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壽 鞏大慶 方衍鋒 馬昭逢 成坤

【摘要】 目的 探討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采用帕洛諾司瓊聯用地塞米松預防術后惡心嘔吐的臨床效果。方法 60例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 通過數字奇偶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0例。對照組單用帕洛諾司瓊進行治療, 觀察組采用帕洛諾司瓊+地塞米松進行治療。比較兩組各時間段惡心嘔吐癥狀發生情況以及癥狀補救用藥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0~6、7~12、13~24、25~48 h的惡心嘔吐發生率分別為16.67%、13.33%、10.00%、6.67%、3.33%、3.33%、0、0, 均低于對照組的50.00%、43.33%、36.67%、33.33%、26.67%、23.33%、16.67%、13.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癥狀補救用藥情況與觀察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采用帕洛諾司瓊聯用地塞米松進行治療, 對于患者術后惡心嘔吐癥狀的出現可以加以預防, 從而優化腹腔鏡手術患者的預后能力。
【關鍵詞】 帕洛諾司瓊;地塞米松;婦科;腹腔鏡手術;惡心嘔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3.049
Preventive effect of palonosetron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on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gynecologic laparoscopic surgery LIANG Yu-shou, GONG Da-qing, FANG Yan-feng, et al. Department of Anesthesia, Zoup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Bizhou 256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lonosetron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in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 laparoscopic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 laparoscopic surgery were divided by odd and even number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lonosetr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lonosetron + dexamethasone.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occurr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symptoms and symptom relief medication at each time perio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at 0~6, >6~24, 0~24 and >24~48 h respectively as 16.67%, 13.33%, 10.00%, 6.67%, 3.33%, 3.33%, 0 and 0, which were all lower than 50.00%, 43.33%, 36.67%, 33.33%, 26.67%, 23.33%, 16.67% and 13.3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ymptom relief medication comparing with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surgery, palonosetron and dexamethasone can fully prevent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symptoms, so as to optimiz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surgery.
【Key words】 Palonosetron; Dexamethasone; Gynecologic; Laparoscopic surgery; Nausea and vomiting
臨床對患者完成麻醉工作以及手術工作后, 常發生惡心嘔吐等并發癥, 此種狀態下手術患者在監測治療室的停留時間會一定程度延長, 并且傷口裂開、誤吸以及電解質酸堿失衡的幾率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1]。本次研究意在明確緩解婦科腹腔鏡手術術后惡心嘔吐癥狀最佳藥物, 探究帕洛諾司瓊聯用地塞米松藥物的應用價值。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婦科收治的60例腹腔鏡手術患者作為實驗對象, 將所有患者通過數字奇偶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0例。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43.19±10.52)歲;平均體重(58.15±2.32)kg;美國麻醉師協會(ASA)分解結果為Ⅰ、Ⅱ級的患者例數分別為19、11例;臨床施以子宮肌瘤剔除術、卵巢囊腫剝除術以及子宮切除術的患者例數分別為17、10、3例。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42.21±12.15)歲;平均體重(61.79±2.35)kg;ASA分解結果為Ⅰ、Ⅱ級的患者例數分別為20、10例;臨床施以子宮肌瘤剔除術、卵巢囊腫剝除術以及子宮切除術的患者例數分別為19、9、2例。兩組患者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 2 方法 對照組單用帕洛諾司瓊藥物進行治療, 帕洛諾司瓊0.075 mg靜脈注射。觀察組采用帕洛諾司瓊聯用地塞米松進行治療, 帕洛諾司瓊0.075 mg、地塞米松8 mg靜脈注射。對兩組患者藥物容量進行控制, 均調整為4 ml[2]。對于所有患者均未給予麻醉前用藥干預, 術前8 h禁飲、禁食, 麻醉誘導前, 立即做好相關藥物準備工作。在開展麻醉誘導前, 主要準備丙泊酚2 mg/kg+苯環順式阿曲庫銨0.3 mg/kg+舒芬太尼0.4 μg/kg展開快速誘導工作, 之后通過氣管插管合理展開機械通氣操作。在準備對所有腹腔鏡手術患者開展手術治療期間, 需要對患者施以無創動脈血壓(NIBP)水平、心電圖以及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水平等監測。在對患者施以麻醉期間, 主要準備丙泊酚4 mg/(kg·h)+雷米芬太尼0.1~
0.2 μg/(kg·min)+1%~2%七氟烷進行干預。合理調節七氟烷濃度, 腦電雙頻譜指數保證40~60[3]。在雷米芬太尼維持輸注期間, 調整其劑量, 最終確保血壓水平保持于基線20%程度。在開展手術期間, 針對氣腹壓力進行合理性控制, 保持在10~12 mm Hg(1 mm Hg=0.133 kPa)。在完成手術前, 準備舒芬太尼0.1 μg/kg對患者靜脈用藥, 使用濃度為0.25%的羅哌卡因于患者的手術傷口表面展開浸潤麻醉操作。完成手術后, 準備新斯的明0.03 mg/kg對患者靜脈用藥, 針對殘余肌松可以發揮顯著拮抗作用[4, 5]。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各時間段(0~6、7~12、13~24、25~48 h)惡心嘔吐發生情況及癥狀補救用藥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各時間段惡心嘔吐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0~6、7~12、13~24、25~48 h的惡心嘔吐發生率分別為16.67%、13.33%、10.00%、6.67%、3.33%、3.33%、0、0, 均低于對照組的50.00%、43.33%、36.67%、33.33%、26.67%、23.33%、16.67%、13.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癥狀補救用藥差異對比 對照組患者癥狀補救用藥情況與觀察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對患者完成腹腔鏡手術治療后, 較易發生惡心嘔吐現象, 通常出現幾率為54%~92%[6]。即使選擇相關藥物加以干預, 但最終出現惡心嘔吐幾率仍然為30%~60%[7]。當前對惡心嘔吐發生機制加以分析, 發現與患者造成腹膜刺激以及表現出的牽張作用密切相關[8]。
帕洛諾司瓊為第二代5-HT3受體阻滯劑, 其藥理特性以及結構特性有所不同, 尤其對于化療患者應用藥物治療后會呈現出惡心嘔吐癥狀[9]。此外選擇地塞米松加以治療, 可以顯著降低患者術后惡心嘔吐癥狀, 將兩種藥物聯用對腹腔鏡手術患者進行施治, 在降低惡心嘔吐癥狀發生率方面可以獲得確切效果[10]。
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采用帕洛諾司瓊聯合地塞米松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用帕洛諾司瓊進行治療, 前者在降低惡心嘔吐癥狀發生率方面效果確切, 有效證明帕洛諾司瓊聯合地塞米松藥物的臨床聯用價值, 從而提高對腹腔鏡手術患者的預后能力。
綜上所述, 臨床開展腹腔鏡手術治療過程中, 合理應用帕洛諾司瓊聯用地塞米松加以干預, 可有效降低惡心嘔吐發生率, 從而優化對腹腔鏡手術患者的預后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文興, 宋興榮, 勞建新, 等. 帕洛諾司瓊聯合地塞米松對舒芬太尼婦科腹腔鏡術后鎮痛期間惡心嘔吐的影響. 廣東醫學, 2012, 33(23):3645-3647.
[2] 王敦亮, 史健穩, 張鵬, 等. 帕洛諾司瓊聯合地塞米松治療難治性術后惡心嘔吐的臨床觀察.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2016, 36(23):2108-2110, 2122.
[3] 胡乃琴, 郭松青, 杜金, 等. 小劑量地塞米松聯合昂丹司瓊預防婦科腹腔鏡術后惡心嘔吐.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0, 24(11):1115-1116.
[4] 郝帥, 羅超, 權哲峰, 等. 帕洛諾司瓊與托烷司瓊治療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惡心嘔吐的效果比較. 中國醫藥, 2016, 11(10):1556-1560.
[5] 杜奕鵬, 姜鳳鳴, 麻海春, 等. 格拉司瓊不同配伍預防婦科腹腔鏡術后惡心嘔吐的臨床觀察. 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18): 2865-2866.
[6] 王武, 吳多志. 氟哌利多或托烷司瓊復合地塞米松預防婦科腹腔鏡術后惡心嘔吐臨床療效. 臨床軍醫雜志, 2016, 44(7):752-753.
[7] 韓嬙, 王學仁, 陳曄凌, 等. 帕洛諾司瓊預防婦科手術術后惡心嘔吐的臨床效果.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6, 32(8):772-774.
[8] 馬原, 劉杰. 帕洛諾司瓊與格拉司瓊聯合應用對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防治效果觀察. 山東醫藥, 2016, 56(4):64-66.
[9] 郝帥, 伍佳, 羅超, 等. 帕洛諾司瓊聯合地塞米松對婦科腹腔鏡手術術后惡心嘔吐的預防效果. 中國醫藥, 2016, 11(12): 1828-1832.
[10] 張瑤, 姚獻強, 朱運河, 等. 帕洛諾司瓊與托烷司瓊預防老年患者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后惡心嘔吐的效果比較. 實用老年醫學, 2016(4):302-304.
[收稿日期:2017-08-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