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國兵
摘要:本文從嘉定區懷少學校實際教學情況出發,以“身體素質敏感期”理論為基礎,以體育教學與訓練實踐相結合為方式,通過不斷摸索與總結,得出學校田徑訓練應注重科學選材建立良好梯隊、教師自身訓練水平不斷提高,校方與家長大力支持等結論,旨在為普通學校的田徑訓練提供一種具有可操作性的借鑒模式。
關鍵詞:學校;田徑;訓練
一、前言
嘉定區懷少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田徑時,基本都是從小學開始帶到初中畢業,這種特殊的梯隊模式為懷少學校的體育訓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小學部的優秀運動員可以直接輸送到初中部,從而保證了訓練系統化、延續性。
二、敏感期
敏感期一詞是荷蘭生物學家德·弗里在研究動物成長時首先使用的。后來,蒙臺梭利在與兒童的長期相處中,發現兒童的成長也會產生同樣的現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理論,并將它運用在兒童教育上。她認為,在孩子生命成長的某個時間段,他( 她) 會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本能地專心嘗試或學習其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直至內在需求獲得滿足或這種興趣減弱。孩子正是通過一個接一個的敏感期來成長和發展自己的。
青少年身體素質的發展同樣存在敏感期。身體素質通常是指人體肌肉活動的基本能力,是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肌肉活動上的綜合反映,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性、柔韌性、協調能力等。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身體素質有著較明顯的發展規律,存在著一個或幾個某種身體素質增長速度特別快的期間,該期間即為相應身體素質的敏感期。例如,4—5歲是柔韌素質的敏感期,此時進行各個關節韌帶的抻拉練習,不僅不會讓兒童覺得痛苦,并且還能達到良好的效果;6-9歲是協調素質的敏感期,是提高孩子的動作協調性的重要時期;速度素質的最初發展在7-8歲,而速度素質的最快發展期是12-16歲(女孩)和14-18歲(男孩)。身體素質敏感期大多集中在青少年時期,如果身體素質發展錯過了相應的敏感期,則相應的身體素質將很難達到理想水平,錯失敏感期可能會對青少年的體育訓練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
根據這一理論,懷少學校體育教師在日常田徑訓練中,對于小學一到三年級的學生進行協調素質的針對性訓練;對于六年級及以上學生則更多的進行速度素質訓練。
三、教師自身訓練水平的不斷提高
學校田徑訓練的主要參與者是體育教師和學生。體育教師在訓練中起著主導作用,是訓練過程的設計者、組織者,是學生的教育者和指導者。所以說體育教師是學校田徑訓練的關鍵角色,因此,體育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訓練水平,才能更好的完成好訓練任務。
學校田徑訓練的目的是培養體育特長并完成一定的比賽任務。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對學校體育訓練工作的重要性應有足夠的認識,要不斷充實自己,善于積累經驗,總結失敗得失,勇于思考,敢于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訓練水平。
四、科學的選材與訓練
1、科學選材,建立梯隊
懷少學校田徑隊之所以能連續幾年在嘉定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與學校教師的科學選材,建立梯隊訓練是分不開的。不論是專業隊還是業余隊,科學選材都是不容忽視的。俗語說:選材的成功就等于訓練成功的一半。因此懷少學校體育教師把科學選苗工作看作是開展訓練的前提。有了好的苗子,就有了成功的希望,如果這一點做得好,就會事半功倍。
為了保證田徑訓練的系統性、科學性,保證后備力量的源源不斷,體育老師應深入各班級,通過體育課與體鍛課的留意與觀察,發現好的苗子并做好記錄。在做好初步人才篩選后,還可以通過學校田徑運動會進行再次選材。根據田徑運動各個項目的不同要求,從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心理及遺傳因素方面考慮,進行測試,選拔最佳的苗子參加田徑訓練。教師在日常的訓練中,應對學生的基本功訓練進行嚴格要求,防止學生在開始訓練的初期階段形成錯誤的動作定型。精準的選材是培養優秀選手、提高比賽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
2、 科學的訓練
(1)從難、從嚴、從實際出發進行訓練
訓練計劃是對未來訓練過程預先做出的理論設計。田徑運動的訓練工作是一項巨大的人才培養系統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有長遠的訓練計劃,不能急于求成,既要有多年的長期計劃也要有短期的階段目標。計劃內容的安排應重視學生基礎訓練和基本運動能力培養。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長,應循序漸進從長期訓練著想,以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為原則。首先發展低年級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柔韌能力和基本運動能力,到了中高年級應根據田徑專項的需要及學生的自身特點對其進行全面素質訓練,同時把專項技術訓練結合起來。
在訓練方法上,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訓練。同時根據每個學期的比賽任務按學生的基礎和水平,進行因材施教。
(2)多樣化的訓練方法與手段
要想讓學生跟隨田徑隊訓練,首先要讓學生信服教師。如果通過訓練,學生的成績得不到提高,他們就會對教師的訓練水平產生質疑,對訓練失去信心和熱情。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創造性地開展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技術動作,讓學生少吃苦,而成績提高的快。通過提高訓練效率讓學生真正喜歡上訓練。
田徑訓練比較單調,每天一直重復簡單地跑,跳,投練習,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厭煩,導致消極情緒的產生。因此,教師要多動腦筋,安排多樣化的訓練方式。不同的訓練方法,可有達到同樣的訓練效果。讓學生感到訓練安排有特色,有新鮮感,更容易接受訓練安排,這才是最成功的訓練計劃與實踐。比如,中長跑訓練不要總是安排簡單的跑步練習。可安排聽音樂跑,變速跑,追逐跑,越野跑,上坡跑等方法,都能提高學生的奔跑能力,采用不斷變化訓練環境的方法還能克服學生因訓練單調而產生的煩躁情緒。
五、校方與家長的大力支持
1、學校管理層的支持
學校領導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決策者,組織者,協調者和指導者。學校的田徑訓練必須得到校領導強有力的支持才能順利開展。懷少學校校領導充分認識到體育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建立了由陳校長親自掛帥的學校體育工作領導小組,保證一個學期召開一次體育訓練工作會議,布置體育訓練工作。
為了保證學校體育工作順利開展和運動隊的訓練比賽,近年來學校每年都在添置體育器材,場地設施建設以及比賽經費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投入。校領導要求全校教師要支持田徑訓練,認真做好學生因訓練、比賽而耽誤的文化課程的補習工作,為學生學習、訓練、競賽創造有利條件,做到運動訓練、文化學習雙豐收。
2、班主任、任課教師
學生不愿意參加體育訓練,或者中途主動退出運動隊,很可能是因為班主任或任課教師不支持,甚至是堅決反對所造成的。換言之,班主任或任課教師對體育訓練的不支持,往往是學生參加體育訓練所遇到的最大障礙。有些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覺得體育訓練就是在浪費時間,是不務正業。特別是學生在參加體育訓練后,如果考試成績有所下降,他們更會把原因歸咎到體育訓練上。針對上述問題,教師應多與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積極溝通,向他們說清楚體育訓練的優點。并隨時督促學生的學習。通過誠懇而積極的溝通,一定能爭取到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大力支持。
3、學生家長的支持
學校田徑訓練的順利開展,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取得家長們的支持。由于受傳統重智育輕體育思想的影響,很多家長認為體育成績的好壞無所謂,文化成績好就可以了,參加體育訓練會占用學生一定的學習時間,勢必對學生的文化學習有所影響。并且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對他們呵護備至,不愿讓他們吃一點點苦,所以都不大支持子女參加田徑訓練。
懷少學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經常遇到這個問題。前幾年有名學生身體素質比較全面,學習成績也名列前茅,但家長怕影響學習,堅決不讓參加訓練。學校教師多次找到家長,向家長講明訓練目的,時間,方法等具體問題,消除家長顧慮,最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家長同意這名學生參加訓練。后來這名學生參加區運會獲得100米、200米比賽冠軍,作為體育特長生輸入嘉定一中。
總之,要使田徑隊有特色,學生運動成績有較快的提高,學校教師就必須按照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科學選材抓好梯隊建設,堅持持之以恒地訓練,這樣才能帶出一支高水平的校田徑運動隊。
參考文獻:
[1] 田麥久,武福全.運動訓練科學化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103.
[2] 張春燕.青少年身體素質敏感期及鍛煉方法[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4,68-70.
[3] 王金燦.運動選材原理與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15-17.
[4] 王進,陳華,王常青.廣東田徑后備人才可持續發展影響因素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21(6):16-19.
[5] 馮渭宏,黃靜珊.陜西省體育田徑項目學生學習與訓練現狀及對策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5,20(3):45-47.
[6] 郭樹華.學習興趣在體育教學中的培養[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3,18(3):97-99.
[7] 車益民.當前我國業余運動訓練中文化學習和德育教育的問題[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