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開幕會上的報告令人振奮,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感到驕傲,作為一名軍人我感到自豪,作為一名黨員我感到光榮。
習總書記在報告中全面深刻地論述了十八大以來我國所取得的各項成績,尤其是在“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章節中,深刻闡述了文化的新地位、新作用和新要求。報告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關鍵詞是,“初心”“使命”和“新時代”。
習總書記在報告中對文化工作者提出五項要求,即“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和“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
我們作為主旋律的文藝工作者,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自信在心、人民是根、創新為本、理想是魂的創演理念。在新時代,創作什么樣的作品,引領什么樣的時尚,為我們提出新的課題。文藝工作者要拿作品說話,好的作品需要創作者提高學養、涵養、修養,必須有自己的獨特見解,追模古人得高智,別出心裁又一家。愛國是我們永恒的創作主題,真、善、美是藝術工作者的信仰,創作者“下去”,作品才能“上去”;只有心系百姓,貼近生活,才能創作出人們真正喜愛的作品。不忘初心,肩負使命,跟上新時代,歷史要求我們,作為人民的藝術家,必須創作出符合時代的偉大作品,為歷史交響留下一個音符,為主要樂章奏響一段旋律。藝術家要堅持工匠精神,要有學識、有認識,最重要的是我們的作品要跟觀眾達成廣泛的共識,“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學的最高境界就是共鳴,要想在受眾中產生共鳴,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在歷史的長河中,文化作品要想留下印記,必須要創新,光有生活也是不夠的,要來于生活,高于生活,創作出“人人心中有、他人筆下無”的優秀作品。我個人認為,創作一個好的作品,就是一個把握“度”的過程,我把它列為“創作十度法”,即“角度”“尺度”“維度”“高度”“深度”“厚度”“亮度”“溫度”“力度”“態度”。角度要新,尺度要準,維度要延,高度要真,深度要實,厚度要豐,亮度要柔,溫度要暖,力度要綿,態度要端。在“十度”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態度”,也就是說,創作者的立場站在哪里,為誰說話,為誰謳歌。
今天,在以習近平為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我們文藝工作者要緊跟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為時代而歌,為祖國而頌。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中,擼起袖子加油干,繼續干,干得更好,借助十九大的東風,發揮軍隊文藝工作者的帶頭作用,拿出符合這個時代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