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龍程
摘要: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必須要熟悉現代化教學手段、理論和操作的相關技能,還要與傳統的教學媒體去合理的結合,這樣才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自從多媒體技術走進課堂后,已能極大地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多媒體;學習興趣 ;數學 ;運用
正文:小學數學教師是義務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如何是數學成為學生易學、樂學的科目,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正日益成為我們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要的課題。經過多年實踐,我體會到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合理運用,對與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培養數學能力,發展智力,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所以,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直觀、形聲結合、視聽并舉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理解問題結構,掃除文字障礙,形成空間觀念,順利實現教學目標。下面就我在教學中的一些探索和實踐,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多媒體的選擇要服從教學目標,從思想上明確教學形式
要樹立一個明確的觀念: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它服從服務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需要。因此,在選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時,要完全從完成教學目的的角度考慮來選擇恰當的技術手段和表現形式。
比如教學《認識千克噸》這一新授課,在讓學生理解“一噸有多重”時,如果讓學生直接感受是不現實的,這時我先讓學生觀看把水倒進一個容積為1000升的容器片段。再現真實的情景,出現學生的采訪對話:這一升的容器需要用50桶水才能倒滿,一桶水拎著已經很累人了,如果50桶一起拎的話,是沒有人可以辦到的。這樣讓教學現場的學生看到數同學忙來忙去的情景,配上背景音樂,老師敘述:同學們,在經過10位同學的的不懈努力下,這一1000升的水的重量恰好就是一噸。看同學累的滿頭大汗的樣子,要把20千克一桶的水,倒滿50桶才能將這個容器倒滿,你們說這一噸水重不重?
此情此景,激發了學生的臨場感,加上教師的解說,使學生聯想到剛剛體驗一桶水的重量,進而聯想到一噸有多重。這樣的課堂氛圍,增強了學生的體驗感,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熱情。
(二)多媒體運用時要注意使用恰當,與傳統教學要相輔相成
多媒體技術運用于課堂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手段,為教學提供很多的方便,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協調發展,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如我在教學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時,學生身邊有很多的這樣形狀的物體,書本、文具盒等等,開始我把這些制作成幻燈片,讓學生從屏幕上觀察物體,找出特征,結果學生由于看不見物體的背面,常常出現找錯特征的現象,后來我把多媒體演示改為學生動手操作,數自己身邊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物體模型,簡單易行,效果很好。
(三)根據不同年段的教材重難點,設計不同的多媒體
在教學五年級數學《找規律時》,正確的運用教學媒體就可以使枯燥的教學變的生氣十足。
以下是一個運用PPT動畫實現的開放導入教學片段:
師:出示第一個圖片:圓圈。提問:大家猜一猜,下一個圖案可能是什么形狀?
生:是圓圈!是方塊!
(教師一邊出示圖形,一邊讓學生猜測下一個圖形)
師:同學們,請仔細觀察這些圖形,這些圖形里有些是圓圈,有些是方塊,猜一猜,下一個出現圖形將會是?
生:方塊
師:再下個?
生:圓圈!
(在投影出一部分圖形之后,教師適時追問)
師:現在你能確定下個圖形是什么形狀了么?說說你的理由?
生:一定是圓圈。因為前面是按照2個圓圈2個方塊這樣的規律出現的,所以這次一定是圓圈。
師小結:剛剛大家在猜的時候還不能一下子猜對,而這次同學們為什么都猜是圓圈呢?
生:因為這個圖形出現是有規律的。
師:看來這些圈出現的次序是有一定的規律,按照這樣的排列規律我們就能馬上說出下個圖形是哪一個。在生活中,只要大家留心觀察,象這樣有規律的圖形和物體還有很多。
本片段中,多媒體的運用只是簡單的PPT,但是結合了教師的提問設計,使得這個教學設計甚為有意義,學生通過觀察逐個出現的圖形,通過自己的觀察與猜想,最終經歷探索,找到了規律。只是簡單的一個媒體運用,就可以達到這么好效果,說明多媒體運用并不在于運用的復雜、花哨就是好事,它是為了教學目標服務的,是為了達成更高的教學效率而存在的。
(四)把握學生特點與心理,運用不同的媒體手段
學生在小學的各個階段,對于多媒體的需求是不同的。在教學《分數比較大小》一課時,迎合中年級學生愛聽故事講故事的天性,可以設計一些利用錄音,一方面以趣味生動的創設故事情景,將數學問題與生活聯系起來,另一方面訓練學生搜集數學信息的能力。首先創設一個到兩兄弟分吃一塊餅后爭論誰吃的多的一段故事錄音:“一天,媽媽為兩兄買了一個圓圓的大月餅,可是家里卻有兩兄弟。這時,胖弟弟對瘦哥哥說道,做弟弟的,應該多吃一點。瘦哥哥反駁道,我比你瘦,應該多吃一點。兄弟倆鬧了起來,你能為他們公平的解決這個難題么?”小小的一段錄音,卻把握住了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了他們“聽故事”的興趣,通過講述問題,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短時記憶從材料中搜集有用的數學信息,立刻把學生帶入學習和探究新知的環境,這一過程無疑鍛煉了學生的認知與思維的能力。
總之,多媒體進入數學課堂,它能為學生提供更為具體化、生活化、簡單化、趣味化的理想教學環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令他們樂學,愛學,主動學。一堂數學課的成功,不僅僅在于教師運用了多么先進的技術,而是能根據教學目標,正確、有效運用多媒體完善教學設計、設計巧妙的問題和問題導入,以及構建精辟的例題講解、典型的習題反饋互動平臺。隨著信息技術的普遍運用,課堂教學效率將會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將得到全面發展。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對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更新觀念的同時,實現信息技術與傳統教育技術的整合,與各學科教學的整合,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最佳途徑,更有效地培養新世紀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高金嶺,現代教育技術與現代教育【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2]董玉琦.中國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文集(第一集)【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