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微
摘 要:新課程改革后,歌唱模塊是音樂課程中最重要的內容,深受學生喜愛,而音樂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探索歌唱模塊的教學方式。本文將對合唱教學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誤區(qū)以及合唱教學的要求進行初步分析與梳理,并對開展合唱教學提出有效的措施,進而提高合唱教學的價值。
關鍵詞:開展高中歌唱模塊合唱教學
一、 引言
音樂是歷史最悠久,最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精神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改革后,在藝術方面,新的教學理論、教育板塊時時刻刻滋潤著每一位學生。音樂教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六大模塊:音樂鑒賞、歌唱、演奏、創(chuàng)作、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其中歌唱是培養(yǎng)學生藝術表演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最佳方法,而合唱則是歌唱這一模塊重要的活動和藝術形式。合唱這一藝術形式代表的是一個民族的藝術文化素養(yǎng),體現(xiàn)的是一個時代的精神狀況。合唱具備強大的凝聚力,有助于學生的集體團結。所以,良好的合唱教學,能夠使學生掌握準確的演唱方法。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演唱,真正感受到合唱的魅力所在,從而更加熱愛歌唱。下面我將對合唱教學的現(xiàn)狀、存在的誤區(qū)以及如何開展合唱教學進行詳細的分析。
二、 高中歌唱模塊中的合唱教學現(xiàn)狀
合唱教學是讓學生應用準確的方法進行歌唱,提高他們有節(jié)奏、音調準以及鑒賞音能力的教學方式。但是現(xiàn)在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每個學生的音樂基礎不一致,合唱時就會出現(xiàn)不和諧、不統(tǒng)一的現(xiàn)象,因此在選擇歌曲時就要求教師變化曲子的難易程度。歌唱模塊中選擇的男女比例不均衡,要使各聲部和諧,統(tǒng)一就會有一定的困難。還有學校與學校的設備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大部分學校做不到用樂器伴奏,對合唱有一定的限制。
三、 高中歌唱模塊中的合唱教學存在的誤區(qū)
1. 教學課程性質定位不準確
首先將歌唱模塊與音樂教學相混淆,教學目標規(guī)定在一定的范圍內,較為容易。其次就是將歌唱模塊與專業(yè)的聲樂教學混為一體,高目標、高難度。不明確歌唱模塊的性質是這一誤區(qū)存在的基本原因。定位不準確就會使音樂課程有一定的偏離。
2. 教學觀念較模糊
合唱教學的教學過程較為容易,教學結構不緊湊,缺乏明確的目標并且缺少準確的教學理念作為支撐,主觀上沒有明確歌唱模塊的概念。
3. 教學方法傳統(tǒng)
一種情況是將教學歌唱模塊與單調的唱歌課混為一談,還沉浸在簡單的、單一的唱歌模式,重復單調的歌詞、曲譜,沒有一點真正的音樂美感。另一種情況是仿照大學音樂學院專業(yè)課的教學,過多地強調音樂技巧。因此,學生很難達到歌唱模塊的教學目標,很難培養(yǎng)對合唱教學的學習興趣。
4. 教學內容很隨意
教學內容制定時不是很緊湊,前后銜接不連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對教材上的內容隨意進行刪改,隨意安排教材內容的順序。由此,打破知識的系統(tǒng)性,瓦解了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連貫性。課堂上學生學到的知識支離破碎,難以保障歌唱模塊的合唱教學內容。
5. 教學價值迷茫
高考沒有讓大部分學校對高中音樂進行進一步的關注,教師和學生也認為音樂是一門不正式的學科,教師只追求教完要求的內容,學生的目標在于得高分,不能認真地思考音樂課的教學目的和意義。
四、 高中歌唱模塊中合唱教學的要求
1. 音準訓練是合唱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合唱是一種集體性的藝術,合唱最基本的要求是和諧統(tǒng)一,因此合唱要求絕對的音準。合唱不但要求學生將自己的聲部唱準確,還要去聆聽其他人的聲部,這樣才能使聲部之間均衡與和諧。
2. 合唱教學的呼吸訓練及輕聲唱法
曾有人說:“不會呼吸就不會唱歌?!笨梢姵钑r呼吸的重要性。唱歌時的呼吸方式與我們平時的呼吸方式是不同的,需要根據樂句的特征來安排呼吸量。要做到有意識地控制,就要將呼吸與發(fā)聲結合起來,同時進行訓練。在合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各種表現(xiàn)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形象的比喻、生動的語言以及現(xiàn)場示范等等。在合唱訓練上,讓合唱教學融入于生活,并利用各種形象生動的語言以及優(yōu)美的動作示范吸引學生,讓學生快樂地投身于生活中,并且成為欣賞音樂,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的主人。
3. 合唱要求字正腔圓、聲情并茂
合唱是一門不通俗的藝術,更是一門要求不低的藝術。因此,合唱時的歌詞,教師可以依據曲子的不同風格和旋律特征,先配上“啊”“嗎”“嘿”“咪”等具有襯托性的詞進行練唱聲部。但有生命力的合唱藝術是有思想感情的合唱色調。因此要想獲得一定的合唱情感,最重要的一條途徑就是詳細地對作品進行分析,從而理解合唱作品,給人以美感。
4. 循序漸進、耐心教導
在合唱中力度與音色的統(tǒng)一、和聲美感的培養(yǎng)以及怎樣咬字、吐字都不是一天之內就可以練習成功的。同時這些還與教師教學時所用的語言、訓練時的訓練方法、指揮時的優(yōu)美動作、伴奏時的演奏水平密切相關。所以,在合唱教學的實踐中,教師千萬不能心急,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長,而是要循序漸進,耐心教導,努力用自己的汗水去贏得合唱教學的累累碩果。
五、 高中歌唱模塊中合唱教學的策略
1. 提高學生合作的觀念意識
首先在合唱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深刻了解到合唱與獨唱之間的關系,集體與個人之間的關系,對高中生深刻理解音樂的和諧之美,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之美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讓他們領會個人在合唱中的具體位置,為他們在合唱教學的課堂上的良好表現(xiàn)打下較好的心理基礎。其次在合唱教學中強化學生與學生間的合作意識。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合唱前,要先講解曲譜上的藝術符號,讓學生對手中的曲譜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再要求學生依據音樂的特殊規(guī)定對歌曲進行消化吸收。在最初的學習階段,教師可以采取小組教學的形式進行教學,先將曲譜上各個聲部的特征講解給小組組長,然后再由小組組長一一傳授給小組組員。這樣的教學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以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練習中要求學生依據每個聲部的不同特點進行分別練習,熟練后進行合唱訓練。在排練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注意聽從指揮,根據指揮者的手勢迅速地將自己的演唱進行調整。教師要在對整首歌曲了解的基礎上,對聲音做出進一步的處理并提出新的要求,對合唱分聲部進行反復訓練,直到滿意為止。要求學生對歌曲逐詞逐句反復研究,做到對教學重難點心中有數,在演唱時適當的加入個人表情,愉悅地享受音樂帶來的藝術之美。endprint
2. 加強綜合性合作
合唱要將聽覺與視覺藝術統(tǒng)一聯(lián)系起來,增強兩者之間的活力。將教育工作與合唱教學相結合,并逐漸體現(xiàn)在創(chuàng)作和演出之中,逐步形成緊密有效的整體。有效地應用綜合模式,教學方式之間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都不是以單獨的形式存在的,更不能以單獨的形式發(fā)展下去,因此,在合唱教育教學中不僅要提高集體的合唱水平,也要鍛煉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將學生儲存在腦海中的知識逐漸提取出來,讓學生能夠在合唱的教學中快速成長起來。在以合唱為主體進行教學時,依據新課標要求,模糊各學科之間的界限,形成有效融合的局面,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另外以音樂為出發(fā)點,與多種形式的學科進行交流。訓練時要求內容多樣,形式靈活,突出主體,具有創(chuàng)新性、文化性以及綜合性。
3. 在合唱教學時要融入感情
在合唱教學中,將音樂和聲音有效結合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合唱表演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音樂素養(yǎng)比他們理解音樂的內涵體現(xiàn)更加明顯。如果學生對作品充分理解,并且能夠從心理和技術方面了解作品的內涵,進而體現(xiàn)在合唱表演的細節(jié)上,那么這個時候的作品更能彰顯藝術的活力。作品根據內容的不同,表現(xiàn)和處理的具體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實際的合唱教學當中,教師要了解曲子創(chuàng)作的背景以及要表達出的思想感情,以便更加完美的將歌曲表達出來,教師在教學時要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給學生足夠的想象空間,利用多媒體教學,課堂上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或圖片,使學生更加理解作品的感情色彩以及精神內涵。讓作品在演唱中表現(xiàn)出內在美與形式美,讓藝術在合唱教學的形勢下得到升華。
六、 結束語
合唱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地充實自己,養(yǎng)精蓄銳,厚積薄發(fā),具體來說就是,合唱教學在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還要善于積累知識與汲取別人的優(yōu)點。例如我們可以常常關注中國與外國的合唱比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也可以偶爾參加一些專業(yè)的訓練或者具有指揮性的訓練,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指導合唱的教師除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要更加深刻地了解合唱作品,尤其在作品的和聲、律動以及類別方面更加注重??偠灾铣秃孟駥W生心中含苞欲放的花蕾,等待著教師的精心照顧與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巍巍.如何有效開展高中歌唱模塊中的合唱教學[J].音樂時空,2014,05:160.
[2]常金.歌之聲教之韻——高中歌唱模塊中合唱教學的藝術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04:182-183.
[3]陳茂琛.讓合唱教學散發(fā)出沁人的芬芳——談高中音樂課中歌唱模塊的合唱教學[J].新課程學習(下),2012,12: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