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愉 孫鑫 陳虎 朱敬榮
【摘要】 目的 通過對病理證實的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患者的CT圖像進行回顧性分析, 提高術前的診斷準確率。方法 回顧性分析15例術前進行CT平掃+增強并經手術病理證實的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患者的影像學征象。結果 15例患者16個病灶, 單發14例(93%), 雙側雙發1例(7%)。病灶平均長徑(7.55±4.45)cm, 呈圓形或橢圓形, 無分葉, 邊界清晰, 無浸潤性表現。囊性11個, 實性3個, 囊實性2個。邊界均較清晰;囊性部分CT值12~26 HU, 實性部分CT值27~36 HU;增強掃描囊性部分不強化, 囊壁及分隔有明顯強化, 實性部分有輕度強化在5~14 HU, 大部分強化在5 HU左右, 未見增粗的血管影。結論 根據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中卵泡膜細胞和纖維細胞兩種成分所占比例的不同, 囊實性占比不同, 腫瘤的邊界較清晰, 強化不明顯。
【關鍵詞】 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CT表現;鑒別診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4.025
卵巢腫瘤是婦科常見病, 腫瘤的起源一般分為上皮來源和性索間質起源兩大類, 其中上皮來源的腫瘤更為常見, 占90%以上, 卵巢性索間質腫瘤(sex cord-stromal tumor, SCST)僅占卵巢腫瘤的8%, 此類腫瘤起源于卵巢基質細胞(包括纖維母細胞、卵泡膜細胞及間質細胞)和原始性腺中的性索細胞(包括顆粒細胞和卵巢支持細胞)[1]。卵泡膜細胞瘤-纖維瘤起源于卵泡膜細胞, 卵泡膜細胞瘤在老化的過程中腫瘤內的纖維組織會增多, 所以此腫瘤中就含有卵泡膜細胞和纖維細胞兩種成分[2]。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占全部卵巢腫瘤的0.5%~1.0%[3], 包含卵巢卵泡膜細胞瘤和卵泡膜瘤-纖維瘤, 區別在于腫瘤中卵泡膜細胞和纖維細胞所占的比重不一樣。與其他的卵巢腫瘤不同, 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大部分在發現時都處于病變的早期, 手術治療的預后非常好[4]。所以通過影像學檢查早期發現對指導臨床治療有積極作用, 然而目前此腫瘤在術前的診斷準確率是比較低的。本研究通過對病理證實的15例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患者的盆腔CT平掃+增強圖像進行回顧性分析, 總結其影像表現特點, 以提高術前的診斷準確率。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15例經手術病理證實的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患者的臨床資料, 15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患者10例術前診斷為卵巢囊腺瘤, 3例術前診斷為卵巢癌, 2例術前診斷為性索間質類腫瘤。患者年齡21~78歲, 平均年齡47歲。其中不規則陰道出血3例, 腹痛3例, 無任何癥狀9例;合并子宮肌瘤1例, 合并成熟性卵巢畸胎瘤1例。
1. 2 檢查方法 CT掃描:使用Philips公司Brilliance 64排螺旋CT機。15例均為平掃+增強檢查。由兩位副主任醫師共同閱片, 記錄病變部位、形態大小、密度、內部成分、邊緣情況、強化程度、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有無胸腹水。
2 結果
2. 1 部位及數目 15例患者16個病灶, 單發14例(93%)(右側8例, 左側6例), 雙側雙發1例(7%)。
2. 2 腫瘤大小、形態 本組病灶長徑2.3~18.4 cm, 平均長徑(7.55±4.45)cm, 呈圓形或橢圓形, 無分葉, 邊界清晰, 無浸潤性表現。
2. 3 CT平掃+增強 囊性11個:壁有鈣化3個;局部囊壁較厚1個, 其余囊壁薄且均勻;囊內見分隔2個;中央有鈣化2個。實性3個。囊實性2個, 邊緣均伴有鈣化。邊界、密度及強化:邊界均較清晰;囊性部分CT值12~26 HU, 實性部分CT值27~36 HU;增強掃描囊性部分不強化, 囊壁及分隔有明顯強化, 實性部分有輕度強化在5~14 HU, 大部分強化在5 HU左右, 未見增粗的血管影。
2. 4 伴發情況 伴有盆腔積液5例(33%), 未見明確腫大淋巴結15例(100%)。
3 討論
回顧性分析的過程中發現, 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患者的年齡跨度較大, 臨床上大多為意外發現的盆腔包塊, 有的因為伴發胸腔積液或者腹水就診, 部分患者有腹痛或者內分泌功能異常[5]。本組病例中有5例伴有腹水, 由于缺乏胸部影像資料, 胸水情況不明確。卵泡膜瘤-纖維瘤的影像學表現與腫瘤內成分有關, 腫瘤中含有卵泡膜細胞和纖維細胞兩種成分, 二者比例不同, 影像學表現也不同[6], 本組病例中病灶有囊性、囊實性和實性。既往文獻報道[7-10], 卵泡膜瘤CT表現不一的原因是因為腫塊中成分的差異, 卵泡膜細胞為主時病灶主要表現為囊性, 本組病例中有11個表現為囊性, CT值為12~26 HU, 平均CT值約18 HU;纖維細胞表現為實性;有3個表現為實性;2個為囊實性。由于該腫瘤為乏血供腫瘤, 故增強掃描時強化不明顯。
3. 1 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的CT診斷 CT平掃+增強可以顯示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的部位、形態大小等, 且掃描方便快捷, 對疾病的診斷有非常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3. 1. 1 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的CT平掃表現 根據腫瘤中卵泡膜細胞和纖維細胞兩種成分所占比例的不同, 可為囊性(卵泡膜細胞為主)、囊實性(兩種成分混合)、實性(纖維細胞為主), 腫瘤的邊界較清晰, 一般沒有向周圍浸潤的表現, 部分囊內可見分隔、鈣化, 囊壁可鈣化, 部分患者有腹水, 無淋巴結腫大表現。
3. 1. 2 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的CT增強表現 囊性病灶囊壁及分隔明顯強化, 囊內不強化, 實性部分強化程度較低(5~14 HU), 大部分強化值低于10 HU。
3. 2 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的CT鑒別診斷 ①間質-支持細胞瘤:為少見的卵巢腫瘤, 75%發生于青年女性, 平均年齡25歲[11]。大約1/3患者臨床表現為雄激素水平增高或有相關的癥狀體征, 無激素水平增高者, 常常有腹部飽滿或者腹痛的癥狀, 腫瘤較大, 平均大小約1.35 cm, 可有囊性、囊實性和實性, 大部分為囊實性, 分隔厚薄不均, 增強掃描時實性部分可見明顯強化, 小部分腫塊為實性, 純囊性病灶極為少見。②卵巢顆粒細胞瘤:占所有卵巢腫瘤的2%~5%。常發生于絕經前后, 發病年齡多為45~55歲, 也是最常見的能夠分泌雌激素的腫瘤[12]。一般為不規則囊實性腫塊, 實行區域有明顯壞死, 增強掃描可見病灶明顯強化, 腹腔積液的發生率低于卵泡膜瘤-纖維瘤。③子宮漿膜下肌瘤或闊韌帶肌瘤:平掃時與纖維成為較多的卵泡膜瘤-纖維瘤較難鑒別, 但是增強掃描子宮肌瘤一般會有明顯的強化, 且與子宮肌壁強化一致[13]。④卵巢癌:最常見的卵巢惡性腫瘤, 腫塊邊緣多呈浸潤性改變, 邊界不清, 轉移征象明顯, 增強掃描強化明顯, 有時可見腫瘤供血動脈。endprint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是患者缺乏磁共振成像(MRI)資料, 以后在臨床工作中對于卵巢腫塊患者如能增加MRI檢查可提供更全面影像信息, 也許可以進一步提高卵巢卵泡膜瘤-纖維瘤的診斷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Outwater EK, Wagner BJ, Mannion C, et al. Sex cord-stromal and steroid cell tumors of the ovary. Radiographics A Review Publication of the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Inc, 1998, 18(6):1523.
[2] 趙書會, 強金偉, 張國福, 等. 卵巢性索-間質腫瘤的MRI診斷及病理對照研究. 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 2012, 18(5): 431-435.
[3] Nocito AL, Sarancone S, Bacchi C, et al. Ovarian thecoma: clinico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50 cases. Annals of Diagnostic Pathology, 2008, 12(1):12-16.
[4] Jung SE, Rha SE, Lee JM, et al. CT and MRI findings of sex cord-stromal tumor of the ovary. Ajr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2005, 185(1):207-215.
[5] 何家偉, 潘愛珍, 馮燕韻, 等. 卵巢纖維卵泡膜細胞瘤的MRI表現. 放射學實踐, 2013, 28(8):878-881.
[6] 羅櫻, 葉建軍, 楊曉萍, 等. 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MRI表現.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3(15):7251-7253.
[7] 趙燕風, 戴景蕊, 王小藝, 等. 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CT表現. 放射學實踐, 2010, 25(7):780-783.
[8] 侯巖, 葉兆祥, 李緒斌, 等. 卵巢纖維瘤和纖維卵泡膜細胞瘤的CT表現.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3, 32(1):84-87.
[9] Yen P, Khong K, Lamba R, et al. Ovarian fibromas and fibrothecomas: sonographic correlation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 5-year single-institution experience. 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2013, 32(1):13-18.
[10] 毛慶聰, 張敏鳴, 鄺平定, 等. 卵泡膜瘤不同病理亞型的CT表現分析.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6, 35(4):556-560.
[11] 石甜甜, 丁建國, 繆小芬, 等. 卵巢性索間質腫瘤的影像診斷. 實用腫瘤雜志, 2011, 26(2):161-164.
[12] 曾煥忠, 馬壯, 唐宇紅, 等. 卵巢顆粒細胞瘤的影像學表現.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3, 34(8):1155-1157.
[13] 鄺平定, 張敏鳴, 邵國良, 等. 卵巢顆粒細胞瘤的臨床和CT、MRI表現. 實用放射學雜志, 2012, 28(2):227-229.
[收稿日期:2017-10-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