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
摘 要:創新創業工作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受到了廣泛關注。各高校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筆者對成都市獨立學院進行了走訪,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進行了分析,對成都市獨立學院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整理。本文分別從三個維度,對成都市獨立學院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獨立學院學生需要對創新創業的認知得到改變、學校應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學科專業建設、社會及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大對獨立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的政策支持。獨立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將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成都市 獨立學院 創新創業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1-00-02
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特別是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創新創業工作的開展受到了各級政府和各高校的重視,相繼建立了創新創業園區和開設創業課程培訓。獨立學院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創新創業工作任重而道遠。對比公立本科高校的生源、師資和政策支持,獨立學院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不足,在創新創業教育上更是存在較多困難。
一、成都市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
1.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知現狀
1.1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知出現偏差
獨立學院大學生普遍存在缺乏正確的創新創業思想,大部分大學生是在緊迫的就業壓力下,被動地投入到創業隊伍中,因缺少社會實踐經驗,對創業的困難認識不足,往往在困難面前采取妥協和退讓的情況,缺少迎難而上的堅韌毅力和吃苦耐勞的思想準備,導致創業項目難以繼續,創業成功率低。獨立學院在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上普遍比較薄弱,學生在創業困難的解決上難以通過自身能力解決。
1.2學生對創新創業的意識較為淡薄
部分成都市獨立院校還未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絕大部分學生在校期間還是以學習成績的好壞來衡量和評價自己的大學學習。只要在校學習期間能夠成績優良、考取證書、順利獲得畢業證和學位證,在畢業時找一份薪酬可觀的工作就行了,普遍缺少創新創業的意識。大學生在校的社交環境較為封閉,在象牙塔里的學生們缺少社會的人際交往和創業拼搏的環境,即便有創新創業的想法,也很快被環境所淡化了。
1.3學生對創新創業學以難用的境況
雖然成都市獨立學院都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的學習。但是課程基本都停留在理論課程的學習上,學生缺少實踐學習,很難將書本上的內容運用到實際的創新創業中。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很難得到鍛煉,知識很難形成轉移。
2.學校對創新創業教育思想和教育資源缺失
2.1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死板
目前成都市獨立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基本還停留在創業大賽、創業講座、選修課等為主的教育形式上。在創新創業的教育改革上還缺少實質性的措施。創新創業課程沒有真正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沒有系統的課程體系、創新創業課程缺少實踐教學環節。絕大部分獨立學院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往往是要求學生創新創業,而沒有系統的去引導學生創業。學生很難結合自己的專業開展創新創業,導致創業項目處于行業的低端或創新難以實施。
2.2師資隊伍不專業、不穩定
成都市獨立學院的創新創業中心基本都設立在就業處或學生處。課程的開設和任課教師都是由創新創業中心教師授課或聘請企業管理人員進行講座。教師缺乏創新創業的經歷,往往只是根據書本內容進行概念性、理論性的講授,缺少甚至沒有實踐學習內容。大大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教學效果較差。企業管理人員因缺少教學背景,對于教學規律的了解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把控較差。普遍存在案列講授但很難歸納知識點,學生很難將知識轉移。
2.3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能與專業結合
創新創業教育沒有建立起與專業結合的完整教育體系和配套課程,各獨立學院目前的創新創業教育還停留在上大課的形式上,各專業的學生合在一起上課。學生很難將課程知識結合到自己的專業,也就很難根據自己的專業進行創新創業。部分獨立學院創新創業課程沒有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納入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學校,也只是將創新創業課程設置為公共必修課程。很難結合專業進行創新創業課程的教育,導致學生不能系統地學習,不能將創業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專業中。
3.政策支持力度不夠
目前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對公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支持力度逐步在加大,建立了一定的鼓勵政策和獎勵措施。然而,對獨立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方面政策支持較少,在政策制訂和制度建設上不夠完善。特別是在資金支持上,因獨立學院屬于民辦高校,教育主管部門不負責教育經費,自然在創新創業專項經費上很難享受到政策和資金的支持。這也是阻礙獨立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瓶頸問題。
二、成都市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優化措施
1.學生層面
1.1應注重學生發展式的教育。學生不僅要學,還要帶有發展式的思維去融入學習。一直以來學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較大,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對現有的、固化的知識學習較為容易。而創新創業教育更多的是倡導學生創,要求學生應該更多的是帶有發展的眼光去學習,培養創造性的思維。獨立學院學生應該注重個人的開創精神和自主創新意識的培養,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創新創業的意識去提高能力。
1.2加大社會實踐學習。社會實踐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較好的結合,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創新創業教育最終是要讓學生能夠運用理論知識儲備,去付諸實踐活動,有目的的進行創業和創新。
2.學校角度
2.1加大學科建設力度,結合專業特色。創新創業教育是提高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學生專業創新思維的主要手段。成都市各獨立學院應把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專業特色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創新創業課程應該根據專業特色和專業特點結合,進行系統的課程體系建設,而不是獨立出專業,千篇一律地進行大鍋飯的教育。各學科、各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是有所不同的,脫離了學科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都不能讓學生真正學習到可用的創新創業知識。學科專業的不同,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有的是重在創業,有的是重在創新,有的甚至只是一種思維的創新。學生通過專業系統的創新創業學習,更能準確地結合自己的學科專業,開展創新創業。endprint
2.2深化校企合作,創造更多的創業實踐活動。校企合作是教學實踐的有效載體,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基礎。獨立學院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應加強校企合作,加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學習。與創新成功的企業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學生在校內系統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到企業參與實踐學習,實踐課程學習能夠切身去體會,能夠更好地去理解課程學習內容,并且更能幫助學生運用到今后的創新創業中去。同時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優秀的創新創業企業,參觀與創業成功者的講解,更能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與專業有關的創業激勵,學生更能理解本專業該如何去創新創業。
2.3加強師資培養和人才引進。教師是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者,也是實踐教學目標的核心。一只優秀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是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保障。獨立學院師資隊伍較為年輕,大部分教師雖然有較高的學歷,理論基礎較為豐富,但是普遍缺少社會工作經驗和創業經歷。各獨立學院對于創新創業教育大都采取聘請行業人士或專門的教師創業教師進行專題講座或授課,缺少連續性和專業性。獨立學院應建立和逐步完善自有創新創業教師的培養制度,鼓勵和支持教師進行創業鍛煉,鼓勵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這樣才能更好地建設一支能夠結合專業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同時大力引進具有創業背景和經歷的高學歷教師。
3.社會角度
出臺針對體制外高校創新創業工作的政策。政府及教育主管單位應完善針對獨立學院的創新創業的相關制度和鼓勵政策,為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提供較為完善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建立一套可行的機制及政策制度,幫助獨立學院進行創業孵化。同時建立專門的創新創業管理部門,對創新創業進行專管的一站式服務。簡化程序,優化創業環境。
結語
創新創業在我國高等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獨立學院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摸索前行的一個領域。獨立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是在應用型大學轉型發展中的一個關鍵因子。獨立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的成功開張將有效地提高應用型大學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改進和提高學生、學校、地方三方面的創新創業認識,將對獨立學院創業創業工作是極其有效的推進,提升獨立學院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房汝建.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6.
[2]郭麗,劉君強,盧向陽.中外大學生創業教育政策的比較分析[J]教育探索2008,(1).
[3]胡桃.國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對我國高校的啟示[J].中國大學教學,2013.2.
[4]黃兆信,王志強.地方高校創業教育轉型發展研究[M].漸江大學出版社,2013.
[5]黃立東.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協同機制研究[J].中國培訓,201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