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銀蘭
摘 要: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大家都應該不陌生,給我們啟示也很多。它也是一個投資中的術語,也反映了人的一種心理和行為規律,用在改變孩子身上正好適合。孩子是青蛙,教師是溫水。我們在要求“壞孩子”遵章守紀的時候,在一開始就應該把“壞孩子”放進我們的溫水,讓他慢慢適應,我們不能急躁。即開始要及時、心態要平和、過程要平靜。
關鍵詞:溫水煮青蛙;及時;平和;平靜
我是一名基層的普通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十幾年,班主任工作也擔任了十幾年。期間遇到過形形色色的學生,有的讓你開心、有的讓你郁悶、有的讓你傷心、有的讓你頭痛、有的讓你驕傲……無論如何,班級穩定、班級和諧、學風正濃是我的期待和目標。而杭旅這位學生的出現讓我揪心,也很平靜。為什么這么說呢?下面我一一闡述。
一、 我所了解有關杭旅同學的問題表現——極端主義者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早在我帶畢業班時,杭旅同學就聞名于梅林學校(那時候他讀六年級)。辦公室我們幾個女同事擔憂至極,生怕帶七年級的班主任。陳老師將兩大人物的名字杭旅、明亮悄悄地寫在辦公桌上。開學之初兩個孩子(杭旅、明亮)已被學校“停止入學”一個星期,不允許報名。小學的班主任熊老師是很有經驗的班主任,從我來這所學校她無怨無悔的帶著班主任,她經常被氣的高血壓上升,任課老師也是望而卻步,有所畏懼,那個時候的校園整天都有他們的新聞。我心里直犯嘀咕:“我還會不會帶班主任?我會遇到這兩個家伙嗎?”但我冥冥之中感覺到我會繼續我的班主任生涯,而且他們兩個中間的一個我會遇見(因為我們初一肯定分成兩個班級;因為他們太“聞名”,不可能分在一個班)。結果我真“中獎”了,我遇見了杭旅這孩子。在小學的時候,他的父母是學校的常客。我耳聞過:他動不動就拿跳樓、哭鬧、就地打滾、撞墻等要挾老師,老師不敢對他懲罰、管教。這讓我感到有點“聞風喪膽”,成績不好沒關系,但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在我手上三年他跳樓了,他撞墻了……我不敢假設了。我知道班級里如果沒有把他“安頓”好,整個班級我肯定沒有精力管理。三年的時間讓我如何走下去?該怎么辦?
二、 對于杭旅同學出現問題的應對策略——溫水煮青蛙
1. 溫水煮青蛙之一——開始及時,為你翻牌贏你心
有一則寓言故事是這樣說的:一把沉重的鐵鎖掛在門上,有一個人拿著鐵棒去敲打它,不管用怎樣的力氣都打不開。這時候另外一個人來了,他拿出一片小小的鑰匙,往鎖孔一放,“咔嚓”一聲,鎖開了。等那兩人走了,迷惑不解的鐵棒問小鑰匙:“為什么我用那么大的力氣都打不開鎖,你輕輕一下就可以打開呢?”小鑰匙回答的是:“因為我懂它的心。”這則寓言故事雖然簡短,卻引人深省。因為懂得它的心,所以難的問題簡單化!因為懂得它的心,所以問題迎刃而解了!我要贏得他的心。
因為早有耳聞,因為冥冥之中的感覺。當他走進我班級時,我反倒不急了,不擔心了,我平靜地很,因為我做好了教育他的準備——溫水煮青蛙。溫水煮青蛙要求開始要及時,所以他一腳踏入初一門檻的時候,我就找機會為他翻牌。為什么要翻牌?一方面贏取他的心;另一方面幫他贏得在別人心中的好印象。要知道他在全校幾乎是“一無是處”,我們眼中的壞孩子不缺被批評、不缺被看不起……他缺的是表揚、他缺的是信心……在他身上必須找個切入點,以此來突破。開學之初,學校通報表揚了杭旅同學拾金不昧(撿到150元)的做法。人之初,性本善!原來在眾人眼里一無是處的他是如此的善良,沒有被金錢所誘惑。那一刻,我感動了,這是機會,我要為他翻牌,我在班級表揚了他,那時候恰巧輪到我班進行國旗下的演講。那次的稿子是我補充的,在稿子中提到杭旅同學的拾金不昧良好品德,在全校師生面前表揚他。同時我選拔升旗手的前提是人品,那次我選了他,他興奮地站起來了,很質疑地問我:“是我嗎?”我看著他笑著說:“對,是你!”他說了一句:“謝謝!”從他的質疑到最后的謝謝,要知道“謝謝”一詞出自他口是多么的不易。他需要被老師尤其是班主任關注、關愛。同時也說明這孩子懂得感恩,我看到了他有可能逆轉的希望。
一個清晨我接到杭旅生病請假的電話。放下電話,我很是開心,因為他記住了我的話,請假必須由父母親自打電話,這是他遵守班紀的開始。中午的時候他來了,看見他手臂上還有針眼,我知道他確實病了,沒有撒謊。但他卻堅持打掃自己的責任區——擦走廊上的瓷磚,生怕擦不干凈,最后用自己的衣服去擦,我欣慰的笑了,并朝他豎起了大拇指,說了一句“了不起”。我發現杭旅同學有責任意識,本質上不是壞孩子。
2. 溫水煮青蛙之二——心態平和,許你反復為用心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品德不良學生的轉化往往是呈螺旋式上升趨勢,我們要允許學生有反復的現象。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出現反復實屬正常,我們不能急,要記住溫水煮青蛙的過程實際上要求我們老師心態要平和。我們應從反復中總結經驗教訓,使每次反復都成為學生進步的新起點。
當然,要“扭轉”杭旅養成的一些缺點并不容易,小學時的品行周而復始出現。去年有段時間我沒去關注他,是故意的,也是沒有時間,七年級新生開學第一個月的班主任是非常累的。一天中午就聽見教室“砰砰,砰砰”地巨大聲音,不出辦公室我就知道是他,等我來到教室一看,果真是他,只見他把一些學科的練習冊卷成一根棒子,使勁的敲打桌子,以此來引起同學的關注,確切地說是引起我的關注。而這嚴重影響了其他同學午睡。俗話說:“三分教育七分等待,教育是塑造心靈的事業,要心平氣和。”這正是溫水煮青蛙要求的:心態要平和。于是,我把他叫到辦公室溫和地告訴他:前幾天有些同學說班級中進步最大的就是你,從同學的表揚入手,接著問他,違反班級紀律,給他人帶來影響是否對?這樣會失去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讓他明白自己剛剛在全校師生面前留下的好印象,此時有可能被抹殺了。并提醒他改正不良習慣需要一個過程,老師自己也有不好的習慣,但都得慢慢地改正,我和同學們都相信你在慢慢改正,最后他點點頭,表示愿意接受批評,欣然離開了。endprint
到目前為止,我和他之間的相處還比較融洽。他告訴我喜歡的女孩,他會拿過年拍下的玩獅子視頻給我看;我受他之求,在網上買來花,兩個人種花,看誰的花先開花;有一位同學的手不小心受傷了,我目睹其他同學站在那里,而他飛奔跑到小店去買來創口貼。平時主動幫老師檢查哪些同學抄作業或者有早戀現象,及時告訴我……他是我的“私人偵探”。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當學生走來對你說悄悄話時,你的教育就成功了。”我不能說我扭轉了他,但我知道我贏得了他的心,獲得他的信任,他對我“言聽計從”。
3. 溫水煮青蛙之三——過程平靜,適時批評為成長
改變孩子要像溫水煮青蛙,強調過程要平靜,但并不代表一路溫度平穩上升,偶爾提高溫度,讓他燙一下也無妨。適時批評便是偶爾給他提高一下溫度。我們相處已經有了一年半的時間。這期間杭旅確實靜了許多,并沒有出現小學時期的哭著要跳樓、老師罰站他,他要撞墻等現象。但他不愛學習,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要求老師分發試卷不能少了他,為此還和地理老師鬧上了。我了解情況后,找他到辦公室進行了嚴厲批評。當然批評要以正向引導為主,以尊重學生為前提。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說:“盡可能的要求一個人,盡可能的尊重一個人。”批評孩子,不尊重不信任他們,就有可能使他們產生抵觸情緒,從而降低教育效果。杭旅同學來到我的辦公室后,我說:“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得尊重別人,班上的老師每次都對你提出要求要背書、完成作業,但是你每次都是不完成,視而不見,今天你不尊重老師,怎么贏得老師對你的尊重?”接著我又說:“今天老師沒有給你分發試卷,就是給你一次人生的教訓,以后走上社會亦是如此——你份內的事都不做,還要求老板發給自己報酬,那是天大的笑話。”整個過程我的嗓門比較大、也很犀利。大概是因為之前我對他的付出,他是清楚的,或者今天的嚴厲批評給了他正面引導,他欣然接受了,他居然一聲不吭,最終點頭了。一路溫度平穩上升,偶爾提高溫度,來煮煮這只青蛙也無妨。只要你以正向引導為主,以尊重他為前提,他會接受的。
夏丏尊先生曾經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要說的是我們班主任要有愛,但還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改變孩子的時候要像“溫水煮青蛙”:開始要及時、心態要平和、過程要平靜。如果一開始不把孩子這只青蛙放進我們的溫水,等有一天突然把他放進我們的溫水,他會很不適應。在這過程中,我們不能急,要允許孩子反復現象的出現,因為那是正常現象,并且要求我們心態要平和。在這過程中,我們要慢慢提要求,適時批評未嘗不可,孩子慢慢適應,覺得比較舒服,在不知不覺中要求和標準提高了,孩子樂于接受了。
參考文獻:
[1]《班主任最需要的工作藝術》.中國出版集團,2013年4月.
[2]《教育學生》.中國出版集團,2013年4月.
[3]《名班主任》.中國出版集團,2012年4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