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宗琴
摘 要:在新課程的引導下,我們對課堂教學進行了“有效”“高效”的探索,也積極地推行“先教后學”模式,在多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對課堂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也從中取得了很多的令人欣慰的成績。筆者認為,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教師自身就要具有較強的改革意識,不斷地對課堂教學進行創新,從更深層次進行備課,精心組織課堂教學,為高效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結合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筆者談一點淺顯的看法。
關鍵詞:新課程;語文課堂;創新
一、 教師要多學習新課標,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所在。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的主要責任就是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這樣學生就能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學會學習。然而,很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沒有很好地踐行新課標理念,“滿堂灌”仍然是他們經常采用的教學方式,有的教師甚至唯恐自己的講解不詳細,學生沒能明白所學知識,就不遺余力地進行灌輸,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沒有任何思考和吸收的時間。這些教師的教學行為所反映的問題并不是他們的教學方法,而是他們的思想觀念,因為這些教師從心里就不相信學生,覺得學生沒有足夠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果這些教師的思想觀念不進行轉變,我們的教學改革就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一直在原地打轉。因此,要想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師就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對自己的思想觀念進行變革,具有改革的勇氣與創新的意識,相信學生,給學生足夠的空間。
二、 深入備課,為高效課堂提供堅實的基礎
深入備課是教師必備的一項能力,無論課程改革進行到哪個地步,深入備課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吃透教材,深入研究課程標準,這樣才能對學生實施有效的引導。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必須從兩個方面進行準備:一是要對文本進行深入、透徹的解讀。“深入”目的是要“淺出”,教師要從整體上去把握教材編寫者的意圖,這樣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教材。教師只有更為深入地鉆研教材,在課堂教學中才能更為得心應手。
二是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研究。教學活動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單邊活動,而是一個師生之間雙邊互動的過程,施教的根本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點撥,使學生開竅,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要想做到這些,教師就必須全面地了解和研究學生,對于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能力、內心需求有一個全面的掌握。如果某些內容學生已經掌握,教師就不用再去“炒冷飯”,否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就很難有什么提高,學習起來也會覺得味同嚼蠟,對語文學習產生厭煩感。
三、 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組織
(一) 將本課的學習目標展示給學生
在上課之前,我們可以先向學生展示本課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三維目標的要求進行精心設計,力爭做到精、實、準。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明確本課學習的任務與要求,學生的學習才能更有針對性,更有方向。如進行《留學巴黎》的學習時,筆者是這樣為學生設計教學目標的:①閱讀課文,了解作者艱苦的求學歷程。②體會作者堅強拼搏的精神與強烈的愛國情操。③對文章中一些富有表現力的語句進行仔細品味。
(二) 指導學生進行課內自學
初中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對其進行指導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明白應該怎樣進行自學,自學的目的是什么,需要在自學上花費多久的時間,自學應該達到什么要求,怎樣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檢測。筆者將這些要求總結為“四確認”,即確認時間、確認內容、確認方法、確認要求。這樣,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神力高度集中,促進高效的自學。
如對《留學巴黎》進行自學指導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先進行一番快速、自由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思考問題:①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冼星海的愛國激情?②作者去巴黎留學的目的是什么?③在留學暴力的過程中,作者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與挫折?他是怎樣一一克服的?在自學指導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堅持,如果教師在學生自學前都能給予一定的指導,學生就會學到更多的自學方法,他們的自學能力也會在課堂上不斷地提高。
(三) 利用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
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這兩種學習方法可以合理、有效地結合到一起,共同作用于學生的自學過程中,促進自學與合作效率的提高。筆者經常將學生兩人分為一個小組,四人分為一個大組。在學生進行了初始的自學后以小組的形式相互檢查,如果有什么問題解決不了,就在大組之中進行討論。
完成自學過程后,教師可以利用提問的方式對學生的自學效果進行一番檢查,先讓程度較差的學生回答,這樣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就會最大限度地暴露出來,這也為教師的“后教”提供了充足的準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的合作精神充分調動起來,只要小組之中有一個學生能夠明白,那么所有的人都要應該明白,我們將這種學習方式稱為“兵教兵”。如果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遇到了整組人都解決不了的難題,教師就要將問題提交給全體學生,組織全班規模的討論,如果都答不出來就由教師繼續點撥和講解。
在進行講解時,教師要靈活運用啟發式教學,將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與教材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抓住本課的關鍵詞,先讀、再悟、后說,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四) 在當堂訓練中進行拓展
當堂訓練能夠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增強課堂教學的時效性。當堂訓練要其實做到對接目標、精選題目、檢測學情。當堂訓練的方法很多,可以是朗讀課文,也可以是摘抄課文中的一些優美語句,或是對經典句子進行仿寫,寫一段小練筆等。這樣做就能夠將聽、說、讀、寫四項內容充分結合起來,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課堂教學進行精心的組織,將“發現真理”的權利交到學生手上,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程度,做好自己的“導航”工作,徹底拋棄以往那種“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重視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并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高效課堂就不再是夢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