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摘要】 目的 探討對行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的腫瘤化療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 78例行PICC的腫瘤化療患者, 均采取相對應的護理干預, 對其干預效果給予分析研究。結果 78例患者中, 1次穿刺成功64例(82.05%);2次穿刺成功8例(10.26%);穿刺失敗6例(7.69%)。對護理服務非常滿意64例, 一般滿意8例, 不滿意6例, 滿意率為92.31%。結論 對行PICC的腫瘤化療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可以使穿刺成功率明顯提高, 使護理質量進一步提高,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腫瘤化療;護理干預;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4.082
惡性腫瘤在臨床當中屬于一種難治性疾病, 指起源在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 腫瘤是機體在各種各樣致瘤因素的作用下, 局部組織細胞在基因水平方面喪失對其正常生長調控, 造成異常增生以及分化, 進而產生的一種新生物, 如果形成不會由于發病因素的消除而停止生長, 其生長速度不會受到正常機體的生理調節, 而是對正常組織以及器官進行破壞, 這一點在惡性腫瘤方面特別明顯, 呈現出浸潤性生長, 容易引發出血、潰瘍以及壞死等, 同時伴有遠處轉移, 最終導致患者死亡。現如今, 對惡性腫瘤患者主要采取化療[1, 2]。然而采取PICC的腫瘤化療患者在治療過程當中極易引發各種各樣的事件, 因此一定要采取相對應的處理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在本院進行PICC的78例腫瘤化療患者, 男44例, 女34例;年齡34~86歲, 平均年齡(55.8±10.1)歲;其中胃癌18例, 直腸癌16例, 乳腺癌28例, 肺癌16例。
1. 2 方法
1. 2. 1 PICC置管方法 患者采取平臥體位, 選擇適宜穿刺點, 對導管插入的長度給予確定, 對穿刺部位給予常規消毒, 建立足夠的無菌屏障, 采取無菌套將B超的探頭給予有效保護。對患者穿刺點給予局部麻醉, 操作者雙眼直視超聲儀屏幕進行靜脈穿刺, 穿刺成功后, 持導絲放到穿刺針當中, 以保證導絲在血管當中, 松開止血帶, 撤出穿刺針, 擴大穿刺點, 沿導絲送入插管鞘套件, 將PICC從插管鞘當中送入到上腔靜脈。
1. 2. 2 護理方法 ①置管前護理干預:臨床護理人員在為患者采取PICC前, 應該對患者即將進行置管的血管給予全面評估, 同時將評估的結果立即報告主治醫師。臨床護士應該為患者耐心講解PICC的方法、作用、目的以及相關注意事項[3]。②置管中護理干預:臨床護理人員在為患者采取PICC置管期間, 一定要在無菌環境下進行操作;在推送導管期間, 臨床護士一定保證動作輕柔, 速度不可過快。臨床護理人員在為患者選擇穿刺部位時, 臨床護士應該嚴格遵循容易穿刺和固定的原則, 盡可能避免患者的動脈和神經, 同時能夠避免損傷其管腔相對比較細的血管。③置管后護理干預:在采取PICC置管后的24 h內, 患者如果沒有出現各種異常表現, 臨床護士可以正確指導患者在病床上抬腿以及翻身等相關活動, 對靜脈血液回流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進而可以使發生靜脈血栓的幾率明顯降低。臨床護士應該對患者的穿刺部位給予冷敷處理, 為患者涂擦百多邦, 2次/d[4]。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臨床護理干預后, 對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給予記錄和觀察。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 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2 結果
78例患者中, 1次穿刺成功64例(82.05%);2次穿刺成功8例(10.26%);穿刺失敗6例(7.69%)。對護理服務非常滿意64例, 一般滿意8例, 不滿意6例, 滿意率為92.31%。
3 討論
腫瘤患者通過采取臨床化療的方式可以使其生存狀態得到明顯改善, 使生存周期進一步延長[5]。然而臨床化療干預當中所采取的部分藥物具有化學生物堿性特征, 長期應用也許會造成患者機體出現各種不良反應。臨床當中在對腫瘤患者采取化療藥物過程當中經常采取外周靜脈穿刺作為給藥途徑, 然而根據相關研究表明, 這種方式有局部藥物外滲和對機體具有不良刺激等相關影響, 進而也許會導致化療治療效果受到較大影響, 同時也許會造成患者面臨較大的痛苦[6]。根據相關研究表明[7-9], PICC在臨床當中屬于一種全新型的輸液途徑, 與以往的中心靜脈置管相對比, PICC可以在直視下進行操作, 操作簡便, 穿刺成功率相對較高, 創傷較小, 安全可靠, 留置時間相對比較長, 可以使患者反復穿刺的痛苦明顯減輕, 同時還能夠有效避免化療藥物對血管的不良刺激, 使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明顯提高。然而在PICC置管期間也許會引發多種并發癥, 因此一定要增強臨床護士對PICC置管技術、并發癥因素以及護理干預的明確掌握, 及做好導管的維護工作, 進而可以使導管的使用壽命明顯延長[8, 10]。
綜上所述, 對行PICC的腫瘤化療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可以使穿刺成功率明顯提高, 使護理質量進一步提高, 在臨床當中得以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藺波, 馮蕾. 腫瘤放療患者生活質量的調查分析及護理對策.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09, 28(3):369-370.
[2] 魏素臻, 王愛紅, 李貴新, 等. 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9, 25(17):1-3.
[3] 吳奕. PICC在腫瘤化療患者中的應用與護理措施初步分析. 中西醫結合護理, 2016, 2(6):193-195.
[4] 陳珍. 分析護理干預對腫瘤PICC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健康行為的影響.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6, 29(18):3255-3256.
[5] 許靜. 護理干預對便攜式化療泵配合PICC化療腫瘤患者的效果觀察. 醫學信息, 2015, 28(47):90.
[6] 陳瑩, 王小慧, 李芳. PICC導管在血液惡性腫瘤化療中的應用及護理干預的施行價值評定. 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7, 49(3):
376-377.
[7] 董惠娟, 袁心慧, 高琦, 等. 護理干預對首次行PICC置管腫瘤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 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7):107-108.
[8] 高冬麗. 對行PICC的腫瘤化療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 當代醫藥論叢, 2015(8):120-121.
[9] 傅潔潔. 比較護理干預前后腫瘤化療患者PICC堵管的發生率. 養生保健指南, 2016(28):79.
[10] 謝丹敏. 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常見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醫學信息, 2014, 27(5):394.
[收稿日期:2017-08-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