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英 馬蒞婷
中圖分類號:F3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1-00-01
環縣是甘肅省12個半農半牧縣之一,自然條件惡劣,十年九旱,但土地面積廣闊,牧草種植面積大,發展草畜產業得天獨厚。本文通過對環縣肉羊產業發展情況的實地調研,提出了金融支持肉羊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建議。
一、環縣肉羊產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環縣肉羊產業發展迅速,2016年,全縣肉羊飼養量達到267.22萬只(存欄161.13萬只、出欄106.09萬只),肉羊產業產值達到2億元。
1.生產基礎良好
環縣作為省級養羊大縣和全省百萬畝全膜旱作農業大縣,2016年末,實有耕地210萬畝,人均6.8畝。環縣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土地面積廣闊(其中梯田163萬畝),土壤結構豐富(黑壚土、疏松性黃壤土等),年平均氣溫6.7-9.2℃,降雨量300-500mm,無霜期125-150天,適宜玉米、苜蓿、燕麥、甜高粱等牧草種植,目前全縣天然草原面積858.94萬畝,多年生牧草留存面積174萬畝,為肉羊養殖業發展提供了相對充足的飼草資源。加上近年來青貯氨化技術的應用和人工牧草種植的推廣,為肉羊生產奠定了良好的飼草飼料基礎。
2.經營主體不斷壯大
2016年末,全縣共建成養羊專業村110個,發展養羊大戶1.6萬戶。養殖專業合作社方面:2008年注冊成立了第一個養殖專業合作社,2016年底數量已增加至240個,其中肉絨羊224個。龍頭企業方面:全縣現有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世強養殖專業合作社。
3.組建與運作模式靈活多樣
2016年底,全縣肉羊產業產值達到2億元,農民人均畜牧業現金收入2000元,成為增收的主要途徑。第一種是“能人”領辦型。如環縣世強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已帶動1350戶農民發展養殖,308戶當地農民種植飼草料作物。年繁育育肥出欄肉羊2.8萬只,實現銷售收入1900萬元,創利200多萬元,該合作社曾先后榮獲“全國農民合作社加工示范社”、“甘肅省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慶陽市示范合作社”等榮譽稱號。第二種是政府扶持推動型。如環縣六合碧養羊專業合作社。該社在政府的扶持下同時建成“環縣良種肉羊繁育中心”。“合作社”提供場地,開展飼養管理、疫病預防及種羊推廣服務,“繁育中心”提供生產技術和種羊繁育服務,計劃年向社會提供優質種羊6400只,實現銷售收入560多萬元。為良種肉羊繁育及其生產科技創新搭建基礎平臺,成為全縣良種肉羊核心繁育基地,有力推動現代肉羊產業發展。
4.打造品牌效應,延伸產業鏈
2013年“環縣羊羔肉”地理標志商標通過國家工商總局注冊。2015年“山童牧歌”牌環縣羊羔肉榮獲“第十六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2015年聘請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規劃制定了《環縣現代肉羊產業總體規劃(2016-2020年)》。2016年11月,環縣中盛100萬只肉羊加工及產業化項目正式簽約,預計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可帶動環縣1300戶規模養殖或育肥,實現年增收1億元,戶均增收7.5萬元可帶動農民草業收入2.6億元。
5.各類政策支持力度大
一是人行環縣支行研究制定了《環縣金融支持肉羊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并引導各金融機構制定了支持肉羊產業貸款的實施辦法。同時先后發放支農再貸款9500萬元支持貧困戶發展生產。二是政府“以獎代補”的方式以縣財政8000萬元補獎資金撬動落實各類貼息貸款,目前已累計獎勵養羊專業合作社188個。三是環縣各金融機構積極響應地方政府號召,自籌資金,全面參與貸款的發放工作。截止2016年12月底,累計發放草食畜牧業貸款6491戶3.61億元;雙聯惠農貸款9636戶5.57億元,增量和存量均居全省前列。
二、金融支持環縣肉羊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貸款收回率低,不良率高。2017年集中到期雙聯惠農貸款達2314筆11579萬元,涉及全縣轄區所有村組,貸款分布點多面廣,但目前收回率僅為81%。草食畜牧業貸款期限為兩年,2017年基本到期收回,但截至5月底已形成不良貸款623.44萬元,不良貸款率高達5.86%。主要原因:一是疫情頻發,近兩年大量進口外地羊,布病頻發,羊只死亡率攀升,農戶無力償還本金;二是2016年環縣北部干旱較為嚴重,飼料供應嚴重不足;三是外部環境沖擊,受進口羊肉的沖擊,羊價下滑幅度較大,2014年貸款發放時羊價為1200-1300元,2015年末羊價下跌至200元/只,2016年末回升至700元左右,市場行情及其不佳,農民入不敷出,無力償還貸款。
二是財政貼息不及時。自2014年8月草食畜牧業貸款開辦以來,財政僅貼息一次,金額為678萬元。截止2017年3月底,省級貼息未到位1739.29萬元,縣級貼息未到位121.08萬元。
三是農戶信用自身意識有待加強。草食畜牧業貸款采用單戶保證和三戶聯保的貸款形式發放,但部分貸款用途不明,尤其是部分三戶聯保貸款還因出借他人而造成自身逾期。目前仍有少數借款農戶思想認識上有誤區,錯把政府貼息扶貧當救濟,有賴債思想。
四是缺乏專門的政策性保險。養殖業受疫病制約,風險較大,俗語說“家襯萬貫,帶毛的不算”。尤其是肉羊養殖,養殖周期長,單體價值高,但目前環縣政策類保險產品只有奶牛、玉米、農房,并沒有專門針對于肉羊養殖的保險,一旦肉羊發生疫病,農民有可能血本無歸。
三、金融支持縣域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及思路
一是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增加新型畜牧業經營主體的信貸貼息貸款額度,在支農項目中優先考慮,給予他們更大的傾斜,鼓勵規模化養殖。同時積極運用支農再貸款等政策工具支持肉羊產業發展,切實發揮扶貧支農的作用。
二是創新信貸產品。隨著草食畜牧業貸款和雙聯惠農貸款的全面到期,各金融機構應積極研究省市縣各級政策,創新信貸產品,研究開發新的政策性貼息貸款,為廣大農戶謀福利,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是開發專門的政策保險品種。針對環縣養羊產業的特點,保險公司應積極和政府商討,盡快開發出針對肉羊產業的政策性保險產品,為農戶提供保障,使廣大養殖戶在肉羊虧損時能保證切身利益。
四是加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罰力度和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逃廢銀行債務的行為,促進信用機制不斷健全,為大規模推進信用為基礎的標準化、定制化信貸產品營造誠信環境氛圍。
五是建議盡快出臺扶持政策。繼續制定出臺草畜產業等特色產業的優惠政策,尤其是對起示范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養殖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進行扶持獎勵,同時,支持品牌建設,對獲得全國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市名牌產品及“三品一標”認證的新型經營主體給予獎勵,持續推進其快速發展,使草畜產業真正成為促農增收的支柱產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