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鋼
摘 要:進入新時期以后,各級政府對水文基礎設施建設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不僅完善了整個水文站網,而且也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我國水文基礎設施的整體建設水平,使其水文預報和信息服務等功能達到最高標準。本文也會對水文基礎設施建設形式與任務等工作進行詳細的論述,以便為我國水文事業的長期發展提出有效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水文基礎設施 建設形式 任務探討
中圖分類號:P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1-0-01
水文基礎設施建設是當下水文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內容,不僅可以為水文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的服務條件,而且對其可持續發展也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必須大力重視水文基礎設施建設,為其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和管理制度,并對現有的水文網布局和結構做出全面的調整,這樣才能使水文基礎設施的建設任務完美達成。
一、建設形式分析
1.防汛抗旱減災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日漸提升,城市化建設也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基于這種背景下,全球氣候變暖所引發的極端天氣越來越明顯,嚴重時,還會出現各種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有些地區會突發強暴雨或連續出現極端高溫干旱的天氣,甚至超強臺風也時有發生,不僅給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也給防汛抗旱減災任務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因此,這就需要相關水利部門大力加強水文站網布局的優化工作,使其監測覆蓋范圍以及所具備的預報功能得到全面的完善,進而促進水文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將一切自然災害有效的控制在最小化。
2.水資源管理
近年來,我國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問題越來越明顯,為了緩解這種現狀,相關部門只有完善現有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并將注意力集中在水資源配置、節約以及保護上,并大力加強對用水需求和用水過程的管理和監督,這樣才能促進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另外,還要嚴格控制對江河湖海的排污量,大力構建節水型排污設施,以便可以最大化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有效控制水污染的情況發生。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還要將水文信息作為一項重要的依據,對水資源監測工作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評價,使相關水資源管理制度得到全面的落實,為完成我國水文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做好充足的準備。
3.生態文明建設
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水生態文明建設,使人和水資源能夠達到和平共處的目的,相關水利部門應積極制定源頭保護和損害賠償制度,構建健全的監測預警機制,并合理劃分生態保護區域,全面完善重點生態功能,使地表水環境得到有效的防護。另外,水文信息是保護和修復水生態環境的重要依據,其可以大力推動水生態文明制度的實施,為水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提供有利的數據支撐,所以,相關部門還要不斷擴大水文基礎設施的檢測范圍,使水文預測和服務功能得到最大化提升,加強對水生態檢測和評估,使我國水生態環境得到徹底的保護,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水生態修復技術的不斷提升。
4.城鎮化發展
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有效帶動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步伐,使城鄉結合的速度越來越快,這樣也給城市水資源的供給和水生態環境保護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甚至使部分地區的水文規律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導致原有的水環境和用水結構出現了或多或少的變化,使水文工作的開展難度加大。為了改善這種不良發展局面,相關水文部門應對自身所具備的供水保障能力和洪澇防御水平進行有效的強化,并在大范圍內倡導水文站網建設,做好水文信息的定期監測和分析工作,為城市水文發展構建一個優質、健康的發展環境,使其更好的實現理想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二、存在的建設問題
1.水文站網不完善
從當前我國水文站網的分布情況來看,其不僅總體規劃設計不均
勻,而且覆蓋范圍的大小也是參差不齊。一些地區對于水文基礎設施建設缺少正確的認知,不僅缺少完善的水文站網,無法滿足水資源管理、水生態環境保護、抗旱減災等工作的開展需求,而且對應的水文信息也是缺少時效性和完整性。
2.水文監測能力不高
目前,一些地區的水文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和技術裝備水平遠遠達不到相關要求,一些偏遠山區由于水生態、土壤墑情等監測工作處于起步階段,所以相應的水文信息也是無法做到全面、完善,如:監測流量、水質、泥沙等水文信息。再加上部分巡測和應急機動監測能力偏弱,使得突發事件的處理和解決完全達不到相關標準。
3.水文業務系統滯后
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各地區的水文業務系統水平高低不同,少部分水文系統仍采取單一的使用功能,相對無論是服務手段,還是處理技術都較發達地區差很多。
三、任務措施
1.完善水文站網布局
首先,要對各地區的水文測站進行全方位調整,使其整體水文站網布局以及服務功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從而不斷擴大水文服務領域和其覆蓋范圍。其次,大力加強中小河流水文站網的建設,實行全面監測預警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中小河流的水功能,使其水資源管理、水生態環境保護、抗旱減災等工作得到順利的開展。最后,結合實際情況,對地下水監測工程進行及時的施工,使其地下水動態監測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進而可以全面加強主要江河湖庫等水體質量,使之與最高的評價指標相吻合。
2.大力提高水文監測能力
其一,相關單位要重視水文基礎設施建設,以便可以使當地水文技術裝備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其二,優化現有的水文信息采集系統,使其運輸、分析、處理等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充分保證相關水文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其三,積極構建各類水文測站,使我國水文監測能力早日達到國際化水準,并大力引用先進的儀器設備和技術手段,使當下存在的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問題得到全面的完善和解決。其四,在各地縣區建立健全的水文監測中心,并使其當地水文巡測、水質分析化驗以及水文信息處理等服務能力得到最大化加強,從而有效應對各種水文突發事件,減少自然災害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所構成的影響。
3.全面完善水文服務系統
對水文數據庫進行全方位完善,實現水文信息共享,豐富各地區的水文業務服務功能,這樣不僅可以促進水文數據的利用效率,使當地水文信息服務手段和技術水平得到最大化提升,而且還能為我國水利事業的長期發展,創造優質、健康的服務條件。
結束語
我國社會經濟建設要想達到最高標準,關鍵任務就是要加強水利工作,使其基礎設施的建設任務可以保質保量的完成??梢酝ㄟ^轉變現有的水文網結構和整體布局,來提高各地區的水文業務系統功能,使其服務手段和技術水平得到全面的完善,真正實現我國水文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國鈞,水文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設目標[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0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