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友誼關鍵的環節,那就是進行恰當的閱讀教學。閱讀是學生能力提升的關鍵,是學生學習語文后綜合能力的集中表現。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進一步強化閱讀能力的鍛煉與培養,讓閱讀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途徑;探索
對于小學語文學科來說,閱讀是提升和培養主體意識最直接、最有效的素材之一,是學生能力提升的關鍵。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重視相關的閱讀課程教學,一方面能夠幫助學校實現教育教學目標,另一方面也能夠幫助小學生在學習語文閱讀課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培養自己的語文閱讀能力。
一、小學語文與閱讀教學關系
在人教版教材使用的區域當中,小學階段接受學習的孩子年齡一般是6到12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孩子沒有經歷過成體系的語文學習,再加上語文學習本身還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和應試性,所以老師在針對小學生所開展的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針對學生的這一現實特點來開展自己的教學活動,應該認識到拼音文字等語言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為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打基礎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幫助學生建立起基本的自我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隨著小學生認識和觀察能力的提高,社會認識和自我表達也是同等重要的,而閱讀作為學生認識社會和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所以老師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意識,實際上是幫助學生通過閱讀來建立健全自身的人格的一個重要時期。
二、閱讀中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方法與途徑
1.課堂教學中給學生主動權。要想在小學語文閱讀中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語文老師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主動權,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探索,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自己與自己的對話,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通過表達自己的看法等,讓學生不斷地在閱讀的過程中反思自己,正視自己,用這樣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建立起自我的意識。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一課《獨坐敬亭山》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就應該在課堂上先為學生預留一段時間,讓學生在過程中更好地閱讀,讓學生通過閱讀優美的古詩詞來進行人與詩歌、人與詩人之間的對話。讀完之后,讓學生們自己體會詩中“盡”“孤”“閑”等字詞意思。通過閱讀,學生就可以獲得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機會,相比于傳統意義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種“留白”的教學理念更受學生們的歡迎,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課后復習中讓學生自由發揮。為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老師還要在課后復習的過程中敦促學生自由發揮,并鼓勵學生的家長也參與到閱讀中來,給學生更多自由發揮和表達的空間,家長一定要避免犯老師反復講解的錯誤,用自己的講解占據學生的全部時間,家長應該是在引領和幫助學生復習,給學生留出充足和獨立的思維空間。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山中訪友》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應該通過微信群和QQ群等方式,先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在輔導學生進行口語練習朗讀的過程中多給學生一些自由和空間,讓學生能夠更加自由民主地進行自主學習。如引導學生思考既然作者寫的是“山中觀景”的話題,為什么又要以“山中訪友”為題呢?那么這兩個標題有什么不同之處?區別又是什么呢?你從文中那些優美的句子或者是詞語可以感受到作者喜歡大自然的感情?總之,在幫助學生復習的問題上,老師應該和家長達成一致,特別是在語文科目的學習中,老師和家長都要給學生一定的自我發揮的空間,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和閱讀來完成課后作業,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將扮演輔助性的角色,為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由表達提供服務。
3.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為了在小學語文閱讀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老師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還應通過有趣的提問方式來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傳播學認為,人類傳播是所有傳播的基礎,而人類傳播的基礎使人能通過大腦對外界進入的信息進行自我處理,而這種信息自我處理的能力本質上就是培養學生自我主體意識的一種方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并不是意味著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天馬行空地想象,這種獨立思考的前提是學生的思維和想法,有一定的目標和方向感,學生一定要學會集中精力在某一個事物方面進行深入的思考,只有這樣的主體意識的培養才是有意義和價值的,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才是有益處的。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草蟲的村落》一課的教學中,老師就應該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如讓學生思考文中“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無限的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中“靜謐”是什么意思?從這個詞語中你又讀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通過一系列的提問的手段來引導和幫助學生針對這一課中所提到的各種事物進行深入思考。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推進,當今我國的小學閱讀教學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自我對話,通過與老師和家長的對話,逐漸地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主體意識形成的過程。
總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學生個人能力提升的關鍵所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意知識的日積月累,而且要將學生學習的知識轉化成為一種或者多種恩能夠力,讓能力成為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