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楷熙
摘 要:近期,吳京執導的動作軍事電影《戰狼2》的票房一路飆升,并最終超過了之前最高電影票房的保持者——由著名電影人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再次刷新中國影史的票房紀錄。本文將這兩部優秀成功的國產電影作品作為研究對象,基于傳播學視角對其中的潛在的影響票房的因素進行分析,意圖探究其中蘊含的票房成功之道。
關鍵詞:美人魚 戰狼2 票房 傳播學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1-0-01
據人民日報統計,2016年,共有102部進口影片在國內上映,最終國產片取得了58.33%的市場份額,美國影片僅占33%。中國電影在走向世界的格局中,打破了美國電影在世界電影市場上的壟斷地位,為世界電影文化的多樣性做出了貢獻,同時也為中國觀眾樹立了文化認同感與民族自信心。[1]
十八大以來,國產影片票房履新捷報頻頻:2012年,《泰囧》以12億登頂;2015年,《捉妖記》將紀錄翻番到24億;2016年,上限被《美人魚》提高到33億。而近期,由吳京執導的動作軍事電影《戰狼2》于2017年7月27日在國內上映。踩著“建軍節”的時間點、弘揚“中國夢”的主旋律,《戰狼2》一時間聲名鵲起,并在2017年8月7日晚間,即上映后的第11天,票房超過一年前由著名演員和導演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突破34億大關,刷新了中國電影票房的新紀錄。
本文選取《美人魚》和《戰狼2》這兩部近期票房翹楚,基于傳播學視角對其中的潛在的影響票房的因素進行分析。筆者認為,除去營銷手段、宣傳技巧之外,電影本身也堪稱順應影視傳播規律的典范。兩部影片史無前例的刷新票房記錄與其對“共享性”、“共通性”、“新奇性”傳播規律的契合密不可分。
共享性:“喜劇之王”周星馳與“功夫小子”吳京
傳播學的共享性特征要求電影作品要迎合受眾群體的需求,因而作為被人們熟知、共享的“公眾人物”類別之一的“明星”成為了影片關注度提升的砝碼,這在電影《美人魚》和《戰狼2》的票房成功中至關重要。
在《美人魚》上映期間,一句“我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刷了屏”。每個觀眾對這句話似乎都有不同的解讀,但不論大家都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對周星馳這位資深電影人的深深情結都能從中體現出來。“周星馳”不僅僅代表一位優秀的電影人,同時也是一種電影文化——“無厘頭”文化的代名詞。從《九品芝麻官》《大話西游》《食神》,到《功夫》《長江7號》《西游降魔篇》,許多觀眾在他的作品中歡笑流淚,不得不承認,不少觀眾是抱著一睹“喜劇之王”的風采的期待心理進入影院、觀看他的作品的。同樣,《戰狼2》的導演兼主演——吳京,其自身的明星光環也成為此部影片大賣的關鍵點之一。吳京出道很早,無論是《太極宗師》里的楊昱乾、《功夫小子闖情關》的楊學文還是《小李飛刀》里的阿飛等角色,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此前第一部影片《戰狼》的票房和粉絲基礎更為此次影片大火制造了品牌溢出效應。上述兩部影片的賣座,與影片受眾對明星的消費偏好有著密切的聯系,兩部影片都在公映前俘獲了受眾的關注欲望,使作品在最初就有了一批潛在的觀眾。由此可見,“明星元素”是迎合影視傳播特性的重要因素,它極大的滿足了受眾的“共享”體驗,成為票房成功的法寶。
共通性:“環保”與“愛國”題材下的主旋律
傳播學的共通性特征要求綜合考慮受眾的年齡、地域、階層等差異,因此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成為影片克敵制勝的砝碼。影片《美人魚》的“環保”主題和《戰狼2》的“愛國”主題都成功的迎合了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導向,這也成為其票房成功的重要原因。
《美人魚》在眾多商業片中獨樹一幟地將環保作為主題,敘寫了一個由破壞海洋環境而引出的喜劇愛情故事。環境問題一直是我國必須面對的一項嚴重的問題,這對于處于快速發展中的中國是一項嚴峻的挑戰。由于近年國家對環境污染問題的日漸關注,以及各項法律的出臺、執法力度的加大,環境污染問題已有向好發展的趨勢,但我們仍需面對多種多樣的環境問題。同時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使人們不知如何抉擇。這樣一個矛盾也是電影的線索并貫穿始終。“如果世界上連一滴干凈的水,一口干凈的空氣都沒有,掙再多的錢又有什么意義”,這句臺詞算是給了電影的主人公一個答案,同時也給觀眾以警示。這樣的熱點信息加之以無厘頭搞笑元素,用平民化、通俗化的敘事方法喚起大家對環保的更深思考。同樣,《戰狼2》選擇了另一條社會熱點——愛國奉獻精神。被“開除軍籍”的主人公冷鋒不忘自己曾經為軍人的使命,放棄了安全撤離的機會,獨自一人冒著生命危險沖回戰亂區域,帶領身陷殘忍屠殺中的同胞和難民,展開生死逃亡。愛國奉獻的精神深入進劇情之中,從在異國不懼致命的傳染疾病、為外國友人治療傷病的醫生,到對無論中國國籍與否、對自家員工都一視同仁的“富二代”,這種奉獻包容的精神都在不知不覺地吸引著觀眾。“愛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第一項,是大眾普遍認同的需要具備的基本品德。《戰狼2》順應這樣的主流價值觀念,和觀眾產生共鳴。一個發人深省環保故事、一個愛國宏大的民族旋律,兩部影片通過對主流價值觀的弘揚,喚起了各個階層、年齡及地域的人們的共鳴。由此可見,社會主旋律“聯通”了作為單個個體的受眾,喚起了每一個個體的家國情懷,因而獲得票房成功。
新奇性:當“童話”與“特種兵”遇上“高概念”
傳播學的新奇性特征要求電影作品要尋求視覺或意義等方面的差異性、特殊性以迎合受眾群體的好奇和欲望。因此,使一部電影成為一部優秀成功的作品,重要的一點是要讓人耳目一新,要有創新意識。影片《美人魚》天真的“童話”和《戰狼2》神奇的“特種兵”滿足了受眾的獵奇需求,因而成為成功的關鍵。
《美人魚》從片名開始就為作品籠罩上了一抹童話色彩。半人半魚的形象與現代社會環境的結合,極大的激發著觀眾一窺究竟的好奇心。童話與現實的完美結合新奇而又獨特,不僅如此,影片在“童話”中穿插“現實”,通過展現現實中破壞環境、遭遇惡果的情境也更彰顯了現實中環境問題的嚴重性,進而給觀眾以警醒的作用。同樣,影片《戰狼2》選取了近些年來頗受歡迎的“特種兵”題材,拍攝“真刀真槍”的動作武打場景,為普通大眾揭秘了鮮為人知的“軍旅故事”,并與上升到國家高度的海外撤僑行動緊密結合,驚心動魄而又充滿異域風情的情節無不吸引著其受眾。
值得一提的是,兩部影片的新奇性,除了體現在討巧的影片類型上,“高概念”[ 高概念:出現于1970年中期以后美國影壇的一種的商業電影模式。所謂“高概念”電影模式,意指“下里巴人”般的一種通俗但不低俗的商業電影生產模式。]的水準也給了受眾新奇的觀感。知名學者尹鴻、王曉豐在《“高概念”商業電影模式初探》一文中指出:“高概念”的“高”,來源于大導演、大明星、大場面、大事件,正是這些“大”給電影帶來了“高概念”,而當數字化時代來臨,“高概念”也往往意味著“高科技”,成為影片的獨特賣點。諸如《美人魚》的水下3D近景角色特效,又如《戰狼2》里“坦克大戰”的場面,好萊塢式的大手筆、超水準特技也極大的撩撥著觀眾的神經,滿足其新奇刺激的觀感需求。由值得一提的是,兩部影片的新奇性,除了體現在討巧的影片類型上,“高概念”[ 高概念:出現于1970年中期以后美國影壇的一種的商業電影模式。所謂“高概念”電影模式,意指“下里巴人”般的一種通俗但不低俗的商業電影生產模式。]的水準也給了受眾新奇的觀感。知名學者尹鴻、王曉豐在《“高概念”商業電影模式初探》一文中指出:“高概念”的“高”,來源于大導演、大明星、大場面、大事件,正是這些“大”給電影帶來了“高概念”,而當數字化時代來臨,“高概念”也往往意味著“高科技”,成為影片的獨特賣點。諸如《美人魚》的水下3D近景角色特效,又如《戰狼2》里“坦克大戰”的場面,好萊塢式的大手筆、超水準特技也極大的撩撥著觀眾的神經,滿足其新奇刺激的觀感需求。由此可見,新奇的類型、新奇的“高概念”成為兩部影片出“奇”制勝的關鍵。
綜上可見,影片《美人魚》和《戰狼2》的賣座,與其對于影視傳播過程中“共享性”、“共通性”和“新奇性”要素的把握密不可分。共享消費的公眾人物、共通的主旋律題材、新奇的影片類型和“高概念”共同構成了近期斬獲票房的關鍵要素。這為我國影視甚至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借鑒,最終能被受眾認可的文化作品,一定是符合文化傳播規律的經典,也唯有這些經典,方能賣座流傳。
參考文獻
[1] 郭慶光. 傳播學教程(第二版)[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10-11
[2] 尹鴻 王曉豐. “高概念”商業電影模式初探[J]. 當代電影. 2006 (3): 92-96
[3] 張開揚. 解析電影《美人魚》的票房成功之道[J].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 2016(03)
注釋:
1劉陽. 人民日報. 我國電影銀幕數超過整個北美地區——中國電影市場 步入發展快車道. 2017-08-01. 新聞鏈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08/01/nw.D110000renmrb_20170801_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