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寶應縣實驗初級中學



封底圖片:
1.校長沈壽鴻介紹學校文化廣場上的文化柱
2.民樂社團的古箏合奏
3.揚州市工藝美術大師在校講授亂針繡校本課程
江蘇省寶應縣實驗初級中學坐落于古運河畔,學校已走過17個春秋,歷經兩次跨越式發展,現發展成擁有兩個校區,96個教學班級,5000多名學生,400多名教職員工的學校。目前,學校已成為一所縣域領航、蘇中一流、省內知名的初中學校。
寶應實中以“以少年恩來為榜樣,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為校訓,秉持“培育走向世界的現代中國人”的辦學宗旨,堅持“德智雙全、文理兼通、學創俱能、身心兩健”的育人目標,不斷豐厚文化內涵,鍛造學校品牌。2011年學校回歸公辦體制后,面對招生方式的巨大變化,學校變“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為“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
學校奉行“以人為本”的德育原則,倡導榜樣教育、愛心教育、規范教育、賞識教育、自律教育、誠信教育,讓每一個孩子健康、陽光地成長。學校堅持17年開展“實中之春家訪月”活動,教師們穿街走巷,深入每一名學生家中,與學生、家長零距離溝通、面對面交流。已連續舉辦四屆的“感動實中十大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以“發現感動、傳遞感動、學習感動”為主旨,推出了數十位“感動人物”,為師生們樹立了身邊的學習榜樣。
學校注重創新課改理念,在立足“三全”(全程學習、全員參與、全息溝通),優化“三案”(優化學案、優化教案、優化演案),建構“三環”(問疑、探疑、釋疑)基礎上,構建立體學習情境,高效推進學習過程,推出了“333自主高效課堂模式”,使教與學煥發出了蓬勃的生命力。經過各級專家論證指導、十多次對省內外教學開放活動的展示、十多年課堂教學實踐的檢驗,輕負高效的“333課堂模式”日臻成熟,成為素質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學校傾力打造“名師工程”,著力建設科研型教師隊伍,通過“特級教師培養計劃”“成長杯、成才杯教學競賽”“教師讀書活動”“青藍結對工程”“青年教師工作坊”等舉措,造就了一批省、市特級教師,市、縣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了一支“家長滿意、學生喜歡、領導信任、同行佩服、自我認同”新型教師隊伍,成為學校不斷發展壯大的堅實基礎。
學校還注重發展學生特長,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與學校同步成長的“四時四節”(春季讀書節、夏季藝術節、秋季體育節、冬季英語節),獨具校本特色的八十多門選修課程,異彩紛呈的學生文體社團,為學生搭建了豐富多彩的成長平臺。