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
摘 要:作為公司治理的守門人,企業董事會秘書主要負責公司的對內對外事務,也是聯系股東、董事和經理,聯系股東會、董事會和證交所的機構,在企業中具有獨立性和輔助性。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下,電力企業為了管理規范、保持經濟的發展,也移植了董事會秘書制度。本文主要分析企業董事會秘書的義務和責任,希望對完善電力企業的董事會秘書制度有所幫助。
關鍵詞:董事會秘書 義務 責任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1-00-01
引言
董事會秘書制度的價值主要是安全性和效率性,我國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擁有董事會秘書,而上市公司又大部分是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在公司股權上仍然是國有成分。這就意味著董事會秘書在上市公司中的實現還受到國有股權的行政干預,主要表現在行政性人事任免制度、非市場化薪酬分配制度和股份流動性缺陷。在電力企業中要將董事會秘書的作用最大限度的發揮,首先需要了解董事會秘書的義務與責任。
一、董事會秘書的義務
我國在公司法中對董事會秘書應當承擔的義務作出了規定,主要是忠實勤勉義務、競業禁止義務和禁止自我交易義務三個方面。在企業的具體實踐過程中,董事會秘書需要承擔的義務主要分為兩大方面:信義義務和善管義務。
1.信義義務
企業和董事之間的信義關系是指企業和董事之間的不對等法律關系,也就是董事有相對優勢,而企業處于相對弱勢,董事是權力的擁有者,而且能夠改變他人的法律地位,企業則必須承受這種法律后果。法律也因此規定了董事的信義義務,保證董事不因個人利益而損害企業的利益。董事會秘書的信義義務主要包含了主觀性義務和客觀性義務。主觀性義務是指在相關法律規范和公序良俗的許可下,董事會必須以企業的利益為主,將自己的職能標準定為最大限度實現公司的利益,并保護公司的利益不受損害,一心一意服務于企業的利益[1]??陀^性義務是指董事會在企業中實行的行為要公平,追求企業的整體利益,在出現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的矛盾時,優先保護企業利益。同時,不能利用自己的職務為自己和與自己有關系的他人謀取不合法利益。董事會秘書的信義義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1企業利益和董事會秘書利益相反時的信義義務
利益相反包括了直接交易和間接交易。直接交易是指董事會秘書和企業之間的產品及其他財產的相互轉讓,董事會秘書使用公司的借款或者是其他為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系的他人和公司進行的交易。間接交易是指企業在其他董事會秘書以外,提供債務保證和企業、董事會秘書進行的利益相反的交易。
在出現上述的利益沖突交易情況時,董事會秘書的成立需要董事會批準,否則企業或者是股東有權利在得到法院支持下解除合同。如果董事會秘書和企業的交易不會損失企業的利益,那么就不認為其擁有的合同或交易是沖突性利益的,比如董事會秘書和企業簽訂的是定型化合同,或者董事會秘書免除了企業的債務,或者董事會秘書作為債權人抵消和企業的債務等等。
1.2競業禁止義務
競業指的是競爭營業,在我國公司法中對此的規定是,董事秘書不能自己經營或者幫別人經營和自己任職的公司同類的業務,或者是從事對企業利益有損害的活動。如果出現了這些營業或活動的,董事秘書在這些營業或活動中獲得的收入必須全部上繳到任職的企業。公司法中提到的同類營業在實際執行中,不僅僅包括公司的經營范圍,還包括了與企業營業范圍的事物有密切關系的相關營業。不過,如果是公司在章程中出現有明確記載的營業卻不準備進行或者是已經完全廢止的,那么這些營業可以不列入企業的營業中。競業的時間可能是發生在公司準備營業之前、試營業階段、正式營業階段或者暫時中止營業階段。另外在誠實信用原則的后合同義務中提出,競業禁止義務不能在董事會秘書的委任合同終止之后就馬上終止,需要有一段時間的生效期。通常情況下,董事會秘書競業的方式主要是兼職擔任與任職企業有競爭關系的企業董事或高管,或者是從事與企業營業范圍相類似的生產和銷售活動。
為了保證董事會秘書制度在我國電力企業中的實行,公司法應該對企業承認或批準董事會秘書競業活動的程序和條件進行完善。在董事會批準之前,董事會秘書不允許從事競業活動。在董事會秘書提交競業活動申請時必須將相關的事實羅列精確,其程度要能夠讓董事會判斷競業活動是不是會對企業的利益造成損害。同時,公司法中也應該對違法進行競業活動的董事會秘書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從而保證董事會秘書競業禁止義務的履行。
1.3篡奪企業機會禁止的義務
公司機會禁止是指董事秘書或企業高管不能把本屬于企業的商業機會轉而自己利用,并從商業機會中獲取利益。在整體性忠實義務中,董事會秘書不能篡奪企業擁有的權利、正等待的商業機會或者是財產利益。我國的公司法尚且沒有對企業機會禁止做出明確的規定,但是應該做出的相關的規定是董事秘書在企業職務的執行中獲得的各種與企業經營活動相關的機會,需要向企業披露。董事會秘書接觸到的機會是否屬于企業機會需要考慮幾個要素:一是公司機會是否是董事會秘書在企業職務的執行過程中獲得的。如果是在董事會秘書卸任后獲得的商業機會,屬于董事會秘書?;蛘呤嵌聲貢诼毱陂g,商業信息和機會的獲得時間和場合都與企業職務的執行無關,即使與企業經營活動有密切聯系,那也應該是屬于董事會秘書所有;二是公司機會的披露必須是在義務范圍之內的。董事會秘書對商業機會和信息的披露義務需要以客觀標準來衡量。衡量的客觀標準是在同類型企業中同等地位的董事會秘書在類似狀況下,商業信息或機會的提供者有沒有正當的理由希望董事會秘書披露給企業;三是公司機會是否和企業的經營活動有密切的關系。
1.4善管義務
善管義務是指董事會秘書在相似情形下,應該以一個合理謹慎的人所表現出的勤勉謹慎和技能來履行企業中的相關職責。善管義務相對于信義義務在法律要求上寬松一些,主要是因為信義義務在很大程度上屬于道德品質,而善管義務則基本上在經營能力范疇內。由于董事會秘書對企業的特殊意義,法律也需要明確規定董事會秘書的善管義務。
善管義務中最為關鍵的是明確善管的標準,善管的標準不能太寬,也不能太過嚴苛,而應采取客觀為主的綜合性標準判斷其履行情況。善管義務的衡量標準是董事會秘書在同類企業、相同職能、相似情形中作為普通謹慎的董事會秘書應該擁有的知識經驗和注意。在善管義務的要求下,在法律、企業相關規章制度的范圍內,董事會秘書應該謹慎履行其職責。
2.董事會秘書的責任
法律責任是約束董事會秘書的最后一道防線,目的是發揮董事會秘法律責任是約束董事會秘書的最后一道防線,目的是發揮董事會秘書在企業中的職權和義務。董事會秘書的責任主要是指如果董事會秘書違反了信義義務和善管義務將會承擔的法律后果和向企業承擔的責任,其責任對象是企業和第二人。董事會秘書的責任分為了可以有企業進行處分的民事責任和構成犯罪的刑事責任。如果董事會秘書違反了善管義務,則屬于民事責任中債務不履行責任;如果董事秘書違反的是信義義務,產生的是債務不履行責任和侵權行為責任的競合[2]。
在我國的法律規定中對董事會秘書的歸責中主要是以過失主義為原則,同時需要對承擔無過失責任的例外情形進行明確。另外為了使企業追究董事會秘書責任更加容易,在追究董事會秘書違反忠實義務責任的時候,不僅僅依照過失主義原則,還要采取過錯推定形式。追究董事會秘書的責任,不僅僅關系到企業的利益,也對股東的合法權益有影響。如果出現董事會秘書拒絕承擔責任的情況,企業可以對董事會秘書提起訴訟或者是具備法定資格的股東行使代表權已發提起訴訟。企業除了追究董事會秘書的民事責任外,也可以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對其實行解任處理。如果董事會秘書有犯罪行為,企業應該向司法機關舉報,追究其刑事責任。
結語
對我國的上市企業來說,董事會秘書是不能缺少的職位,對規范管理企業、維持企業的穩健運行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電力企業應該在對董事會秘書義務的責任詳細了解的情況下,完善企業的管理,推動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立秋. 關于我國公司董事會秘書制度簡析[J]. 職工法律天地, 2017(2).
[2]李文憑. 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制度完善探討[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4(22):12-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