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
摘 要:競賽是激發學生潛力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學科競賽,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本文對學科競賽活動在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以及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培養綜合型人才。
關鍵詞:學科競賽活動 創新人才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1-0-01
引言
創新人才培養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的,創新人才指的是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以及創新能力的人才,在當前高校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為了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通常需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學科競賽活動是在每一個學科中舉辦相關的競賽活動,引導學生完成競賽項目,在競賽活動中,學生必須要對項目進行設計,對項目進行完成,整個過程一般都需要幾個學生組成小組,通過合作來完成,所以對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也有一定的鍛煉。在新形勢下,加強學科競賽活動在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應用,對大學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開展學科競賽活動的意義
在高校教育創新發展過程中,每個學科都會舉行各種競賽,以工科類專業為例,比如在機械專業中,每年都會舉行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工業設計大賽等,其目的是為了引導高校學生學會自主創新,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在項目設計與完成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團隊協作能力。圍繞學科競賽活動開展高校教育,可以培養創新性人才。具體來講,舉辦學科競賽活動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助于推動實踐教學內容建設。實踐教育是工科類院校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整體素養的重要環節。就當前高校教育來看,實踐教育力度不夠,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舊注重理論教育,學科競賽活動是將理論知識與學生的動手能力結合起來的活動,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推動實踐教學內容建設。例如在學科競賽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對課程體系進行調整,修訂培養計劃、課程教學大綱、實驗大綱等內人,并且要增加更多設計性、綜合性、工程性實踐教學環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有更多實踐練習的機會。
第二,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在學科競賽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學生要根據競賽的主體,自己設計方案、完成項目方案的圖紙設計,實驗材料的采購、加工、制作、裝配、調試等過程,所有的環節都有學生獨立完成,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培養。
第三,促進教學方式改革。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過程占主體地位,“以教為主”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有很大影響,教師的灌輸式講解方式讓學生的自主思考時間變得很少。學科競賽活動的開展,真正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將“以教為主”轉變為“以學為主”,學生才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通過啟發式、互動式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習慣,實現創新人才培養。
二、基于學科競賽活動的人才培養策略
1.培養學生對競賽活動的興趣
競賽項目的選擇是否恰當,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競賽項目教學法的開展成果有很大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根據不同學科的性質,對競賽活動進行設計,選擇合適的項目內容。例如在機械學科中,競賽的主題為“機械設計”,在這個主題下,學生可以自由想象、自由發揮,選擇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機械設計項目,比如有的學生決定設計機器人,有的學生決定設計掃地機,學生可以在競賽主題下自行選擇感興趣的一個點開展項目設計,而且在設計過程中要將理論知識緊密結合起來。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學科競賽活動中,教師只是引導者的角色,決定權在學生手上,對競賽項目的安排、設計,項目的完成,都必須要由學生自行確定時間,所以在整個競賽項目開展過程中,必須要引導學生發揮主動性,自覺性。在學科項目競賽中,一方面要“訓練學生的職業能力”,另一方面要“訓練學生的職業素養”,學生首先應該要和其他的同學一起組成小組,利用小組合作來完成相關的項目,在小組中應該要推選出組長,組長要與組員進行討論,然后對每一個組員的任務進行分配,共同完成項目。例如有的組員負責資料收集與整理,有的組員負責材材料購買,有的組員負責協調溝通等,每個組員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其次要組員之間要加強溝通與聯絡,定期組織小組會議,每一個組員將自己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匯報,分析競賽項目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集思廣益,對問題進行解決。需要注意的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加強對項目進度的安排,要在競賽活動時間范圍之內完成項目,并且交出成果,參與考評。
3.科學考評
在學科競賽中,考核是很關鍵的一步,考核過程是對學生的項目研究成果進行評價的過程,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可以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還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由于學科競賽是很多學生共同參與的比賽,所以必須要體現出公平、公正的特性,按照規定的時間對每一個參賽小組的研究成果進行評分,通過多位考評人員的綜合評價與考核,得出平均成績。在評分的時候,還應該要注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一般學科競賽中都有輔導老師,在整個項目的設計、完成過程中,教師都要發揮作用,要及時跟進學生的項目,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并且也能及時給予學生一定幫助。所以在競賽結束之后,教師應該要給予學生準確的評價,對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表現進行分析,總結學生在項目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對自己的項目以及項目中所遇到的問題有一個比較綜合的認知,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在項目中的學習水平。
4.完善學科競賽機制
在學科競賽活動中,應該要建立完善的學科競賽制度,為競賽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政策保障。例如相關主辦單位可以鼓勵廣大學生教師踴躍參賽,多出研究成果,并且對具有創新研究成果的學生和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讓學生和教師對科學研究有更加濃厚的興趣和更強的積極性。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教育過程中,為了提高實踐教學水平,應該要積極加強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進,基于學科競賽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現代教育理念下的一種全新教學方法,在高校教育過程中應該要加以利用,通過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自主思考能力。
參考文獻
[1]師文慶,李永強.基于學科競賽活動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4(03)
[2]張鐵強.基于學科競賽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7(11)
[3]邱慧.基于學科競賽活動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藝術科技,2016(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