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軍
摘 要:伴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也逐步進入課堂,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勃勃生機,它有力地完善了傳統教學手段難以操作的教學環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更具有獨特的作用,它圖文并茂、聲情俱全,又能完美地實現人機交互。而且網絡技術還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豐富的教學資源,有效地豐富了學生的視野,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課堂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 多媒體技術的特點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媒體,它能夠與學科課程進行有效地結合,也具有三個極為寶貴的特性:一是它能夠為學生帶來多樣化的外部刺激,這種刺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在知識的獲取與保持方面,這種刺激都是極為重要的。實驗證明,多種感官的刺激能夠獲取多達95%的信息量,相比傳統教學中教師單純的講述,這種學習方式所收到的效果更好。二是它具有豐富的內容與龐大的信息量,一張U盤就能將多次講課的內容涵蓋其中,學生可以從不同的側面去了解同一個知識點,幫助學生大量接觸文學,拓寬他們的視野。三是它的人機交互性,這也是其他媒體所不具備的優勢。這一特性使得它能立即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
二、 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必要性
(一) 豐富學習資源,拓寬獲取知識的途徑
語文學科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同時,它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也是非常緊密的。這就是語文知識面寬的主要原因。由于語文的知識面廣,致使課堂教學中教師難以預料的課堂問題較多。因此,上課之前教師應做充分的準備,搜集大量的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知識材料。在傳統教學中,由于教學資源的匱乏、信息量的缺少,教師只能單一地依靠教材和教案獲取相關信息,然后組織教學,所以教師經常會遇到無奈之舉。多媒體技術不但豐富了教學資源,而且使教學資源得到了有效整合,為語文教師解決了諸多難題,上課所需的資源都可以通過網絡技術進行搜索,真正解決了語文教師面對的查資料難的問題。
(二) 優化課堂教學,提升語文課堂效率
傳統的語文課堂由于技術和設備的缺乏,只能靠一支粉筆和教師的語言、肢體表達來完成教學。這樣的語文課堂極為枯燥、乏味,失去了生機和活力,其魅力更是大打折扣。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為我們的語文課堂注入了新的血液。它能使抽象知識形象好,枯燥知識情節化,復雜知識簡單化。它有效地改善了學生的學習環境,優化了課堂教學,提高了課堂效率。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多媒體在豐富教學內容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它能夠使所學內容以更為豐富、多樣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就能夠更為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想象力更為豐富,提高他們的各項能力。除此之外,多媒體還可以呈現歷史人物、世界景觀等,那些極為抽象的概念經過了多媒體的轉換就會成為具體化的內容和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由于多媒體具有靈活多樣的形式,能夠更為具體地展現教學資源,也能夠輕松實現資源共享,因此,無論是傳播名師的講座,還是實現教師之間的教研與交流,都為教師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并有效地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弊端
我們所生活的時代正處于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各行各業都在向智能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我們的教育事業也不例外,觸控一體機等多媒體及網絡設備迅速走進課堂,為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帶來很多便利,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弊端,所以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 過多運用多媒體,就會削弱教師的示范作用
多媒體的確有獨特的優勢,它能演示出人體無法完成的情態,在它的輔助下,學生學習語文簡直是一種欣賞。在長期的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完全用多媒體來呈現教學過程,板書不見了,教師的范讀取消了,肢體語言更不存在了。長期下去,雖然學生能夠接受知識,但是教師的示范作用卻削弱了,教師魅力也就有所折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的運用多媒體技術,還要發揮自身的優勢。多媒體和粉筆一樣,它只是教學的輔助工具,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師行為和其他教具。
(二) 多媒體的無節制應用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創新
多媒體技術雖然能夠很好地將抽象知識形象化,如果我們頻繁使用,使抽象知識過于形象,學生一目了然,我們看似效果很好,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腦的時間就十分有限了。所以過于頻繁的運用多媒體會使學生的思維僵化。另外,如果教師無節制的運用多媒體技術,而忽視自身的演示作用,這不但削弱了自身的演示能力,更可怕的是影響了學生的書寫能力和技巧。書法是我們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中國人形象的標志,所以,課堂上教師的范寫非常重要,這是多媒體無法完成的。
四、 多媒體技術在語文學科中的應用原則
任何工作的開展都應該有章可循,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也是如此,我們必須遵循多媒體的使用原則。各個學科之間都是有著很多聯系的,語文也是如此,我們必須將多媒體與語文學科有效地結合起來,以濃重的時代特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伴隨著高考改革的步伐,語文學科的基礎性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就必須致力研究如何使學生有效地獲取語文知識,并學會運用語文知識。
在這個傳授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研究本學科的特點,制定出科學的教學目標,關鍵是教學步驟的制定,在這個過程中多媒體技術的引入極大地促進了語文教學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一篇故事的時候,教師可以在熟知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在網絡上搜索到的相關知識,如作者的圖像、作者的出生年代、作品,每一句詩句的解釋與分析,還有這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等,然后再把這些材料制成PPT,這樣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現給學生。學生們在聲情并茂的課堂氛圍中學習興趣就會大增,他們會在學習興趣的支配下積極探索、大膽想象,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很有益處。
總之,作為執教者,一定要不斷學習新教法、新理念,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并能夠依據學生的發展狀況和教育形勢的變革來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確立相應的教學目標,將多媒體技術科學地運用于課堂教學。這樣,教學資源就能夠有效整合,不僅拓寬了學生視野,而且使學生學得更有趣,同時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也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