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良
摘 要:數學教學要注重學生智能的發展,重視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興趣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近年來,我在新課程教育思想的啟發下,進行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探索與嘗試。興趣教學是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發展規律,采用靈活多樣的趣味方式,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和趣味中接受數學知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
一、 創設趣味教學的樂學氛圍
小學數學教學,不管是課外還是課內,都要為學生創設樂學氛圍。經常利用課內外時間,給學生講中外數學科學家的故事,以及趣味數學知識,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經常告訴學生,數學像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只要你踏進它的大門,隨時隨地都會發現許多趣味無窮的東西。經常鼓勵學生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把趣味數學帶入日常生活。在教學鐘表的認識時,可以引入一些趣題,如:請畫一條線把鐘面上的數字分成兩部分,使兩部分的和相等。又如,一座時鐘,幾點敲幾下,每半點敲一下,一晝夜一共敲幾下?通過這樣的練習,鞏固了加法的練習,開發了智力,同時還激發了學生對學習鐘表知識的興趣。
二、 風趣幽默的語言是趣味教學的基礎
幽默是一種潤滑劑,有利于情感的調動。風趣幽默的語言能吸引人們注意力,并給人以深刻的認識。同樣,風趣幽默的語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特別是在趣味教學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課堂教學,要有幽默,要有笑聲。如我在教學千米和千克的初步認識時,發現部分學生將“千米”寫成了“千克”。我便若無其事地對一個有錯的學生發問:“從我們學校到鎮衛生院有多少千克?”這個學生莫名其妙答不上來,其他學生大笑,我又問一學生:“你體重多少千米?”又是一陣哄堂大笑,我又問:“你們笑什么?”學生說,老師你把單位搞混了,我說,是呀,單位名稱混了,意思就變化了,我們有的學生就是這樣的。這樣一來,出錯和沒有出錯的,都對“千米”和“千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三、 采用靈活多樣的趣味教學方式
趣味教學的方式很多,有時一個故事,一個游戲,一首兒歌,一場競賽,甚至是一段音樂等,都能創設出一種催人奮發的情境,讓人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興趣增加。
(一) 富有生動趣味的故事。
小學生都喜歡有趣的故事,因此用趣味的故事教學,不僅能吸引學生進入學習境界,也符合學生的形象思維及記憶特點。如在教學一道應用題的多種解法時,我給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從前,在一個村子里有個叫山田的兒童為地主放牛,山田很聰明,地主想扣他的工錢,便出了一道自認為很難的題(出示應用題),讓山田做出來,每做出一種解法給三個月的工錢,山田不僅得到了應得的一年工錢,還多得了三個月的工錢,你來試試看,能得到多少工錢?
(二) 愉快的趣味游戲
游戲是小學生最感興趣的活動。如果把枯燥無味的數學寓于游戲之中,通過游戲獲得知識,那么學生獲得的知識將是輕松愉快的,而且感受深刻。如在學習20以內的加減時,把寫有1——10的兩組卡片及11——20的10張卡片分別分給30位學生,然后先讓持有1——10卡片的任意兩名學生站起來,面向持有其他卡片的學生,算出兩卡片上的數字和之后,持有和答案相同的學生就馬上站起來,站對了就熱烈鼓掌,站錯了就唱一支歌。這樣反復練習,就會使學生在趣味游戲中練習了20以內的加法。
(三) 富有趣味的數學比賽
由于小學生的好勝心較強,因此采用比賽的方式可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比賽的方式多種多樣,比如常用的有奪紅旗、搶答、登山比賽、過五關斬六將等。
(四) 饒有趣味的數學兒歌
兒歌文字簡練,易讀好記,朗朗上口,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在數學中,如果將難記的概念、法則或應用題編成兒歌,就會有利于學生對概念、法則的記憶,或對應用題產生興趣。如在教學練習乘法口訣時,可編成“你拍一,我拍一,三七相乘二十一,你拍二,我拍二,六七相乘四十二”式的拍手歌來教學。出應用題時可編成:“小小假山四個洞,每個洞中三只猴,洞外還有猴4只,算算里外共幾只?”式的兒歌,來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四、 發揮電教優勢,提高課堂趣味性
積極采用電化教學,利用信息化媒體所具有的聲音,色彩等特點,使教學內容直觀生動,激發興趣,豐富想象,并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分析、綜合能力。如:低年級可利用電子白板、投影儀、計算機等,通過課件、動畫片進行新授教學或大量的口算練習,使新授或練習變得生動活潑、具有趣味性。在教學3—1=2時,可先在投影片上打出三只小鳥,利用技術,飛走了一只小鳥,請同學們直觀看到還剩下幾只小鳥?
五、 揭題引入,激發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導入新課時,教師要以簡明而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的語言提示這節課所學內容。常用的揭題方法有:設疑法、引言法、欣賞法、看圖法或看錄像法、演示法等,不論用何種方法,都要精心設計,達到喚起學生濃厚興趣的目的。
六、 感知教材,學習方法
在激發學習興趣,創設情境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感知教材,這是教學目的的展示,這一環節應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了解大意。最后教師要講解,突破重點和難點。
七、 把感情投入在每位學生身上
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總會有好壞之分,作為一個教師,你不能有所偏愛,更不能有所歧視,教師的偏愛和歧視正是班級不團結甚至是學生和教師產生對立的因素,所以我呈現在學生面前的總是愛心一片。不因一個同學好而情有獨鐘,不因一個同學壞而嗤之以鼻。比如,許多老師都認為王軍很搗亂,我經過觀察,他在學生中有一呼百應的能力,有時影響班干部組織班集體活動,并且發現他很聰明,只是學習成績差。每次上課,我在心里總是提醒自己把這位學生當成一位學習優秀的學生,當他不聽講時,我就暗示他,每節課我都讓他回答問題,答對了,及時給予表揚;答錯了,耐心指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