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睿娟
對廣州市中學生競技健美操開展現狀的調查分析
歐陽睿娟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廣州市中學生競技健美操開展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廣州市中學體育教師和學生對競技健美操的認知程度低,競技健美操的開展范圍窄,師資隊伍力量薄弱等問題,提出了相關可行性建議,為廣州市中學競技健美操的可持續行發展提供參考。
廣州;中學生;競技健美操;開展現狀
競技健美操是在音樂伴奏下,通過難度動作的完美完成,展示運動員連續表演復雜和高強度動作的能力[1]。我國競技健美操人才的質量和該項目在未來的發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學競技健美操運動隊伍的發展情況。如何以中學體育文化為背景,不斷擴大我國中學競技健美操隊伍的發展,對于我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和全民終身體育意識的增強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廣州市對于競技體育的投入力度在不斷地增大,中學生競技健美操隊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深圳等其他傳統健美操強隊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對廣州市中學生競技健美操運動的開展情況進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從而為廣州市中學生競技健美操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1.1 研究對象
對廣州市中學生競技健美操的開展情況進行調查,以廣州市的部分體育教師、學生作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華南師范大學圖書館、中國知網中查閱有關競技健美操開展情況的相關文獻,為本文提供參考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在研究前期,根據研究的目的與任務,設計了《廣州市中學生競技健美操開展現狀調查表》教師和學生兩套問卷,旨在了解目前廣州市中學生競技健美操的開展情況,為論文的撰寫提供詳實可靠的材料和數據。在廣州市各中學隨機發放問卷。教師問卷共發放60份,回收54份,回收率90%,有效問卷50份,有效率為83.33%;學生問卷共發放320份,回收308份,回收率96.25%,有效問卷300份,有效率為93.75%。
1.2.3 訪談法
本文是針對廣州市中學生競技健美操的開展現狀作為研究內容,訪談了部分中學領導、體育教師、教練員和廣州體育學院競技健美操方面相關專家,對論文中所涉及的內容進行訪談。
1.2.4 數理統計法
所有數據都采用EXCEL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
對廣州市中學開設競技健美操進行了調查,從調查的50所學校(包括了各區的各級別學校)來看,其中只有7所學校是常態化開設競技健美操課程的,占調查學校中的14%,更多的學校只是為參加比賽臨時組建隊伍訓練。
2.1 廣州市中學生競技健美操的認知情況分析
2.1.1 教師對競技健美操的認知情況分析
由表1可知,廣州市中學健美操專業的師資隊伍不是很強大,只占16%,影響了廣州市中學生競技健美操的發展。由表2可知,只有16%的體育教師非常了解競技健美操的教師,40%的人了解一部分競技健美操的,有20%的體育教師對競技健美操一點都不了解。對競技健美操知識的了解多是通過自學、網上資料、業余培訓部等途徑獲得的。這說明廣州市競技健美操的師資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師也要加強對競技健美操的認知程度,才能在教學活動中影響學生。

表1 廣州市中學體育教師專業調查表(n=50)

表2 教師對競技健美操的認知情況調查表(n=50)
2.1.2 學生對競技健美操的認知情況分析
由表3調查顯示:被調查學生中只有28%的學生了解競技健美操,有50%的學生了解一些,有22%的學生完全不了解。其中女生對競技健美操運動的了解程度明顯高于男生。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中學生對競技健美操的了解很少,大部分中學生只接觸過大眾健美操,對競技健美操的了解多是通過看比賽。由于中學階段學習壓力大,而競技健美操動作難度大,多數學生選擇學習籃球、足球、田徑等易學且趣味性大的體育項目。通過訪談發現,健美操運動的特性是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但在練習競技健美操的人群中男女差異并不明顯。由以上數據可以說明:廣州市中學生對競技健美操的認知程度不是很高,為使競技健美操在廣州市中學校園里良性發展,需要提高學生的認知度。

表3 學生對競技健美操的認知情況調查表(n=300)
2.2 對廣州市中學生開設競技健美操課的態度分析
2.2.1 教師對開設競技健美操課的態度分析
由表4可知,在對中學是否應該開設競技健美操課的問題上,被調查的教師中有70%人認為應該開設,20%的人認為無所謂,有10%的人認為不應該開設。由此可以看出:廣州市中學絕大多數的體育教師對中學開設競技健美操課抱以支持和肯定的態度,仍有一部分教師持否定態度。體育教師既是體育課的教授者,又是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者,一個體育項目能否在體育教學中得以順利開展取決于體育教師對這個項目的認可程度。目前,大多數中學的體育教學和課外活動內容主要田徑和球類,這些項目已經在中學開展了幾十年,有基礎有傳統,大部分體育教師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隨著新一輪的教學改革的步伐,對體育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教學改革要求體育課不應該局限于傳統的教學內容,更好實現新的體育教學目標[2]。競技健美操作為新興的運動項目,應該擔負起一定的教學重任。廣州市中學絕大多數體育教師在思想觀念上對開設健美操課抱以支持和肯定的態度,這為普遍開展競技健美操課的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

表4 教師對中學開設競技健美操課的態度調查表(n=50)
2.2.2 學生對開設競技健美操課的態度分析
學生對某項體育運動感興趣程度往往是由其他對這項運動的態度決定的。態度影響著學生的學練情緒,從而影響學生的練習強度、密度、運動負荷,及學習運動技能的質量。同時也影響學生的合作交往,互助互幫。因此,把學生積極愉快的情感和注意與具體的體育活動緊密地聯系起來,促使他們傾注時間和精力在該項體育活動上。由表5可知,認為應該開設競技健美操的占36%,對開設競技健美操課可有可無的占56%,認為中學不應該開設競技健美操課的占8%。由此說明,競技健美操在廣州市中學中群眾基礎較差,中學生對競技健美操的存在著一定的看法。從歷年的廣東省青少年健美操錦標賽的成績來看,廣州市中學競技健美操與相鄰的深圳地區及國內競技健美操開展的高水平學校,相比有一定差距。青少年運動員的是競技健美操的后備人才基地,只有努力提高廣州市中學競技健美操的水平,未來才能使廣州市的競技健美操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

表5 學生對開設競技健美操課的態度調查表(n=300)
2.3 廣州市中學生競技健美操競賽情況分析
由表6可知,廣州市中學體育教師是健美操專業的只占總人數的16%,健美操教學需要較強的業務能力,大多數健美操教師是來自其他項目的教師非體操專業教師從教,在進行難度較高的競技健美操內容教學時,無論是個人技術還是健美操專業素養,較難勝任其教學帶來的挑戰,使他們在教學和帶隊訓練中有很大的壓力。競技健美操是一項表現美性、技術性要求很強的運動,對教練員的技術要求非常高。教練員必須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掌握一定競技健美操專業技術,熟練比賽規,了解健美操的發展趨則,積極探尋創新技術[3]。一支高水平的隊伍,教練員是核心,是關鍵,起著主導性的作用,教練員必須具備高水平的業務能力,教練員的水平高低決定運動隊的高低,教學帶隊經驗是否豐富等影響著比賽成績的好壞[4]。自身專業水平低;中學生多以文化學習為主,招生困難;工作壓力大,空余時間少;場地設施不足;競技體育成績決定一切的特殊性;這些都是制約體育教師不愿意組建競技健美操隊伍、不愿意帶隊訓練的因素所在。

表6 教師不愿意帶隊訓練的原因調查表(n=50)
2.4 競技健美操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影響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通過健美操的練習,對肌肉、骨骼、關節、韌帶均由良好的促進作用,長期堅持健美操練習,可促進軟骨的生長,有助于青少年增長身高,骨骼更加結實,呼吸機能和心臟功能得到提高。健美操運動是促進中學生健康成長較為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使其終身受益。健美操練習還可消除體內多余的脂肪,使人體吸收與消耗的能量平衡,減輕體重,保持健美的體型[5]。健美操的學習是在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進行的集體性學習,學生通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學習、相互交流,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培養中學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增加群體意識和集體感。
3.1 結論
1.廣州市中學競技健美操的宣傳及認知缺陷,導致體育教師和學生對競技健美操的認識理解不夠,學習競技健美操的興趣不濃厚,但無形成濃厚的梯隊建設。
2.廣州市中學競技健美操課程的開展普及程度比較低,大部分中學健美操師資力量薄弱。
3.大部分中學體育教師能夠認識到中學開展競技健美操的意義,對學校開展健美操抱以支持的態度。但受教師自身專業的影響和學生學習壓力,導致中學體育教師不愿意組建競技健美操隊伍、不愿意帶隊訓練的。
3.2 建議
1.競技健美操運動的發展,需要資金來維持和運作,教育部屬下各級主管部門應重視這項運動的開展和比賽,并增加資金投入。
2.完善體育教師再培訓系統,定期舉辦周期健美操教練員、裁判員學習培訓班,加強理論學習、技術交流,組織教練員外地參觀交流。
3.定期舉行健美操比賽,增加比賽的組別,提高中學生的學習競技健美操興趣;組建競技健美操社團,提高學生對健美操的認知能力,進而激發學生學習和練習健美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改善教學設備和教學條件,為教師教學和中學生業余訓練提供便利條件,為廣州市中學競技健美操開展普及奠定基礎。
[1] 楊小紅.我國競技健美操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22(1):90-93.
[2] 黃寧波.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2014,(7):11-13.
[3] 黃寧波,熊歡.合作學習模式在女生健美操教學中的運用研究[G]. 2015第十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2015:852-853.
[4] 王宏,劉小靜.世界高水平競技健美操優勝成套動作的難度特征[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29(6):122-126.
[5] 趙軒立,張曉瑩.基于規則演進競技健美操成套動作競爭態勢的研究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2):100-106.
InvestigationAnalysisontheCurrentSituationofCompetitiveAerobicsinGuangzhouMiddleSchools
Ouyang Ruijuan
By using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etitive aerobics in Guangzhou middle schools. Results show that: Guangzhou middle school teachers’ cognition on the sport is limited, the sport is not well spread, and teaching resource is weak. Related operational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aerobics.
Guangzhou; middle school; competitive aerobics; development status
G807
A
1005-0256(2017)12-0130-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12.054
歐陽睿娟(1988-),女,江西人,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廣州市駿景中學 ,廣東 廣州 510630
Junjing Middle School, Guangzhou 510630, Guangdo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