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筠
摘 要:良好的英語思維品質是提升英語學習水平的關鍵,現今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出更多有扎實專業知識基礎、有創新思維能力和語言應用實踐能力的綜合復合型人才,教學課堂已然成為培養學生全方面能力的主要陣地。那么,怎樣在學校課堂的小環境下,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養成良好的英語思維品質呢?本文針對如何推進初中英語課堂初中生英語思維品質的養成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實踐。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課堂教學;英語思維養成
一、 引言
語言是思維表達和傳遞的重要工具,語言依賴于民情風俗、思維習慣所衍生出來的,基于我國國情、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響,我們對于外來語言難免存在固化不變的思維定勢,在單詞、語音、詞匯和語法的學習方面,順勢自然地便將漢語母語的思維模式死板套用在英語學習中,這些或大或小的思維障礙對于英語學習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英語思維是頭腦中知識結構和思想語言的綜合體現,是英語語言得到有效運用的前提,學生英語思維能力是評估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素養的關鍵要素,由此來看,培養初中生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品質尤為重要。
二、 克服負遷移的反作用,準確把握漢英思維差異
負遷移,主要指學習一門外來語言過程中,兩種語言彼此帶來的相互影響,尤其在學習和應用英語時,不自覺將我國母語通用的語言規則盲目引用到英語中而產生的錯誤形式。我國人民習慣強調直覺、客觀地從整體來看待事物,屬于定性的一種思維模式;而外國人強調隨意、模糊地看待主體,屬于定量的一種思維模式。客觀準確把握兩種國家不同語言的差異和文化風情的差異特征,是掌握母語和英語思維差異的重要前提,是養成英語思維習慣的基礎。例如,在翻譯“我贊同你”這一詞組時,居于負遷移的反作用,大多數學生便毫無違和感地寫成:“I agree you”,這樣雷同于母語的翻譯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沒有準確把握英語中分為“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我國母語中不存在這樣的情況,英語中將其歸類為不及物動詞,那么,正確翻譯應該為:“I agree with you”,由此看來,大多數學生遵循潛意識里母語的規則和習慣,將漢語的日常習慣應用方式盲目套用在英語上,形成了母語的負遷移,要克服這種負遷移的反作用,可以采用對比分析的教學方法,將兩種語言規則進行客觀分析比較,這樣能準確把握兩種語言思維習慣的異同,以達到掌握更多英語知識的目的。
三、 營造一種真實情境,聯想構建系統的知識結構
以中考話題6——個人興趣(Personal interests)中的Travel話題復習為例,上課伊始筆者先利用多媒體軟件播放了一系列各景點的旅游風景圖片,從全國范圍慢慢龜縮到陜西這個地方,最后聚焦到西安這個城市,這樣迅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順勢帶領學生們進入到重溫過去時態的二次回顧中,借助于Guessing game這一環節,學生們二次回顧了關于活動的一些詞組和語法,并將詞匯進行再次分類和拓展,與旅游相關的延伸到people、food、feeling和shopping等,將學生依據學習能力分為四個小組展開溝通和討論,根據這四個方面展開廣泛的思維聯想,圍繞“Travel”為主題,展開一系列詞匯的巧妙鏈接,最終完成由簡單的詞匯升級到復雜句子的任務。這樣的教學模式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尤為貼近,易被學生接受,恰好符合新課標倡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活動的教學理念。通過營造真實的情境,學生們能快速調動出大腦中的大量詞匯,還能達到借舊帶新的目的。
四、 運用英語交際法替代語法教學,不斷開發思維能力
新課改的教育大背景下,提倡英語教學廣泛應用交際法教學的模式,這樣不僅有效克服了漢語母語思維的干涉,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英語交際法的運用需要教師依據課程內容定制,可通過欣賞美國電影加中文字幕來學習地道的英語口語表達,也可安排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對話交流,以強化英語思維習慣的養成。例如:筆者在講授“there be”這一句型過程中,提前備好了一系列的圖片book、pen、pencil box、football、desk等等,以便掌握和鞏固there be的新句型,作完幾個示范后,再要求學生拿出自己事先備好的圖片彼此之間互相對話,以期達到掌握句型和鞏固知識的作用。由此,學生通過這樣的課堂活動不僅感受到實際生活英語語言交際的重要作用,還能獲得英語交際的趣味和成功的體驗。此外,教師也可在課堂活動中借助于形象化的肢體語言,學生樂于積極效仿和大膽摸索,這對于開發學生的英語思維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
五、 突破思維定勢的束縛,培養英語創造思維能力
“定勢”主要指人們對于某一客觀事物進行了解和評價時的一種心理、思維的準備狀態。一直采用一成不變的模式來解決不同的問題,便自然地養成了一種固定化的思維習慣,稱為思維定勢。思維定勢具有兩面性,有利也有弊。倘若在英語學習中一貫采用漢語母語的思維模式,思維定勢的副作用便顯現出來。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保持著固定不變的思維定勢,必須突破傳統思維定勢的束縛,培養學生的英語創造思維能力。學生在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點的條件下,借舊帶新采用新的語言點展開交流和對話,這便是英語創造思維能力。所謂英語創造思維不僅需要學生準確掌握課文中語句原文的意思,而且還需要他們表達出自己獨樹一幟的理解,可以組織學生嘗試翻譯新單詞和閱讀理解句型來達到培養英語思維能力的目的。例如,“hardly”這個單詞與“almost not”意思相同,倡導學生用英文來注解詞匯的意思,找到近義詞,這就是培養他們英語創造思維的重要環節。在較長時間的實踐中,學生也能和西方英語本族人一樣習慣用英語思維模式去表達、思考,這樣促進了他們英語應用能力和英語創造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六、 課內課外雙面結合,養成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
在英語課堂中,應努力營造一種真實的語言情境,督促學生們逐漸養成英語思維習慣,還可借助于圖片、實物和多媒體軟件為學生構建出鍛煉英語口語交際的環境,訓練和培養他們的英語思維。例如,在講授“Merry Christmas”一堂課時,新課開始前,便詢問學生是否知道西方國家圣誕節的風俗習慣:Christmas Shopping、Christmas Presents、Christmas Song等等,然后啟發他們將我國的春節與西方的圣誕節作比較,繼而加深了對于圣誕節的理解,也實現了對于英語思維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單純依賴于課堂教學遠遠不夠,還要利用課外時間來輔助教學,倡導學生多多閱讀英文版的報刊和書籍,組織他們觀看英文電影或視頻,收聽一些英文廣播等。這樣,不僅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西方國家語言相關的文化知識,而且培養他們養成了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
七、 結語
總體來說,英語思維是學好英語的關鍵,初中階段是抓好英語學習的關鍵時期,緊抓這個當口,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品質是提升初中生英語學習能力的重要基礎。身為初中英語教師,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品質是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
參考文獻:
[1]龔朝暉.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探究與應用[J].英語教師,2105,(11):110-113.
[2]吳淑瑩.新課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開發思維的實施[J].新課程學習,2010,(09):35.
[3]王璇.英語思維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學園,2014,(36):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