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合 胡紅梅 陳秀英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早期護理干預對小兒靜脈輸注鈣劑外滲的預防效果。方法 60例靜脈輸注鈣劑患兒, 在靜脈輸注早期從家屬溝通、藥劑檢查、輸注位置選擇、監護觀察、藥劑沖洗、外滲處理等6個方面進行護理干預, 統計患兒鈣劑外滲情況, 分析早期護理干預的預防效果。結果 1例患兒出現輸注部位紅腫, 其主要原因是躁動導致的針頭偏移, 經及時處理, 硫酸鎂濕敷消腫后外滲部位無硬結, 鈣劑外滲率為1.67%(1/60), 無鈣鹽沉積現象。結論 早期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預防小兒靜脈輸注鈣劑外滲, 明顯改善鈣劑外滲情況,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護理干預;靜脈輸注;鈣劑外滲;預防效果;小兒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3.092
Observation on preventive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calcium extravasation in children ZHU Shao-he, HU Hong-mei, CHEN Xiu-ying. Yingde Peoples Hospital, Yingde 51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calcium extravasation in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60 children with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calcium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drug examination, infusion location selection, monitoring observation, drug washing and extravasation treatment in early stage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Calcium extravasation in children was counted, and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nalyzed. Results 1 case with redness and swelling of the infusion site, and the main reason is needle shift caused by restlessness. After timely treatment and magnesium sulfate wet compress, there was no induration at extravasation site, with calcium exudation rate as1.67% (1/60). No calcium salt deposition phenomenon occurred. Conclusion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calcium extravasation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children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alcium extravasation. It contains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Intravenous infusion; Calcium extravasation; Preventive effect; Children
靜脈輸注是臨床上迅速而有效的治療方法, 在現代醫學中應用極其廣泛。在靜脈輸注治療過程中, 常伴隨有輸注液體外滲, 在美國靜脈輸液護理標準中危險級別此為第4級, 危險性較高[1-3]。輸液外滲主要是指刺激性藥液或液體進入輸注周邊組織的現象。由于鈣劑具有較強的刺激性、滲透性, 在小兒輸注過程中易發生外滲, 造成皮膚紅腫、發熱、疼痛等癥狀, 增加患兒不適感受, 嚴重者出現皮膚局部壞死及其功能喪失, 甚至還會留下不可逆瘢痕, 給患兒造成心理陰影, 嚴重影響患兒及家屬的生活, 這也是直接導致醫療糾紛的原因[4-6]。因此, 對患兒靜脈輸注鈣劑進行早期護理, 降低鈣劑外滲率尤為重要。目前雖有少部分關于此方向的研究, 但還相對模糊, 并沒有詳細而全面闡述干預的方法?;诖耍?本文從家屬溝通、藥劑檢查、輸注位置選擇、監護觀察、藥劑沖洗、外滲處理等6個方面對小兒靜脈輸注鈣劑進行護理干預, 研究其預防鈣劑外滲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科室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60例靜脈輸注鈣劑患兒, 男35例, 女25例, 年齡7~18個月, 平均年齡(13.28±3.43)個月。納入標準:進行靜脈輸注鈣劑的患兒。排除標準:①臟器功能不全;②皮膚大面積潰瘍;③自身免疫性疾病。
1. 2 方法 對患兒先進行前期護理干預, 再進行鈣劑輸注。前期護理干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家屬溝通:向患兒家屬說明病情實際情況, 并告知相應的治療方法, 詳細講述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獲得家長同意, 并時刻關注患兒的狀態, 取得進一步信任, 為順利開展治療做準備。②藥劑檢查:認真查看相應藥劑的日期、使用方法、用藥步驟, 對出現變色、渾濁的藥劑放棄使用, 每次使用的藥物現配現用, 并進行詳細用藥記錄。③輸注位置選擇:優選上肢靜脈進行輸注, 先進行輕柔, 并涂搽皮膚消毒液, 一次穿刺成功, 避開靜脈瓣、關節及反復穿刺部位, 不使用下肢及頭皮處靜脈。④監護觀察:對患兒進行不間斷守候, 主要觀察鈣劑輸注部位、心率、胃腸道反應, 告知家長一起進行觀察, 并詢問患兒相關情況;床頭掛防外滲牌, 提高全科醫務人員的警惕, 人人加強觀察。⑤藥劑沖洗:輸注鈣劑前后, 用雙倍稀釋的等滲鹽水沖洗, 減少鈣劑的刺激。⑥外滲處理:先備好硫酸鎂等藥品, 發生外滲時立即停止輸注, 回抽藥液, 再用50%的硫酸鎂進行濕敷, 直至腫脹消失;或用土豆切成0.5~1.0 cm的薄片, 貼于患處, 用紗布及膠布固定;外搽喜遼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并輕輕按摩, 效果會更好, 記錄腫脹詳細情況, 處理時反應要迅速, 保持鎮定, 動作熟練, 獲得患兒家長信任, 并講述相關情況, 讓家長放心。endprint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外滲皮膚損傷程度, 對患兒輸注部位進行外滲評估, 是否有紅、腫、熱、痛及醫源性鈣鹽沉積(鈣鹽沉積表現為在輸注部位皮膚消腫后形成邊界清晰的硬結[2]。
2 結果
1例患兒出現輸注部位紅腫, 其主要原因是躁動導致的針頭偏移, 經及時處理, 硫酸鎂濕敷消腫后外滲部位無硬結, 鈣劑外滲率為1.67%(1/60), 無鈣鹽沉積現象。
3 結論
鈣劑外滲受多方面因素控制, 主要可以分為患兒自身因素、家長因素、藥物因素、護理因素幾大類。①患兒自身因素:血管較細, 分布淺, 內皮細胞發育不全, 通透性較好, 且在穿刺過程中易出現損傷, 進而導致外滲;②家長因素:缺乏鈣劑外滲相關專業知識, 不能及時識別輸注過程中的鈣劑外滲現象, 延誤時間;③藥物因素:鈣劑本身具有較好的滲透性和較強的刺激性, 其中的鈣離子不易被吸收, 對組織細胞進行刺激, 引發溶酶體破裂, 進而出現自溶;④護理因素:護理人員經驗不足, 體位不當, 不能一次穿刺成功, 輸注過程中觀察不夠仔細, 缺乏責任感, 不能夠及時處理外滲情況[5]。因此, 應在早期進行護理干預, 告知家長鈣劑外滲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 詳細分析患兒、藥物特點, 培訓護理人員, 強化責任感, 將有利于降低鈣劑外滲率, 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驗證。
早產兒因甲狀腺功能發育不完全及母體體質的影響(如母親患有糖尿病、維生素D不足等), 在降鈣素水平過高、缺氧、窒息以及圍生期異常條件下易出現血鈣偏低(<1.8 mmol/L)的現象, 主要表現為驚厥抽搐[7-10]。靜脈輸注鈣劑是治療低血鈣最有效的方法, 通過靜脈直接補充體內鈣離子含量, 提高機體止血、抗驚厥、抗過敏能力, 在醫學上應用較為廣泛。但由于鈣劑滲透能力好、刺激性強, 加之患兒血管內皮細胞發育不全, 在輸注過程中常出現鈣劑外滲的現象, 導致輸注部位局部皮膚損傷, 給患兒帶來附加疼痛, 甚至出現永久性瘢痕, 進而引發醫療糾紛。
早期護理干預是現代醫學中的重要手段, 在改善療效方面有顯著效果。本文將早期護理干預應用到小兒鈣劑輸注中, 從家屬溝通、藥劑檢查、輸注位置選擇、監護觀察、藥劑沖洗、外滲處理等方面進行干預, 其中與患兒家長溝通較為關鍵, 應注意用較為親切的語氣, 保持耐心, 獲得家長的信任, 為治療工作開展打好基礎;輸注位置應選擇靜脈直、粗且彈性好的血管, 盡可能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 穿刺過程中要沉穩而自信, 給患兒家長信心, 進而提高信任;監護觀察過程也尤為重要, 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兒狀態, 及時處理外滲情況, 避免給患兒造成過大的傷害, 引起不必要糾紛。本次研究中1例患兒出現輸注部位紅腫, 其主要原因是躁動導致的針頭偏移, 經及時處理, 硫酸鎂濕敷消腫后外滲部位無硬結, 鈣劑外滲率為1.67%(1/60), 無鈣鹽沉積現象。
綜上所述, 對小兒靜脈輸注鈣劑進行早期護理干預效果明顯, 有效地預防了鈣劑外滲, 降低了鈣劑外滲率, 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徐友芳, 鄭海璇, 張瑩, 等. 循證護理在新生兒靜脈輸注鈣劑預防外滲中的應用. 全科護理, 2012, 10(32):2990-2991.
[2] 胡時先. 施行早期護理干預對小兒靜脈輸注鈣劑外滲的預防效果觀察. 當代醫藥論叢, 2014(10):13-14.
[3] 陸貝, 王玲. 小兒靜脈輸液藥物外滲的原因及護理干預方法探討. 當代護士旬刊, 2017(4):127-129.
[4] 王靖, 李莉, 翟榮君. 靜脈輸注非化療刺激性藥物外滲的護理干預. 黑龍江醫學, 2013, 37(5):342-344.
[5] 謝玉香. 小兒靜脈輸液中的護理干預效果. 中國醫藥指南, 2012(35):631-632.
[6] 黃橋, 張詠梅, 宋凌霞, 等. 早期護理干預預防小兒靜脈輸注鈣劑外滲應用效果的系統評價.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4, 30(9):1-3.
[7] 晏玲, 楊莉, 青旭蓉. 新生兒靜脈輸注鈣劑外滲預防措施探討.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7, 3(1):80-81.
[8] 宛翠秀, 張鳳琴, 王忠芳. 兩種早產兒靜脈輸注鈣劑方式對預防鈣劑外滲的效果比較. 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 2013, 33(9):
1063-1064.
[9] 李玲玲. 預見性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輸入鈣劑外滲的療效.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44):8819-8820.
[10] 王長芹, 李忠梅, 郭玉艷. 預見性護理干預對小兒輸入鈣劑引起皮膚癥狀相關因素的影響. 中國臨床實用醫學, 2010, 4(6):243-245.
[收稿日期:2017-06-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