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現階段的幼兒音樂教師也開始面臨著重要的挑戰。對于鋼琴教學來說,可以將學生培養成為創新型、高素質以及人文修養高的幼兒教師。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堅持做好改革與創新工作,及時更新教育理念,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效果,保證課堂組織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專業修養,以此來滿足未來的工作崗位需求。基于此,文章針對幼師鋼琴教學組織策略的改進與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進行了簡要闡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幼師鋼琴教學;組織策略;改進;學生專業素養;提升思路
對于幼師音樂專業來說,作為重要的課程就是鋼琴教學。且鋼琴也被稱之為是“樂器之王”,有著極強的優越性,但是怎樣提高幼師鋼琴教學的實效性,幫助學生可以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實現長遠的發展,就成為了現階段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同時也是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重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從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上入手,實現個性化的組織教學工作,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質量。
一、現階段幼師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家庭來說,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最為關鍵的環節,也正是受到這一背景的影響,幼兒教育也開始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世界各國也開始通過早期學前教育來解決存在的問題。在這一背景的影響下,幼兒教師的培養就成為了教育中的核心環節。但是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幼師學校中的學生往往在入學前并沒有接觸過多的因素,這樣在音樂基礎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加之受到學生層次較大的影響,使得鋼琴教育存在著較多的問題。
一些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并不高,從小也沒有接觸過音樂藝術,對音樂的認識也僅限于流行歌曲上,在學習鋼琴課程的過程中,只能將其作為一,門普通的課程來進行學習。另外,一些學生自身雖然基礎不足,但是對音樂學習有著極為濃郁的興趣,尤其是在學習鋼琴課程時,在入學前就充滿了期待感。個別學生自小就接觸了音樂,甚至還進行過鋼琴學習,在入學后在學習鋼琴上也就具備了一定的優勢。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使得幼師鋼琴教學存在著較大的難度。且在傳統的幼師鋼琴教學中,往往屬于基礎性的課程,在教學中大多是采取了集體課的方法,這樣也就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藝術底子等情況進行調查,雖然這種教學方法具備了一定的優勢,但是由于學生層次不同,所暴露出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如一些學生學不會,一些學生早就學會了等現象[1]。
其次,通過調查可以看出,許多學生對鋼琴課的學習興趣并不高,這樣也就降低了鋼琴教學的效果。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課堂教學模式比較陳舊,從而使得課堂的創新性嚴重不足。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許多學校中的鋼琴教學課時安排上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這樣也就忽視了學生日常訓練的效果,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也采取了統一教學的方法,不僅難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同時也使得資源閑置或是不足等問題極為嚴重。另外學生的學習動機及目標也存在著不明確的現象,這樣也就使得學生并不能明確為了審美進行學習,從而也就使得學生并不知道為了什么要學習。針對這一現象,就要對鋼琴教學模式進行整合,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對教學資源與學習資源進行分析。如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合作與直接教學的組合,通過觀察,備課與上課也可以被看作是直接與課堂經驗教學上的組合。通過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與整合,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當然也可以在整合的基礎上來進行全新的重組。按照學生的音樂素質與學習情況來對學生進行分析,將集體授課的模式轉變為小集體的教學方法。或是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鼓勵學生實現相互幫助,通過相互監督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2]。
二、幼師鋼琴教學的實效性
教學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就成為了教師首先要思考的問題。通過調查可以看出,現階段幼師鋼琴教學中存在著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的現象,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因素也相對較多。所以在教學中想要提高幼師鋼琴教學的實效性,就要幫助學生對鋼琴教學形成正確的認識,如通過自彈自唱等來進行教學,這樣也可以充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如在一些音律活動或是游戲活動中,幼師只有真正理解好其中的重點與要點,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找準側重點。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及時向學生傳遞其中的情感與內涵,給學生預留出充足的時間來讓學生進行學習,同時還要挖掘出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通過不斷的探索與研究,以此來感受到學習鋼琴知識的樂趣。如果單純借助教師的教學,是難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的,所以就要讓學生自己參與到學習中去,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工作,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3]。
三、幼師鋼琴教學組織策略
(一)素養為主,技能為輔,幫助學生實現學以致用
對于幼師鋼琴教學來說,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并不能從演奏級別上看出來,也不是受到幼師對教學課程是否具有清楚認知等方面來進行的。因此,在幼師鋼琴教學中到底應該怎樣教學,怎樣才能讓學生將所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就成為了教師首先要思考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堅持從素養上出發,借助技能來確保教學的準確性,為學生的有效學習奠定基礎。其次,是要確保教學過程上的統一性與專業性,為了滿足教育質量的目標,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就要堅持從教學重點入手,避免將教學過度浪費在曲目練習的數量及樂曲彈奏的級別上,而是要積極主動對教學方法與模式進行創新。如果直接向學生展示較高級別的曲目很容易嚇到學生,同時也會加大學生的學習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做好實際引導工作,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彈奏的技巧,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自彈自唱,彰顯出自身的優勢,讓自己的才能展示在其他學生的面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鋼琴學習中去。教師在選擇課程內容的過程中,也要做好分類選擇工作,篩選出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學習的曲目,引導學生掌握好不同的伴奏知識,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4]。
(二)做好因材施教工作,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樂趣
對于現階段的幼師學生來說,在構成上也是比較復雜的,如城市、農村、男女比例,鋼琴基礎高低等。另外,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身體素質等方面也存在差異。如一些學生的手指比較靈活,或是一些學生左手靈活性不足等。對于幼師來說,大多是已經成年的了,這樣也就限制了其身體技能上的培訓攻堅,也難以讓自身外在上有較大的提升。所以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及時對學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鋼琴知識的樂趣,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不同問題來讓學生練習相應的鋼琴去。從技術上來說,也要堅持從全局的角度出發,做好難易程度的劃分與完善工作,突出教學的實用性。通過讓學生自主進行選擇,也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要及時參與到學生中去,與學生一起制定出想一個的訓練計劃,從而保證鋼琴樂趣的搭配效果。只有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學習中去,才能鞏固好所學習到的知識,從而對鋼琴學習產生出完善的認知[5]。
(三)借助激勵策略來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現階段的鋼琴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所以也就需要教師及時對學生進行激勵教育,以此來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確保鋼琴教學的效果。在幼師鋼琴教學中,教師常常會遇到學生的音樂節奏感不強等問題,這樣也就降低了學生識譜的效果,在學習效果與進度上也難以滿足實際的要求。且在這一現象的影響下,很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還會降低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及時觀察學生,發現學生異常,通過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以此來避免出現差錯。其次,教師想要在鋼琴教學中提高教學的質量,就要掌握好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狀態,幫助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這樣才能參與到學習中去,從而在鋼琴版學習中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影響,并將鋼琴學習作為自己的興趣。此外,在幼師鋼琴教學中還要保證課程設計可以滿足科學的發展需求,結合不同的課程來設計好不同的內容,以此來讓學生認識到鋼琴的魅力。教師也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借助情緒色彩的情境,激發出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對鋼琴知識的理解程度[6]。
四、結語
綜上所述,幼師專業的學生不僅是教育中的接受者,同時也是未來教育中的實踐者。因此,在教學中要做好教學引導工作,幫助學生理解好學習鋼琴知識對自身未來發展的影響,同時還要擺正自身的地位與角色,樹立起良好的發展目標,提高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迎,吳培.幼師鋼琴教學組織策略的改進與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J].學周刊,2014(11):229.
[2]辛勍昀.淺析幼教專業鋼琴教學的組織特色和素質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52):78.
[3]徐莉.淺談提高幼師鋼琴教學實效性的策略[J].科教文匯旬刊,2012(32):161-162.
[4]李海燕.幼教專業鋼琴教學的現狀分析及改進[J].教育,2017(03):04.
[5]劉宏麗.淺談提高幼師鋼琴教學實效性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4(22):208.
[6]陳淑賢.幼師鋼琴教學中學生回課指導的有效策略探索[J].音樂時空,2016(01):184-185.
作者簡介:朱麗娟(1976.03-),女,河南汲縣人,本科學歷,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