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美
摘 要: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興趣,活躍他們的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培養學習興趣,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
關鍵詞:提高;小學生;英語;興趣
引言
只有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因此學校要重視英語興趣的培養。教師要有愛心,有熱情,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課堂教學評價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教師要多運用鼓勵性語言對學生進行鼓勵。重視課堂上的交流和溝通,并且要利用課下的時間與學生拉近距離,課外活動能給師生之間創造更多的機會互動。明確英語學習目標、點燃英語學習熱情、注重興趣保持訓練,使小學英語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一個成功的老師,不只是專注如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我在學校教了十年的英語,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剛開始參加工作的時候,由于缺少教學經驗,課堂上只是讓學生讀單詞,讀課文。課堂上過于乏味,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教學效果很不理想。
通過這幾年的教學經驗的總結, 對于如何提高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我想提出以下幾點改進的方法:
一、 小學生對英語感興趣的前提是對教這門課的老師感興趣,所以要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
關心愛護學生,不打罵、不責罰學生,積極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會上課,能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愛上學習。
二、 希望校領導能重視英語這門課程,確保課時數
小學生的記憶特點是學得快忘得快。舉個例子:今天我們學了幾個單詞,在課堂上掌握的效果很好,學生們都能聽、說、讀、寫。但是如果要隔一天才能上下一節課,在這期間,學生的書都是在書包里睡覺,所學的知識不能得到及時的鞏固和復習,等下次上課的時候,又是從零開始,不但學生的自信心會受到打擊,老師也一樣,也許要懷疑自己,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學生一旦失去了學習興趣,英語課就很難開設好。所以最起碼讓學生天天能見到英語老師,能把英語書從書包里拿出來。
三、家長要改變思想,正確引導孩子把英語和語文、數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如今大多數孩子的家長平時上班很忙,所以孩子們大多在爺爺、奶奶、姥姥或姥爺的監護下成長。而老年人的思想是讓孩子吃飽穿暖就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有的老人能關心孩子的語文怎么樣,數學怎么樣,但英語也不懂,所以幾乎沒有對英語的概念。有的家長是上了中學才開始學英語,大多數覺得英語是很重要,但是想學好卻是不容易;還有的家長很重視,盲目的給孩子買英語學習工具,現在的學習工具大部分都是美其名曰:“在玩中學”,參雜一些游戲成分,孩子好奇心重,自控能力差,不但沒能得到有效的運用,反而讓孩子沉迷于游戲中,使學習成為一種負擔。孩子需要家長用心去愛,家長們對孩子要有責任感,要正確引導孩子把英語和語文、數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四、 聯系生活,讓學生感知英語的重要性
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的公廁大部分都標有men/women,很多孩子都不認識,像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就在我們周圍的英語,家長可以及時的告訴孩子,讓孩子覺得學習英語是非常有用的,只有從思想上改變了,才能對英語感興趣。
五、 教師要以終生學習為天職,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
在英語學科中,年輕教師的隊伍比較大,對孩子們缺少愛心和責任心,遇到問題缺少耐心,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業務水平也不高,知識結構單一,缺乏管理和應變能力,整體水平有待提高。如果想提高教師的素質,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對孩子多點愛心和責任心。其次可采取在職學習,通過電視或網絡進行培訓或繼續教育。
六、 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教無定法。小學生的年紀小,知識結構不完整,一般在英語教學中采取談話教學法。但教學對象、內容以及學生的多變性和復雜性又要求我們既要注重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又要重視教學方法的藝術性。
教學內容要直觀形象,如水果、運動、玩具、家庭成員等,可以采取簡筆畫、圖片、實物、單詞卡、多媒體及TPR等教學法。
在教讀的時候可以采取豐富多樣的形式,例如:boys, girls,one by one 等,這樣會讓學生有競爭意識。看誰讀的最好,聲音最響亮,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的欲望,這樣教學內容就很容易被學生吸收。
課堂教學評價也不能忽視,教師在教學中應給予足夠重視,教師應多采用鼓勵性語言,如:Good! Very good! Great! Wonderful!或用小獎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七、 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搞好教學、做好教育工作的必要條件。現在的孩子接觸誰多就和誰親,語文數學老師只帶一個班,所有時間、精力都在他們身上,經常接觸,他們的話可能就是“圣旨”,而英語教師就不同了,一人帶幾個班,每周每班3節課。有的時候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根本沒有時間和學生交流,所以師生之間很生疏,師生關系不親密,所以教學任務很難較好的完成。教師要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才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要用尊重、理解、信任、關懷去充實,用愛去溝通,在交往中,不僅要重視課堂上的言語溝通和信息交流,而且要注意課下的相互作用,課外活動能給學生和教師之間更多的互動機會。
八、 營造良好英語學習環境
學習環境是很重要的外在條件。若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多媒體教學可以展示動聽的聲音、生動形象的圖像和豐富有趣的動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結合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延伸課堂的知識,拓展學習的知識量,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學習英語。也可以自編Lets chant,讓學生在唱中學。小學英語課程中也會出現語法,但新課標不允許在教學中提到語法,但是還是要進行講解,避免學生混淆,我們可以采取編口訣或順口溜的方式,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記住了。
課堂教學不能脫離實際生活,比如學習衣服類課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衣服從家里拿來和同學一起分享,這樣在課堂教學中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生就可以輕松地掌握了各種衣服的名稱,并且可以組織小組活動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做出自己心目中的最喜歡的衣服,并且組織參加班級時裝表演秀,讓學生扮演小模特,既體現了學生的價值,也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習興趣也更加濃厚。
在班級可以開展“一對一”活動,優生幫差生,既可以減少老師的工作量,還可以培養優生的自信心。給學生當 “小老師”的機會,優生可以在早上帶著大家一起讀,讓學生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和積極進取的班風。
在課外,可以采取各種方式鞏固教學。班級黑板報可以建立固定的英語板塊,內容可為英語學習方法、英語名言名句、英語小故事等欄目,英語角可以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業和進步的學生名單,這樣既表揚了這位同學,也給其他學生提出了要求,要向優秀的同學學習。要求學生留意生活中有英文的地方,比如,電視欄目中英語的說法、公共汽車報英文站名的時候等,開辦興趣小組,如表演、制作等,教師也參與其中,可以促進師生關系和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更具親和力,讓學生喜歡老師,喜歡這門課,才能使教學任務能更有效的完成。
回顧教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以及在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中取得的一些經驗,我認為:小學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不僅要在學習初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要盡力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西方有句諺語:“孩子是朝著大人鼓勵的方向前進的。”總之,興趣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所在,學習英語要以興趣為先。所以作為英語老師,在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和保持學生對英語老師的興趣,從而也會對英語這門學科感興趣。明確英語學習目標、點燃英語學習熱情、注重興趣保持訓練,使小學學習英語也能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參考文獻:
[1]柯東霞.交流與互動——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主旋律[J].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2005.
[2]劉玉紅.英語課堂教學生生互動模式管窺[J].教學與管理,2010.
[3]陳麗清.新的英語教學模式——民主與互動性教學[J].語言與文化研究,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