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錦 于京華
【摘要】 目的 探討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在提高急診患者搶救效率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100例急診搶救患者, 將其按照就診的先后順序進行分組, 單數作為對照組, 雙數作為實驗組, 每組50例。對照組采取急診常規護理模式, 實驗組在急診常規護理流程服務的基礎上采取急診護理流程優化措施。對比兩組的實施效果。結果 實驗組分診評估時間為(0.64±0.21)min、心電監護時間為(4.11±0.23)min、
靜脈用藥時間為(4.23±0.53)min、搶救成功率為100%、護理滿意度為98%, 均優于對照組的(2.45±
0.48)min、(6.23±0.17)min、(7.45±0.83)min、92%、80%,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急診護理模式中采取流程優化, 不但可以提高急診搶救患者的搶救效率, 而且可很大程度的提升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度, 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 急診護理;流程優化;搶救效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4.103
急診科是醫院中重癥患者眾多的科室, 是綜合醫院接收求醫患者的一個重要服務部門。所以急診科的搶救效率可以說是反映一個醫院醫療質量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為此在提高患者搶救效率方面顯得尤為重要[1]。由此, 本研究選取某院搶救中心2014~2016年100例急診搶救患者為研究對象, 對急診護理流程優化進行有效的應用, 觀察其搶救效果,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某院急診搶救中心2014~2016年100例急診搶救患者為研究對象, 將其按照就診先后順序進行分組, 單數作為對照組, 雙數作為實驗組, 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齡17~79歲, 平均年齡(48.42±
11.54)歲。實驗組中男30例, 女20例, 年齡19~73歲, 平均年齡(47.32±9.63)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急診護理流程服務, 包括派救護車接診、將患者及其家屬送往急診室、對患者進行搶救手術等一般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常規急診護理流程的基礎上采取急診護理流程優化措施, 具體優化措施如下。
1. 2. 1 縮短接診時間 對于急診室的患者最重要的就是給予及時治療, 如若能在接診時間上得以優化, 那么最終搶救效果才會有提升, 所以縮短接診時間顯得尤為重要??s短接診時間采取的措施是要求急救中心在接到急救電話后5 min內馬上出診, 并且與現場醫生通過電話了解急診患者的病情及時做好搶救院前準備, 到達現場后立即對患者開展搶救工作, 隨后迅速將患者轉運到醫院。
1. 2. 2 開通急診綠色通道 醫院屬于一個人多車多的地方, 所以容易造成堵車的現象, 所以開通急診綠色通道也是提高急診搶救效率的關鍵一步。等救護車到達醫院后直接從綠色通道送往搶救室, 患者家屬簽好協議合同后立即對患者實施搶救工作, 實施先搶救再填單的綠色服務, 在搶救中由分診護士填寫轉運交接單等基本信息, 搶救結束后再讓家屬掛號繳費。
1. 2. 3 病情估評 只有對癥下藥才能對治療有效, 所以在將急診患者送至搶救室時接診醫生應該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的估評, 包括患者的體質、病情程度及血壓、心律等指標, 以進行針對性的搶救, 如果需要進行手術提前做好術前準備[2-4]。
1. 2. 4 急診護理流程優化 待接診醫生進行完病情估評后馬上進行搶救, 5 min內完成患者的吸氧、心電監護等基本工作, 在搶救小組中由護士長進一步對患者進行病情估評, 在確診后對癥下藥。
1. 2. 5 心理護理 急診患者及家屬的心理都是緊張、焦躁的, 有些患者家屬由于過于擔心患者會一直追隨醫生, 給醫生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對于患者及其家屬心理的護理也是關鍵的一個流程。及時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談, 給予其安慰, 平復其各種不安的情緒, 不但能夠節約時間, 讓患者更好地配合搶救工作, 還可以有效的避免醫患糾紛[5, 6]。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分診評估時間、心電監護時間、靜脈用藥時間、搶救成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分診評估時間為(0.64±0.21)min、心電監護時間為(4.11±0.23)min、靜脈用藥時間為(4.23±0.53)min、搶救成功率為100%(50/50)、護理滿意度為98%(49/50), 對照組分診評估時間為(2.45±0.48)min、心電監護時間為(6.23±0.17)min、靜脈用藥時間為(7.45±0.83)min、搶救成功率為92%(46/50)、護理滿意度為80%(40/50);實驗組分診評估時間、心電監護時間、靜脈用藥時間、搶救成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χ2=24.428、52.414、23.121、4.167、8.274, P<0.05)。
3 討論
對于急診患者而言, 時間就是生命, 所以急救人員應該爭分奪秒, 及時對急診患者實施搶救, 此過程最重要的就是在盡可能的范圍內縮短搶救時間??紤]到護理工作屬于急救搶救過程中較為重要的環節, 各方面護理工作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各方面治療操作的效率, 為此更需要對急救護理工作加以重視[7-10]。
本研究選取100例急診搶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組研究, 結果顯示, 采取急診護理流程優化措施的實驗組的分診評估時間為(0.64±0.21)min、心電監護時間為(4.11±0.23)min、靜脈用藥時間為(4.23±0.53)min、搶救成功率為100%、護理滿意度為98%, 均優于采取常規急診護理模式的對照組的(2.45±0.48)min、(6.23±0.17)min、(7.45±0.83)min、92%、80%,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急診搶救患者實施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和效率, 同時提高滿意度, 值得在實際中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麗燕. 急診快捷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廣西醫學, 2012, 34(8):1100-1101.
[2] 吳俊梅, 周興梅, 賈云, 等. 護理流程再造在急性創傷重癥患者救治中的應用探討.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4, 30(s1):230-231.
[3] 楊慶華, 趙憶文, 趙力群, 等. 接診流程改進對急救患者救治效果的影響. 上海護理, 2014, 14(3):73-75.
[4] 李軼, 李皓月. 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對急診患者搶救效率的影響.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22):38-40.
[5] 龔敏, 高虹. 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對急診患者急救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中國臨床研究, 2015, 28(9):1248-1251.
[6] 李紅濤, 李俊, 莊君燦, 等.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診胸痛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 包頭醫學院學報, 2016, 32(1):89-91.
[7] 王敬軍. 分析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提高危重急診患者搶救效率中的作用.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17):154, 156.
[8] 耿金玲. 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在急診患者搶救過程中的應用效果.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4):106.
[9] 李瑛. 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對急診患者搶救效率的影響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19-20.
[10] 熊莉, 趙興泉. 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對急診患者搶救效率的影響. 現代醫藥衛生, 2016, 32(23):3711-3712.
[收稿日期:2017-09-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