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玲 楊聯文
摘 要:當前,我國社會處于“戰略轉型期”,國際形勢以及國內環境都非常的復雜,這就對廣大黨員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黨員干部的清正廉潔,離不開他們的責任精神以及能力水平。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就需要廣大黨員干部轉變社會管理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因此,在今后的培訓任務中,要著力提升領導干部的社會管理素質。
關鍵詞:黨校 領導干部 社會管理素質
中圖分類號:D26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1-0-01
前言
要想執行好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需要加強及創新社會管理。隨著我國社會國際國內形勢日益復雜,為了更好的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了提高我黨的執政能力,就需要黨員干部與時俱進,要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不斷地轉變社會管理理念,要樹立“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的理念,實現管理與服務的統一。而在培養領導干部的社會管理水平方面,黨校培訓就承擔著重要的責任。下文就領導干部社會管理素質的培養進行探究。
一、黨員干部素質的主要影響因素
無論哪個國家要想實現長治久安,都需要鍛造一支素質較強的公共管理隊伍。領導干部的管理能力的高低,素質的好壞等,都是國家首要的“軟實力”,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品質以及水平,對國家發展及社會的進步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其責任意識以及服務能力,是保證社會和諧穩定的關鍵。
領導干部能力的高低,責任心的強弱,對人民的忠誠與否,主要受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影響【1】。(1)社會環境。社會的基本價值導向對規范干部的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對培育干部的素質有著本質的影響。 反之亦然。對領導干部品質的培育,對他們良好工作作風的培育,對社會環境有著主導性的作用。只有當領導干部的在整體素質方面有了較大的提升,社會環境的基本價值導向也才會發生相應的改變。(2)組織文化以及組織機制。在培育一個人素質的過程中,組織環境是最為直接的土壤。一個良好的組織環境,能夠有效的提升干部的整體素質。(3)有針對性的培訓。干部素質的提升,往往需要黨組織開展有針地性的培訓。這個有針對性主要指兩個方面,第一,社會發展需求對黨員領導干部的素質要求;第二,領導干部的實際工作需求。
領導干部素質的提升屬于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將以上三個因素結合起來進行考慮。如此,才能夠確保領導干部的培訓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提升領導干部社會管理素質的主要方法
1.轉變觀念是前提
我國要走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需要將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黨員領導干部也需要具備這幾方面的能力,這樣方能夠承擔起執好政的重任。所以需要廣大領導干部要轉變過去的觀念,及時突破以往單純的靠抓經濟發展的思維,要重視提升自己的社會管理能力。在社會管理工作中,因為大多數都是服務性的工作,這就需要廣大領導干部樹立“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觀念。在培訓過程中,可以讓廣大領導干部重點學習社會學以及社會心理學,以增強他們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并且安排他們參與專項培訓,以增強廣大領導干部的專業技能,該訓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2】:(1)領導素質訓練。通過培訓,激發領導干部的內在品質,通過拓展訓練,培養干部的各方面的素質。(2)理論思維訓練。培養廣大領導干部的創新思維,使他們能夠突破原有的思維定勢,能從整體上去看待問題,從系統上去思考問題。(3)社會管理方面的訓練。包括制定部門的遠景規劃,激勵和動員群眾,人際溝通等具體技能。
2.參與實踐是根本
首先,要重視在實踐活動中去提升廣大領導干部的社會管理能力。要實現管理方式的轉變,由以前的行政手段逐漸的向經濟手段以及法律手段轉變。并且要學會通過推動監督檢查以及信息引導等手段,改變以前的直接管理方式,轉變為間接管理,對于社會自身無法解決的沖突,要去對其進行協調以及仲裁。此外,要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明確社會組織的管理權限,要防止重復管理。但凡公民以及法人可以自主解決的事情,但凡市場競爭機制可以自行調節的事項,但凡行業組織可以通過自律能夠解決的事情,政府都不宜過多的進行行政干預。
其次,要讓廣大領導干部掌握目標與行動這兩大法寶。要想提升領導干部的社會管理素質,就需要讓他們知道自己要完成什么任務,應該怎樣去完成這些任務。主要有以下幾種做法【3】:(1)本部門設立短期目標,然后朝著該目標規劃的方向前進。(2)讓大家清楚明白的了解這一既定目標。(3)找到衡量目標進程的具體指標。(4)找出干擾目標實現的困難或阻礙。
最后,要培訓領導干部分析以及總結的能力。只有當廣大領導干部對一些重大的社會事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以及總結,才會使他們在今后面臨該類事件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夠提升他們的管理經驗以及管理能力。
3.提高基層管理者的能力是關鍵
基層領導干部主要面向基層社會民眾,他們的素質的高低,品格的好壞直接代表著黨的形象,如果他們的社會管理能力較低,勢必會影響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就需要重點提升基層管理者的社會管理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提高基層管理者的法律意識。我國推行依法治國 ,對于任何違法亂紀的現象都有著相應的處理法則,所有基層管理者法律意識的高低也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他們知法犯法,勢必會破壞政府在人民中的威信,就會對社會管理產生不良的影響。(2)強化基層管理者的為民服務意識。要讓他們樹立“以人為本 ,服務至上”的理念,要想老百姓之所想,憂老百姓之所憂,這樣才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擁戴。(3)要提高管理隊伍的素質。暴力執法的事件在網上層出不窮,給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如,城管打人、警察刑訊逼供等等,這些都與行政執法者的個人素質有關。故此,提升管理者的隊伍素質極其重要。
結語
綜上, 只有提升廣大領導干部的社會管理素質,才能夠使他們更好的適應當前社會的新形勢,從而更好的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因此,在今后的培訓過程中,首先要轉變廣大領導干部的觀念,要讓他們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其次,要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提升他們的業務能力;最后,要提升基層管理者的能力。如此,才能夠促使黨員領導干部的社會管理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段紅云.基于系統分析的云南省委黨校干部教育培訓有效性研究[D].云南大學,2012.
[2]李婧.新時期黨政領導干部的領導能力研究[D].中央財經大學,2015.
[3]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副校長程楊.黨校培訓應著力提高干部社會管理素質[N].南方日報,2011-02-2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