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林
【摘要】 目的 探究肛瘺切除術聯合外剝內扎術治療肛瘺伴混合痔的臨床效果。方法 80例肛瘺伴混合痔患者, 采取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觀察組行肛瘺切除術聯合外剝內扎術治療, 對照組行單一肛瘺切除術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治療的效果以及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手術傷口愈合時間、術后尿潴留情況。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92.5%明顯高于對照組7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手術傷口愈合時間、術后尿潴留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肛瘺切除術聯合外剝內扎術治療肛瘺伴混合痔臨床效果顯著, 治療總有效率高, 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肛瘺;混合痔;肛瘺切除術;外剝內扎術;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4.046
混合痔是肛腸科高發疾病, 發病率占肛腸科50%~80%, 混合痔是直腸上下靜脈叢共同曲張的靜脈團塊, 發生于肛門同一方位齒線上下, 而臨床上混合痔常會伴有肛瘺、肛裂以及肛乳頭肥大[1]。肛瘺是臨床常見的肛腸科疾病, 是因皮脂腺分泌過度旺盛導致的直腸或者肛管段與會陰部之間出現連通的管道, 25~40歲的青壯年為常見發病群。對于肛瘺伴混合痔以往采用的單一肛瘺切除術治療, 治愈的有效性不高, 且伴有不良反應, 所以本院選取80例肛瘺伴混合痔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探究肛瘺切除術聯合外剝內扎術治療肛瘺伴混合痔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肛瘺伴混合痔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取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 兩組均確診為肛瘺伴混合痔患者[2]。觀察組患者中, 男24例, 女16例, 年齡22~45歲, 平均年齡(34.3±3.6)歲, 平均病程(1.8±0.5)年。對照組患者中, 男25例, 女15例, 年齡23~46歲, 平均年齡(35.1±3.6)歲, 平均病程(1.9±0.3)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行單一肛瘺切除術治療:患者手術前進行常規的灌腸和導瀉, 所有患者進行腰-硬聯合麻醉[3], 麻醉后進行常規消毒, 然后鋪巾, 等待肛門括約肌松弛舒張后進行肛內消毒。行單一肛瘺切除術治療時首先探針由外口向內口插入, 然后將瘺管和內口沿探針切除, 沿著切開的瘺管清除所有瘢痕和壞死組織。對患者術后情況觀察并記錄。
1. 2. 2 觀察組 行肛瘺切除術聯合外剝內扎術治療:患者手術前進行常規的灌腸和導瀉, 所有患者進行腰-硬聯合麻醉, 麻醉后進行常規消毒, 然后鋪巾, 等待肛門括約肌松弛舒張后進行肛內消毒, 肛門括約肌松弛舒張后可以看到痔核, 在痔核邊緣將皮膚切開一個V形切口[4], 對皮下靜脈叢進行剝離, 剝離至齒狀線上方0.3 cm左右處停止;然后將內痔用組織鉗夾起, 組織鉗上方進行內痔切除, 組織鉗下方進行結扎縫合。進行手術時為防止出現肛門狹窄的情況, 各手術區間黏膜橋和皮膚之間保持距離至少1 cm。術后對患處用凡士林油紗條進行填塞[5]。對患者術后情況觀察并記錄。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①治療效果:臨床療效評定標準:無效:患者手術前具有的癥狀均未得到改善;顯效:患者痔變小, 臨床癥狀得到改善但傷口未全部愈合;有效:患者痔消失, 臨床癥狀也消失且傷口愈合。總有效率=(有
效+顯效)/總例數×100%。②手術情況:對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手術傷口愈合時間、術后尿潴留情況進行觀察比較。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29例, 有效8例, 無效3例, 總有效37例, 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25例, 有效5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30例, 總有效率為75.0%。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為(25.1±2.1)min, 出血量為(83.3±7.2)ml, 手術傷口愈合時間為(8.2±0.2)d, 術后2例出現尿潴留情況;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為(24.2±3.1)min, 出血量為(80.3±10.2)ml, 手術傷口愈合時間為(8.1±0.4)d, 術后1例出現尿潴留情況。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手術傷口愈合時間、術后尿潴留情況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肛瘺合并混合痔是臨床常見的肛腸科疾病, 內痔分為
4期[6], 當內痔達到三期以上后, 則容易導致混合痔的形成, 肛瘺由化膿性感染引起, 是直腸或者肛管段與會陰部之間形成的連通的管道, 普遍認為是因為直腸肛管外傷和惡性腫瘤破潰所導致。目前臨床對于肛瘺合并混合痔的治療, 學者抱有不同的意見, 部分學者認為應采取肛瘺切除術聯合外剝內扎術進行治療[7, 8], 而有的學者對肛瘺合并混合痔是否進行同期治療看法不同, 他們認為同期治療不能達到很好的手術效果[9, 10]。本文研究分析肛瘺切除術聯合外剝內扎術治療肛瘺伴混合痔的臨床效果, 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總有效率92.5%明顯高于對照組7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手術傷口愈合時間、術后尿潴留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肛瘺切除術聯合外剝內扎術治療肛瘺伴混合痔臨床效果顯著, 治療總有效率高, 而且手術時間不長, 術后傷口愈合需要時間也短, 能給患者帶來很多的便利, 減輕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壓力和痛苦, 所以肛瘺切除術聯合外剝內扎術治療肛瘺伴混合痔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蔣志國. 肛瘺切除術聯合外剝內扎術治療肛瘺伴混合痔94例臨床觀察.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5(22):85.
[2] 安紅軍. 肛瘺切除術聯合外剝內扎術治療肛瘺伴混合痔的臨床分析.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7(7):1011-1012.
[3] 霍振楠. 肛瘺切除術聯合混合痔外剝內扎術治療肛瘺伴混合痔的可行性分析. 吉林醫學, 2016, 37(4):837-838.
[4] 盧澤權, 李健寧, 莊瑞芬. 手術治療肛瘺伴混合痔63例的療效觀察.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4, 35(4):487-488.
[5] 王兆奎. 手術治療肛瘺伴混合痔的臨床觀察.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3, 15(9):95.
[6] 秦勤. 手術治療肛瘺伴混合痔的臨床研究. 中國醫學創新, 2012(27):22-23.
[7] 馬志華. 肛瘺伴混合痔應用手術治療的療效觀察.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7, 17(5):30-32.
[8] 柴迎春. 手術治療肛瘺伴混合痔45例臨床療效觀察. 中外健康文摘, 2014(26):169-170.
[9] 高強. 手術治療肛瘺伴混合痔的臨床效果觀察. 基層醫學論壇, 2016(6):746-747.
[10] 徐連慶. 手術治療肛瘺伴混合痔的臨床觀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0):230-231.
[收稿日期:2017-08-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