病歷第8頁《神經內科入院記錄》對翟某華“現病史”記載不真實;翟某華是由親屬開車送來入院,能自訴病情,病歷沒有如實記載。病歷記載翟某華是120接診入院(但未向法庭提供120出診記錄證據)。此外病歷中對翟某華《病程記錄》“現病史”記載翟某華“精神差,少語”和“未進食,大小便失禁”等內容虛假,完全是偽造病歷……病歷中顯示醫生沒有按會診專家意見應用“羥基尿”降白治療,過錯明顯。病程記錄顯示:患者入院當天被檢查發現:腦出血,白細胞異常高,醫院內會診記錄中有主任醫師“可給予羥基尿以降白細胞”的治療意見,但一直未用此藥。盡管醫院于其后兩次提交了一份74頁病歷,但患者方依然認為不完整,不予認可。
疑點二:患者家屬提出病歷對延誤治療無記載,翟某華住院后的第4天晚20時出現病危情況,值班醫生因談私事近30分鐘延誤搶救導致患者死亡。還當即提出當時的情況可以從醫院病區走廊的監控視頻錄像證實。并向法庭提出調取監控視頻錄像之申請,法庭接受后,隨向醫院提出3日內提供相關監控視頻錄像,可直到半月后的第二次開庭審理,醫院始終未提供監控視頻錄像。
疑點三:患者家屬盡管對醫院提供的患者病歷質疑,但明確表示對病例真偽表示不申請鑒定,并同意醫院將該病歷作為其申請鑒定的檢材。然而,經法院組織雙方認可、委托某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后,其鑒定申請很快被退回來,其出具的“退卷函”內容為:“因翟某華死亡后未進行尸體的病理學檢驗,確切的死亡原因不明,本中心對上述委托事項無法出具明確的鑒定意見,故不予受理,材料退回”。之后,根據雙方當事人的要求,法院再次對外委托某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予以鑒定,同樣被不予受理,理由有二:一是提供的材料,醫患雙方對于病歷材料的真實性存較大爭議,而病歷材料是否真實、是否篡改、偽造,超出我中心技術鑒定范疇,患者病歷材料真實性無法確認的情況下,我中心無法將其作為鑒定材料使用,亦無法進行案件鑒定。二是本案被鑒定人死亡后未進行尸檢,根本死因不明確,僅根據病歷資料我中心亦難以對醫療行為及其與被鑒定人死亡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鑒定。
醫方為“冷漠”買單
法庭再次開庭審理時,原告稱訴,原告與被告之間的醫療服務合同存在,且患者有損害事實清楚,至此,原告方已經完成了舉證責任,至于患者的損害是否系被告的過錯所致,被告的醫療行為與患者的損害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應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其舉證不能應承擔對己不利后果,這個后果就是存在醫療過錯,存在因果關系!患者死亡未進行尸檢,根本死因不明,責任不在患者家屬。因此,請求法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請。
被告醫院則認為,原告不申請對病歷真偽進行鑒定,則是對病歷的真實性的默認;患者未進行尸檢導致根本死因不明完全系原告造成的;不能鑒定的兩個原因,其責任不在被告。據此,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院審理認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因果關系及不存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本案中,被告方申請鑒定后,原告雖對被告提交病歷的真實性、合法性提出異議,但未申請對被告病歷真偽進行司法鑒定,并同意被告方將病歷作為鑒定檢材進行醫療過錯司法鑒定。被告方所提交病歷因真實性無法確定,致使鑒定機構無法作為鑒定材料使用,無法進行司法鑒定,被告方應對鑒定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責任。本案中,患者翟某華入院接受治療過程中,出現病情加重,中到重度昏迷,瞳孔光反射遲鈍,間斷出現肢體強直,原告質疑被告存在延誤治療情形,且經原告申請本院已通知被告提交病區走廊的監控視頻證據,但被告一直未能提交,被告應承擔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病歷資料的過錯責任,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本案中,患者翟某華死亡之后未進行尸檢,根本死因不明,對此損害后果的發生原告作為患者家屬一方也有一定的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按責任的程度比較,本院酌定被告方應承擔70%的責任,原告方應承擔30%的責任。法院在確認原告的賠償金合計為560766.58元,遂判決被告某醫院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人身損害賠償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護理費、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合計560766.58元的70%,即392536.6元。
患者與醫院均對部分事實認定與判決結果不服,上訴后,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
點 評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本案未能鑒定的實質在于:患者家屬雖對醫院提供的病歷真實性不申請鑒定,但對該病歷不認可,存在較大爭議,致使醫院所提交的病歷鑒材真實性無法確定,導致鑒定機構無法進行司法鑒定的法律后果。患者翟某華住院治療期間出現病情加重,病危之時,家屬多次催叫值班醫生情況下,醫生遲遲未及時予以搶救治療,延誤30多分鐘時間,而當法院通知醫院提交病區走廊的監控視頻等證據資料,院方一直未能提交。據此,可以認定醫院存在“冷漠”、延誤治療之過錯。當然,患者家屬在患者死亡后應積極配合對尸體進行檢驗,未進行尸檢造成根本死因不明,應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綜上,法院的判決體現了公平原則,有法可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