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翠萍
摘 要:對提高初中學生課堂參與率這個問題,我是這么看待的。首先你要做一個受同學們愛戴的老師。其次,不要讓他們覺得很害怕你,換句話說就是你要平易近人、近學生,只有跟學生打成一片,你才能俘獲他們的專注度和興趣,不然你的課堂方案再好就是白搭,畢竟,很多初中生還是很內向、害羞的。再次,你的課堂授課盡量要生動有趣,要不然,即使他們再愛戴你,但是面對那了無生趣的話題,他們也不愿意多開口。
關鍵詞:提高;參與度;歷史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133-01
課堂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場所,學生要想高效地學到知識就要參與到課堂之中,在課堂上緊跟老師的步伐,思維和老師一起轉動才能將老師腦子里的知識真正轉變為自己的知識。歷史是文科類的學科,如果只有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不配合,那么課堂將會變得死氣沉沉,學生也無法在課堂上學到知識。傳統的歷史教學,以教師的講為主,或交待事件、人物、過程,或交待歷史發展的演變,有時則布置一些枯燥的題目讓學生思考、回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以旁觀者的心態了解歷史,而不是以身臨其境的態度去親近歷史。因此學生常反映歷史年代多,歷史知識量大,歷史知識不易記憶。而教師也常常抱怨“學生上課聽得有滋有味,而課后卻將歷史知識幾乎忘記殆盡”的局面。
對提高初中學生課堂參與率這個問題,我是這么看待的。首先你要做一個受同學們愛戴的老師,要不然,就算你的備課本寫得再詳實再具體,你自己再認真負責也不管用,因為他們根本不給你面子,要知道,初中生階段是人生中一個很叛逆的階段。其次,不要讓他們覺得很害怕你,換句話說就是你要平易近人、近學生,只有跟學生打成一片,你才能俘獲他們的專注度和興趣,不然你的課堂方案再好就是白搭,畢竟,很多初中生還是很內向、害羞的。再次,你的課堂授課盡量要生動有趣,要不然,即使他們再愛戴你,但是面對那了無生趣的話題,他們也不愿意多開口。
一、把握課堂的每一分鐘
我在課堂上充分把握課堂的每一分鐘,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注重課堂題目的創設,這是引發學生對事件關注的切入口,顯得極為重要。某一重要的歷史事件,它可以通過幾個活動題目來完成,目的是讓學生對事件的理解和認識在活動中一氣呵成,毫無乏味之感。在七年級下冊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中,鄭和下西洋是該課的重點,我通過4個活動題來完成對這一事件的認識。活動一,鄭和下西洋的條件和原因各是什么;活動二,如果你是一名導游,要帶領大家進行一次以“了解鄭和下西洋”為主題的旅游,你該如何介紹鄭和下西洋的概況以及經過的具體路線;活動三,如果你要去探訪鄭和走過的足跡,你能給出一張簡單的路程圖嗎?(從海滄出發,經過的省、市、國家、地區等);活動四,以下給出一些材料,談談鄭和下西洋的影響。以上四個題目的設置,拉近了歷史與現實的距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我在組織課堂討論題時采用競賽法進行,因為初一、初二的學生好勝心強,且喜怒易于表露,采用競賽方式易激發他們思考、回答問題的欲望。如搶答法、分組競賽法等。在學習三國鼎立一課時,學生對三國時期一些主要歷史人物已有一定的了解,他們從小說、電視劇中已“認識”了這些人物。課堂上,教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講述這些人物故事及對人物的評價,如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等;并進行比賽、競爭,看看哪些同學講得更精彩動人,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師生在歡聲笑語中上完一堂課。
二、充分利用教材
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活動與探索題及活動課,是新教材較之舊教材新穎、實用的地方,對于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有很好的作用。七年級下冊活動與探究題:辦歷史小畫報“宋詞內容廣泛,選一首你喜歡的宋詞,配上一幅山水式景物畫,或幾位同學合作為辦一期介紹宋詞的小畫報”。以上這兩道題頗受學生歡迎,正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學歷史,在畫中了解歷史,有助于學生保持對歷史的愛好和興趣,增強學生對歷史課堂的參與性。
三、挖掘學生的閃光點
要善于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無論采取何種方法教學,教師始終要保持平和的心態,用慈愛的眼神、鼓勵性的言語去激勵學生,為學生的點滴進步喝彩加油。特別是對學困生應付出更多的關愛,如,課堂上布置淺顯易懂的問題請學困生回答,讓學困生得到表揚的機會,讓他們享受到取得成績的喜悅之情,體會到教師的關愛和照顧,明白他們不是“被遺忘的角落”。 例如,七年級的某位學生在上學期時無心讀書,上歷史課時常心不在焉,經常故意調皮搗蛋以此吸引我的注意,或以此尋開心,但他又不愿接受教師和同學的教育和幫助。面對這樣一個學生,我沒有把他視為另類,而是主動地接近、關心、愛護他,并注意觀察其各方面的表現。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多媒體走進了課堂,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地利用好多媒體,讓多媒體在課堂上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下載一些歷史紀錄片讓學生觀看,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很少有機會看視頻,老師為學生播放一些歷史劇,學生一定會很積極地去觀看。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視頻為學生講解知識,還可以做一些課件,課件的內容包括知識講解和課堂問答部分,教師先用幻燈片為學生展示知識,再讓大家根據所學的知識回答幻燈片上的問題。教師在做幻燈片的時候可以融入一些學生喜歡的元素,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這種教學方法新穎而且有創意,告別了傳統的教師在講臺上講課的教學方式,給學生一個全新的課堂。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對這種教學方法一定會覺得很新鮮,相信學生一定會很喜歡這種教學方法,積極地參與課堂。
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就是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只有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才能在課堂上認真地學習新知識,在課堂上將知識掌握好。如何提高學生的歷史課堂參與度,是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永恒的話題,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1] 蔡曉玲.淺談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果的幾種方法[J].才智,2009(09).
[2] 劉豐憲.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優化初中歷史教學[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09).
[3] 溫金香.淺析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09(S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